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巢湖消息 “傍晚,朦胧的暮色从岸边伸展到湖上,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有的在湖里游泳,有的在沙滩上捡贝壳,大人们或倚着栏杆乘凉,或坐在石凳上畅谈趣事,远处广场舞音乐阵阵,大姐大妈们舞姿翩翩……”这样和谐美好的画面出现在巢湖市散兵镇散兵社区的湖畔边,散兵社区民风淳朴,居民的幸福感高,与散兵社区书记郑基平的努力分不开。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祖辈们的勤劳、善良、淳朴深深地影响了他,照亮了他的人生路。1997年12月入伍,2002年退伍,郑基平至今还经常梦到自己在部队的点点滴滴。在当兵期间,他曾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士兵”称号,回想当年,郑基平颇感自豪。
2002年郑基平从部队退伍,毅然决然回村服务父老乡亲,为大家办实事。2018年社区“两委”换届,郑基平高票当选散兵社区党委书记。在平凡的岗位上,他已默默耕耘了20余年。“基层工作不需要多么惊天动地大事情,就是真正深入到群众之中,了解群众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党员干部的温暖和关心,传达好乡村振兴后的美好生活,带动群众一起向往,一起干。”郑基平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任职期间,他经常走进田间地头,与居民耐心交流,认真听取民意、观察民情、解决民忧,与群众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和深厚的感情。为松元和第一自然村安装新太阳能灯30盏,下韩村水池、第七自然村水塘及钱山村新塘维修,组织党员志愿者对社区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清理……这些民生举措都是在郑书记的带领下完成的。“现在跳广场舞有去处了,音乐也能放起来了,我们的需求,郑书记给安排的妥妥当当!”刚跳完广场舞的居民小黄汗流浃背地说到。
改善人居环境只是他工作的一小部分,他更希望能改善大家的生计,让群众生活更加滋润红火,让乡村真正振兴起来。远处的纺织厂里,机声隆隆。40几名女职工正忙碌作业,生产线井然有序。因为散兵镇地处银屏山风景区、环湖一公里红线范围,为响应产业结构政策调整,散兵镇阵痛转型,关停了散乱污企业。但是,居民生计不能停。郑基平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带领村干部经过实地考察,入户调查,对外宣传,通过多次招商,主动对接,促成服饰公司在散兵社区落地投资,单这一项就带动村集体租赁每年增收六万余元,带动了40余名人员就业。一方面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增收,另一方面也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有班上,又能顾到家。
服饰加工厂如火如荼地开展着,郑基平并没有沾沾自喜,他深知散兵社区处于集镇建成区,受地理环境、生态红线制约条件多,社区集体经济薄弱。为谋划合适的产业项目,壮大社区集体经济,郑基平多次同镇党委、政府汇报交流项目意向,最终将目光投到了郭山村。村集体计划在郭山村新建一座1.3兆的光伏电站项目,经勘察,项目占地面积约13000平方米,计划建成后发电量直接匹配给当地中材宝业公司使用,由民用转为商业用电,预计年集体经济收益可达90万元。“如果这个项目能够做成,不仅能壮大村集体经济,也能够带动贫困户收益分红”,郑基平这样说。
近年来,散兵社区获得了“安徽省森林村庄”、“防汛抗洪先进集体”、“巢湖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作为散兵社区书记,郑基平时刻将群众放在心上,恪尽职守、主动担当作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推动散兵社区奏响乡村振兴主旋律。(胡智、黄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