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六安叶集姚李双红村:小田变大田“怨声”变“笑声”

2023-11-02 15:32

——叶集区姚李镇双红村稻虾种养基地见闻

中秋时节,田野流金。进入叶集区姚李镇双红村“姚李镇稻虾种植基地”九个鲜红的大字,赫然显目,成熟的虾田稻在晨光下金灿灿的随风起伏,描绘一幅“万亩稻田泛金浪,和美乡村稻花香”的丰收景。

打造基础设施样板  完善农业生产体系

时值金秋,站在姚李镇双红村稻虾养殖基地,只见路通渠连,阡陌纵横,笔直的田埂向远处延伸,沉甸甸的虾稻长势喜人,展现出一幅“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新画卷。“现在种地真省事,田块整平了,新修了机耕路,还有泵站和灌排渠道,彻底解决了我们农机作业、抗旱排涝等困难,旱涝保收丰收不用再靠天了!”种粮大户周建新一脸的喜悦。

近年来,该村实行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农业有看头、农民有甜头、农村有奔头。2022年春,整合3500多亩农田刚结束,周边及本村的种植大户纷纷签订承包合同用于稻虾混作。为了推行“一村一品”使种植户集中要素投入,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做大做强地方特色产业,以虾田稻为主导产业支撑,助推发展特色养殖增收模式。“我们村大湖、小南庄、西庄、白堰、陈堰、姚郢等几个村民组,原先都是巴掌大小块不成规则的零碎田块。2021年秋,我们抓住农业部门高标准农田综合整治契机,为了整合土地资源,把3500余亩小田改造成大田。眼下,采用了‘小田改大田’、‘低产变高产’的方法,平整了3500多亩沟、渠、路连片的标准化农田”。双红村党支部书记高新萍介绍。

小田变大田“怨声”变“笑声”  

姚李镇双红村多坡田,由于该村位于汲河沿岸,地势低洼,坡度大,不成规则的零碎田块较多。由于田块零碎不利于机械作业,存在着农机“下田难”“作业难”等诸多难处,成了长期制约了该村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的“瓶颈”。经过区、镇综合考察及区、镇党委政府超前谋划,在双红村建设“万亩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计划投资资金480万元,其中包括稻虾综养示范田及配套设施390万元,新建灌溉渠系电站配套设施90万元。

该项目于2021年秋季水稻收割后立即启动了,由镇政府牵头,镇农业中心、水利站、乡村振兴工作站、设计院、施工单位等多部门密切配合,成立双红村稻虾基地建设工作组。村里成立理事组,各村民组选派村民代表,逐村民组、逐田块进行设计丈量、土方测算。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村里一些年长的老人认为,整理农田是瞎捣鼓,新搭建搭的田埂土壤疏松存不住水,而且田里的肥沃土壤都被推土机翻下面去了,在翻上来的是二层硬板土上种庄稼不但歉收,而且需要更多肥料,得不偿失,劳民伤财,为此,怨声载道。针对部分群众的顾虑村两委配合理事组,一边做工作,讲述到小田变大田的好处;一、有利于机械化耕作省工、省时、效率高;二、连田成片整合土地资源;三、沟渠路配套纵横交错旱涝保收有利于增产,通过多次沟通交流达成共识。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我们村的土地原来是一块块小田,不便于耕作,通过高标准农田综合整治,整个村的土地能够实现机械化操作,农民非常满意。”双红村党支部副书记孔德才说。实践证明小田改大田后,田埂更加宽实牢固,沟渠水源贯通,地力不仅没有减少还得到提升,农业机械作业条件凸显成效,也让村民真正享受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作业的美好前景。该村背靠汲河岸边,河水四季长流生态自然环境优越,为种植大户发展稻虾种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先后已有“霍邱县岔路镇心连心粮食种植农场”何文军,“霍邱县岔路镇保华种植农场”乔保华,以及本地“叶集区姚李镇浩铭粮食种植农场”陈业青、周建新等种植大户,纷纷以每亩532元流转金,与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

重整田畴织锦绣,润泽良田惠民生。眼下,土地流转给大户承包,农户不下田就能得到土地流转租金,在家门口干活领“薪金”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村民十分高兴。也让那些传统守旧的群众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小田变大田的美好“钱景”。“以往,由于田块小、田埂狭窄、机械操作不方便,俺们吃了很多苦头。眼下,小田变大田土地增加了不少,俺们土地流转后,群众得到了很多实惠合算得很”。自从土地流转后,大湖组群众叶乃贤眉开眼笑。据《姚李镇双红村高标准农田整治一览表》显示,双红村稻虾基地项目覆盖14个村民组,受益农户620户2200余人,带动脱贫户79户211人。预计每亩田增收200元以上,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约10万元以上。

近年来,该村实现了基本农田高标准整治后,实现了“小田变大田”、一田两用、一水双收产业增收模式。目前,该村3500多亩稻虾种养基地,已成为姚李发展特色产业的一张靓丽名片。为此,群众由“怨声”变“笑声”,心里甜滋滋的。(程度厚)

——叶集区姚李镇双红村稻虾种养基地见闻

中秋时节,田野流金。进入叶集区姚李镇双红村“姚李镇稻虾种植基地”九个鲜红的大字,赫然显目,成熟的虾田稻在晨光下金灿灿的随风起伏,描绘一幅“万亩稻田泛金浪,和美乡村稻花香”的丰收景。

打造基础设施样板  完善农业生产体系

时值金秋,站在姚李镇双红村稻虾养殖基地,只见路通渠连,阡陌纵横,笔直的田埂向远处延伸,沉甸甸的虾稻长势喜人,展现出一幅“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新画卷。“现在种地真省事,田块整平了,新修了机耕路,还有泵站和灌排渠道,彻底解决了我们农机作业、抗旱排涝等困难,旱涝保收丰收不用再靠天了!”种粮大户周建新一脸的喜悦。

近年来,该村实行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农业有看头、农民有甜头、农村有奔头。2022年春,整合3500多亩农田刚结束,周边及本村的种植大户纷纷签订承包合同用于稻虾混作。为了推行“一村一品”使种植户集中要素投入,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做大做强地方特色产业,以虾田稻为主导产业支撑,助推发展特色养殖增收模式。“我们村大湖、小南庄、西庄、白堰、陈堰、姚郢等几个村民组,原先都是巴掌大小块不成规则的零碎田块。2021年秋,我们抓住农业部门高标准农田综合整治契机,为了整合土地资源,把3500余亩小田改造成大田。眼下,采用了‘小田改大田’、‘低产变高产’的方法,平整了3500多亩沟、渠、路连片的标准化农田”。双红村党支部书记高新萍介绍。

小田变大田“怨声”变“笑声”  

姚李镇双红村多坡田,由于该村位于汲河沿岸,地势低洼,坡度大,不成规则的零碎田块较多。由于田块零碎不利于机械作业,存在着农机“下田难”“作业难”等诸多难处,成了长期制约了该村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的“瓶颈”。经过区、镇综合考察及区、镇党委政府超前谋划,在双红村建设“万亩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计划投资资金480万元,其中包括稻虾综养示范田及配套设施390万元,新建灌溉渠系电站配套设施90万元。

该项目于2021年秋季水稻收割后立即启动了,由镇政府牵头,镇农业中心、水利站、乡村振兴工作站、设计院、施工单位等多部门密切配合,成立双红村稻虾基地建设工作组。村里成立理事组,各村民组选派村民代表,逐村民组、逐田块进行设计丈量、土方测算。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村里一些年长的老人认为,整理农田是瞎捣鼓,新搭建搭的田埂土壤疏松存不住水,而且田里的肥沃土壤都被推土机翻下面去了,在翻上来的是二层硬板土上种庄稼不但歉收,而且需要更多肥料,得不偿失,劳民伤财,为此,怨声载道。针对部分群众的顾虑村两委配合理事组,一边做工作,讲述到小田变大田的好处;一、有利于机械化耕作省工、省时、效率高;二、连田成片整合土地资源;三、沟渠路配套纵横交错旱涝保收有利于增产,通过多次沟通交流达成共识。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我们村的土地原来是一块块小田,不便于耕作,通过高标准农田综合整治,整个村的土地能够实现机械化操作,农民非常满意。”双红村党支部副书记孔德才说。实践证明小田改大田后,田埂更加宽实牢固,沟渠水源贯通,地力不仅没有减少还得到提升,农业机械作业条件凸显成效,也让村民真正享受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作业的美好前景。该村背靠汲河岸边,河水四季长流生态自然环境优越,为种植大户发展稻虾种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先后已有“霍邱县岔路镇心连心粮食种植农场”何文军,“霍邱县岔路镇保华种植农场”乔保华,以及本地“叶集区姚李镇浩铭粮食种植农场”陈业青、周建新等种植大户,纷纷以每亩532元流转金,与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

重整田畴织锦绣,润泽良田惠民生。眼下,土地流转给大户承包,农户不下田就能得到土地流转租金,在家门口干活领“薪金”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村民十分高兴。也让那些传统守旧的群众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小田变大田的美好“钱景”。“以往,由于田块小、田埂狭窄、机械操作不方便,俺们吃了很多苦头。眼下,小田变大田土地增加了不少,俺们土地流转后,群众得到了很多实惠合算得很”。自从土地流转后,大湖组群众叶乃贤眉开眼笑。据《姚李镇双红村高标准农田整治一览表》显示,双红村稻虾基地项目覆盖14个村民组,受益农户620户2200余人,带动脱贫户79户211人。预计每亩田增收200元以上,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约10万元以上。

近年来,该村实现了基本农田高标准整治后,实现了“小田变大田”、一田两用、一水双收产业增收模式。目前,该村3500多亩稻虾种养基地,已成为姚李发展特色产业的一张靓丽名片。为此,群众由“怨声”变“笑声”,心里甜滋滋的。(程度厚)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