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宜秀区杨桥镇:“三曲”共谱乡村振兴“新乐章”

2023-11-28 09:39   安徽网

安徽网安庆消息     近年来,宜秀区杨桥镇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线,立足特色资源,发挥杨桥现代农业示范园优势,谱写强产业、扬新风、优环境“三部曲”,夯实环境治理基础,激活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稳步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等重点工作,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谱写“产业曲”,激活乡村造血功能            

改善生产环境。为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环境整体水平、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杨桥镇鲍冲湖村聚力修缮新塘泄洪沟,累计砌筑生态护坡1200米,并沿线修建储水设施,成功解决10个村民组生产用水和600亩农田灌溉用水不足的问题。破罡湖社区针对池塘养殖生产中存在的养殖环境恶化、生态效率低等问题,采用安装80个生态浮床的方式,极大地改善了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有效恢复和可持续利用。花山村积极申报10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新修机耕路,更新改造沟渠、排灌站等设施,着力解决因地质、水利沟渠排灌不便导致土地闲置的问题。农田改造提升后,花山村粮食亩产预计可达2000斤,带动全村1000余人受益。

发展特色产业。杨桥镇依托生态优势,重点打造余湾朱红桔、鹿山猕猴桃、鲍冲湖蓝莓等特色农业品牌,引进江苏沂岸花卉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金丝皇菊项目,对接龙泉生态农林开发、安徽宜龙集团等20余家公司建成快活林等多个特色苗木和水果采摘基地,积极探索“林菌模式”“林药模式”等种植模式,推动花山村蔬菜大棚基地、仓房社区黄金芽茶叶套种薄壳山核桃等项目建设发展,仓房社区于2023年获得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社区)称号。

强化就业帮扶。杨桥镇坚持将就业帮扶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通过拓宽就业渠道、提供金融帮扶、凝聚政策合力、兑现奖补政策,整合有效资源,全力落实就业帮扶工作。截至目前,杨桥镇采用“一自三合”模式为51户有发展意愿和资金需求的脱贫群众发放252万元贷款,成功申报到户产业项目104户,获奖补资金15万余元,为208人提供务工交通补助,新设开发生态护林员公益性岗位13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口26名,创建8个“宜业工坊”,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便就业。

谱写“文化曲”,树立乡村文明新风            

杨桥镇以推进移风易俗、化解矛盾纠纷、树立文明典范、丰富文化生活为抓手,全力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引导村民养成文明村风,推动乡村美丽庭院从“一家美”向“大家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发展,从“环境美”向“生活美”积极转变。截至目前,杨桥镇不断完善“红哨宜站”建设,累计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14个,实现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调解室全覆盖,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多次开展戏曲下乡活动,设立“积分超市”,并举办文明大集市为村民提供义剪、义诊等服务,优化文化民生服务,营造“文化繁荣、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激活乡村内生活力,提升乡村风貌。

谱写“生态曲”,美化乡村人居环境            

抓生态治理。杨桥镇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统筹山水田湖草系统治理,以农村“厕所革命”和污水、垃圾处理为切入点,打造乡村环境“高颜值”。截至目前,杨桥镇累计3154人次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出动各类机械90余台次,完成改厕任务247口,整治村容村貌达1890户,清理池塘18口、清理沟渠32公里、清运建筑及生活垃圾503余吨。

抓设施建设。全面摸排临水临崖路段安全隐患,对杨桥农村道路安全防护工程2.157公里采用安装波形纹护栏及警示标牌等方式消除隐患。实施宣店社区大岭路、鲍冲湖圩防汛道路拓宽等路面修复工程,全力提升路面通行能力,保障村民出入安全,新建杨桥镇农贸服务中心一处,进一步完善街道“菜篮子”功能配套,打造干净卫生、整洁规范、安全有保障的购物环境,满足居民“一站式”生活配套生活需求,让市民的菜篮子拎的更方便、更舒心。(赵璇)

安徽网安庆消息     近年来,宜秀区杨桥镇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线,立足特色资源,发挥杨桥现代农业示范园优势,谱写强产业、扬新风、优环境“三部曲”,夯实环境治理基础,激活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稳步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等重点工作,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谱写“产业曲”,激活乡村造血功能            

改善生产环境。为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环境整体水平、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杨桥镇鲍冲湖村聚力修缮新塘泄洪沟,累计砌筑生态护坡1200米,并沿线修建储水设施,成功解决10个村民组生产用水和600亩农田灌溉用水不足的问题。破罡湖社区针对池塘养殖生产中存在的养殖环境恶化、生态效率低等问题,采用安装80个生态浮床的方式,极大地改善了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有效恢复和可持续利用。花山村积极申报10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新修机耕路,更新改造沟渠、排灌站等设施,着力解决因地质、水利沟渠排灌不便导致土地闲置的问题。农田改造提升后,花山村粮食亩产预计可达2000斤,带动全村1000余人受益。

发展特色产业。杨桥镇依托生态优势,重点打造余湾朱红桔、鹿山猕猴桃、鲍冲湖蓝莓等特色农业品牌,引进江苏沂岸花卉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金丝皇菊项目,对接龙泉生态农林开发、安徽宜龙集团等20余家公司建成快活林等多个特色苗木和水果采摘基地,积极探索“林菌模式”“林药模式”等种植模式,推动花山村蔬菜大棚基地、仓房社区黄金芽茶叶套种薄壳山核桃等项目建设发展,仓房社区于2023年获得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社区)称号。

强化就业帮扶。杨桥镇坚持将就业帮扶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通过拓宽就业渠道、提供金融帮扶、凝聚政策合力、兑现奖补政策,整合有效资源,全力落实就业帮扶工作。截至目前,杨桥镇采用“一自三合”模式为51户有发展意愿和资金需求的脱贫群众发放252万元贷款,成功申报到户产业项目104户,获奖补资金15万余元,为208人提供务工交通补助,新设开发生态护林员公益性岗位13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口26名,创建8个“宜业工坊”,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便就业。

谱写“文化曲”,树立乡村文明新风            

杨桥镇以推进移风易俗、化解矛盾纠纷、树立文明典范、丰富文化生活为抓手,全力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引导村民养成文明村风,推动乡村美丽庭院从“一家美”向“大家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发展,从“环境美”向“生活美”积极转变。截至目前,杨桥镇不断完善“红哨宜站”建设,累计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14个,实现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调解室全覆盖,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多次开展戏曲下乡活动,设立“积分超市”,并举办文明大集市为村民提供义剪、义诊等服务,优化文化民生服务,营造“文化繁荣、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激活乡村内生活力,提升乡村风貌。

谱写“生态曲”,美化乡村人居环境            

抓生态治理。杨桥镇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统筹山水田湖草系统治理,以农村“厕所革命”和污水、垃圾处理为切入点,打造乡村环境“高颜值”。截至目前,杨桥镇累计3154人次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出动各类机械90余台次,完成改厕任务247口,整治村容村貌达1890户,清理池塘18口、清理沟渠32公里、清运建筑及生活垃圾503余吨。

抓设施建设。全面摸排临水临崖路段安全隐患,对杨桥农村道路安全防护工程2.157公里采用安装波形纹护栏及警示标牌等方式消除隐患。实施宣店社区大岭路、鲍冲湖圩防汛道路拓宽等路面修复工程,全力提升路面通行能力,保障村民出入安全,新建杨桥镇农贸服务中心一处,进一步完善街道“菜篮子”功能配套,打造干净卫生、整洁规范、安全有保障的购物环境,满足居民“一站式”生活配套生活需求,让市民的菜篮子拎的更方便、更舒心。(赵璇)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