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铜官区政协一件提案促使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原创 2023-11-06 10:42

安徽网铜陵消息:近日铜陵市铜官区政协杨杰常委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议”提案得到圆满答复。

今年以来,铜陵市铜官区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民生事项,使其得以逐步完善。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1、优化网络服务布局。一是合理调整。对老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数量和服务范围进行调整。在征求社区意见的基础上,对主城区服务半径重叠的卫生服务站进行撤并,疏导主城区内机构到外围。二是大力新建。在西湖区、新城办等新城区布局高标准医疗服务机构。三是优化升级。妥善安置因征地而失去工作场所的村医,组建卫生服务站;同时稳定村医队伍,2020年联合区人社局、区财政局共同出台村医养老保险政策,为乡村医生发放养老保险财政补助资金。四是严格准入和淘汰。对不符合设置标准的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清理,对达到中心建设标准的服务站,鼓励、扶持升级为中心。2、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根据标准化建设的要求,通过房屋改建修缮、硬件设施配置、人才培养等方式,通过3年行动,使全区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100%达标。截至目前,我区已完成29家机构的标准化建设,2023年将全面完成。3、职权下。2017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的审批权限即下放到区卫健委,由区卫健委进行准入审批和业务指导。

强化政府投入机制

一是足额保障社区卫生服务补助经费。区财政将社区卫生补助资金纳入预算,每年足额保障。2010年至今各级财政累计投入配套资金4.16亿元。二是专项促进中心一体化管理。区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80万元,专门用于中心站一体化建设,2009—2020年累计投入资金800余万元。三是保障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运行。卫生院作为全额事业单位,区财政保障人员工作及基本运行。每年投入资金260万元。按每个村室3600元/年标准(2022年提标至6000元,足额补助村卫生室水电网络等运行经费,2021—2022年累计投入31万余元。四是充分发挥项目资金作用。2007—2011年利用民生工程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实施了标准化建设项目,共计争取资金1000余万元。2019—2020年,利用世界银行支持中国医疗改目贷款,对学苑中心和阳光中心、市立医院事业部所辖14个站进行了提升改造,投入资金326万元。2020年,区卫健委利用抗疫特别国债,实施了4个卫生服务站建设以及智慧接种门诊项目,共投入资金390万元,项目建成后,填报了新城办、东郊办部分服务区域空白,为此次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考核坚持优胜劣汰

区卫健委负责制定本区域内的基本公卫和基本医疗绩效考核办法,升级完善区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系统。通过对依法执业、院感防控、基本公共卫生12大项服务、家庭医生签约、居民满意度等多指标多维度考核,评价基层医疗机构的总体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改进服务质量,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进一步发挥绩效考核导向作用,引导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基层,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一是出台“铜官英寸计划”。计划明确提出,建立一支与我区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医疗人才队伍,被评为区级优秀家庭医生工作室,给予每个1万元补助;对长期在基层工作的,被评为市级先进的全科医生、高年资护士等,给予全额配套奖励;对注册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站、村卫生室的临床、公卫专业本科毕业生,连续工作满三年一次性给予1万元补助。二是增强全科医生职业荣誉感。我区每年举办家庭医生日活动,对优秀家庭医生进行表彰。2018、2019年(2020—2022年因疫情中断),每年通过机构推荐、工作组审评、公示通过,评选出10名优秀家庭医生,并举办颁奖活动。三是各级各类人才培训。2018年起,即开展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每年选派一定名额的全科医生到市立医院参训,2021年起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人才培训持续开展,实现乡村医生全覆盖培训。四是高级职称晋升与基层实践相挂钩。根据省卫健委规定,大医院的医生晋升高级职称前,须前往基层医疗机构实践满一定期限后方可申报。(通讯员 杨杰 )

安徽网铜陵消息:近日铜陵市铜官区政协杨杰常委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议”提案得到圆满答复。

今年以来,铜陵市铜官区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民生事项,使其得以逐步完善。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1、优化网络服务布局。一是合理调整。对老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数量和服务范围进行调整。在征求社区意见的基础上,对主城区服务半径重叠的卫生服务站进行撤并,疏导主城区内机构到外围。二是大力新建。在西湖区、新城办等新城区布局高标准医疗服务机构。三是优化升级。妥善安置因征地而失去工作场所的村医,组建卫生服务站;同时稳定村医队伍,2020年联合区人社局、区财政局共同出台村医养老保险政策,为乡村医生发放养老保险财政补助资金。四是严格准入和淘汰。对不符合设置标准的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清理,对达到中心建设标准的服务站,鼓励、扶持升级为中心。2、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根据标准化建设的要求,通过房屋改建修缮、硬件设施配置、人才培养等方式,通过3年行动,使全区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100%达标。截至目前,我区已完成29家机构的标准化建设,2023年将全面完成。3、职权下。2017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的审批权限即下放到区卫健委,由区卫健委进行准入审批和业务指导。

强化政府投入机制

一是足额保障社区卫生服务补助经费。区财政将社区卫生补助资金纳入预算,每年足额保障。2010年至今各级财政累计投入配套资金4.16亿元。二是专项促进中心一体化管理。区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80万元,专门用于中心站一体化建设,2009—2020年累计投入资金800余万元。三是保障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运行。卫生院作为全额事业单位,区财政保障人员工作及基本运行。每年投入资金260万元。按每个村室3600元/年标准(2022年提标至6000元,足额补助村卫生室水电网络等运行经费,2021—2022年累计投入31万余元。四是充分发挥项目资金作用。2007—2011年利用民生工程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实施了标准化建设项目,共计争取资金1000余万元。2019—2020年,利用世界银行支持中国医疗改目贷款,对学苑中心和阳光中心、市立医院事业部所辖14个站进行了提升改造,投入资金326万元。2020年,区卫健委利用抗疫特别国债,实施了4个卫生服务站建设以及智慧接种门诊项目,共投入资金390万元,项目建成后,填报了新城办、东郊办部分服务区域空白,为此次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考核坚持优胜劣汰

区卫健委负责制定本区域内的基本公卫和基本医疗绩效考核办法,升级完善区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系统。通过对依法执业、院感防控、基本公共卫生12大项服务、家庭医生签约、居民满意度等多指标多维度考核,评价基层医疗机构的总体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改进服务质量,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进一步发挥绩效考核导向作用,引导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基层,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一是出台“铜官英寸计划”。计划明确提出,建立一支与我区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医疗人才队伍,被评为区级优秀家庭医生工作室,给予每个1万元补助;对长期在基层工作的,被评为市级先进的全科医生、高年资护士等,给予全额配套奖励;对注册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站、村卫生室的临床、公卫专业本科毕业生,连续工作满三年一次性给予1万元补助。二是增强全科医生职业荣誉感。我区每年举办家庭医生日活动,对优秀家庭医生进行表彰。2018、2019年(2020—2022年因疫情中断),每年通过机构推荐、工作组审评、公示通过,评选出10名优秀家庭医生,并举办颁奖活动。三是各级各类人才培训。2018年起,即开展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每年选派一定名额的全科医生到市立医院参训,2021年起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人才培训持续开展,实现乡村医生全覆盖培训。四是高级职称晋升与基层实践相挂钩。根据省卫健委规定,大医院的医生晋升高级职称前,须前往基层医疗机构实践满一定期限后方可申报。(通讯员 杨杰 )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