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联圩湿地,白琵鹭在滩涂上觅食。陈振 摄
据合肥晚报消息 11月23日,“小雪”刚过,寒意渐浓。在引江济淮工程航道菜子湖线庐江船闸,这里安静得不同于往日:水面上没了往来船只,热闹的汽笛声消失不见,只听到浪花拍岸的水流声,缱绻得像催眠曲。
一群群白色“精灵”在水面舞动
如今,这种安静沿着菜子湖线顺流而下,直到铜陵市枞阳县才被打破,像是平缓的音符突然跳动起来,奏响水天一色、浮光跃金的新曲。在菜子湖线不远处的团结大圩,一群群白色的“精灵”在水面舞动,或在滩涂间跳跃捕食,或紧贴水面优雅滑翔,白琵鹭、苍鹭、天鹅等鸟儿自由自在地翱翔于天地间。
今年9月16日,引江济淮工程航道菜子湖线试运行,成为我国第二条南北贯通的水运大通道。今年11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菜子湖线停航,以降低航运对菜子湖湿地及候鸟生存环境的影响。
村民见证10年鸟类数量倍增
“立冬过后,野鸭、大雁、天鹅各种鸟都飞来了,白天在水边,晚上就蹲在稻田里。”团结大圩周边有上万亩田地,在自家稻田里忙活的村民叶正说,他和其他村民见证了菜子湖边鸟儿的发展,近10年来数量翻了几番。
菜子湖是引江济淮工程的必经之路,也是多种候鸟的越冬“补给站”,其中不乏白头鹤、东方白鹳、白琵鹭等珍稀鸟类。
“早在菜子湖线建设前,鸟类专家就监测过候鸟栖息情况,最终决定将菜子湖线西移1公里,远离团结大圩鸟类分布区,不打扰它们觅食休息。”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安庆建管处工程师王岳飞说,随着今年11月起菜子湖线停航,枞阳船闸将水位降到7.5米以下,菜子湖暴露更多滩涂,候鸟也有了更多栖息地,“近年来,我们还尝试建了两块试验湿地,种植些水生植物,为候鸟提供更多过冬食物。”
停航5个月 这个决定真“舍得”
据统计,菜子湖线试运行1个多月来,庐江船闸过闸总船舶1144条,总吨位295.7万吨,总收费金额160余万元。面对曾经舳舻千里、川流不息的航道,王岳飞坦言,“菜子湖线每年停航5个月,这个决定是真‘舍得’。”
一边是航船往来便利,一边是候鸟越冬安宁,如何取舍?总要做选择。一舍一得间,失去的是部分经济效益,得到的是候鸟安享冬日的和美画卷。
湿地好不好 鸟儿全知道
而120多公里外的十八联圩湿地,也水草丰茂,飞鸟翩翩。成群结队的白琵鹭在滩涂中“寻宝”,一边跳跃一边伸着长长的小嘴,啄食着浅水中的小鱼小虾。
位于肥东县长临河镇的十八联圩生态湿地,是环巢湖十大湿地中面积最大的一个。近年来,随着湿地生态效益逐步显现,鸟儿种类和数量显著提升,多种候鸟选择这里作为栖息地越冬。
“目前,我们这里来了50多种鸟,有东方白鹳、黄胸鹀、小天鹅等,大约有上万只,12月还会更多一点。其中,‘鸟中国宝’东方白鹳来了20多只,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合肥十八联圩生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家政说,“我们这行有句话‘湿地好不好,鸟儿全知道’,鸟类是反映湿地建设最好的标准。”
让利于鸟,服务好这群“挑剔”的“贵客”,十八联圩湿地“让”出最好水域,人工种植了苦菜、莲藕等30多种水生植物,每两年投放一次鱼苗及螺蚌类,此外还尝试种植小麦、水稻、高粱等谷物,创收的同时留一部分给鸟类和野生动物。
“二茬稻”不收割直接留给候鸟
“合肥环巢湖西部地区处于候鸟从西伯利亚和亚洲东北部前往鄱阳湖越冬的迁徙路线上,每年都有众多珍稀候鸟路过这里前往鄱阳湖过冬,这里也成了鸟儿暂歇的‘补给站’。每年10月中旬水鸟开始陆续到达,来年2月底才陆续离开。”巢湖生物资源调查鸟类调查组专家虞磊说。
2022-2023年,环巢湖共发现鸟类309种,其中过境的旅鸟最多,达到86种,其他还有冬候鸟80种,夏候鸟58种,2022年共记录到鸟类55808只次。
虞磊介绍,明年他们将和十八联圩湿地展开合作,尝试种“二茬稻”,第二茬的水稻不收割,直接留给候鸟。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黄紫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