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安庆消息 九月的长江,水阔江平,汽笛声声,劈波斩浪的船儿往来穿行,好一派欣欣向荣的热闹场景;九月的乡村,瓜果飘香,鸡肥鸭壮,座座农家小楼点缀其间,好一幅美丽乡村的泼墨丹青。九月是收获的季节,九月的艳阳火辣而热烈,九月的原野满眼是翠绿和金黄景色。
安庆作协的作家们肩负“乡村振兴、文艺赋能”使命,走进基层、走进安庆迎江区长风乡。一踏进长风的土地,大家就被洁净平坦的黑色沥青马路和马路旁鳞次栉比的小楼所吸引,而各具特色的乡村产业让大家倍感震惊:一个个成百上千万的投资项目、一个个让群众得实惠的产业园区,硬是让偏僻的长风人做得风生水起,做得酣畅淋漓,长风人不靠不等,敢闯敢试敢干敢拼,真正把小产业做出了“大名堂”,助推乡村经济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安庆市迎江区长风乡位于安庆市与铜陵市枞阳县交界处,紧贴长江北岸,背临破罡湖,山场、矿产、水产资源丰富,民风淳朴,交通便利。这里是南来北往客商的歇足地和货物贸易的集散地,八百里皖江奔流至此,水道变窄,岔多弯急,古时江面遍布暗礁,水流湍激,曾与瞿塘、滟渝并称长江三险。1500年前,诗仙李白一句“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更让长风名闻天下。千百年来,平和温顺时长江哺育着沿岸众生,滋润着田畈滩地,但桀骜不驯时长江肆虐又暴戾,毁坝破堤,让小镇如浪中浮萍,一次次遭洗劫,一次次被冲成不毛之地。特别是在黄榦建造安庆古城后,昔日颇具人气的小镇便逐渐破败凋零,古镇的遗迹也多在洪水的冲击后荡然无存。直至新中国成立,党和政府投巨资炸礁清障,疏通航道,修筑起坚不可摧的稳固圩堤,吃尽江水苦头的人们才能枕江而居,围滩做田,筑墙垒屋,在江湖故道滩涂上建起了赖以生存的田地家园,繁衍生息。由于经常遭受水患侵扰,又地处远郊端部,尽管有政府的扶持和救济,但长风的发展不尽如人意,成了经济上的“洼地”、发展上的“荒地”。
随着党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长风乡人也充分认识到:乡村要致富,产业是支柱;只有产业振兴,发展才有保证。为此,长风乡党委和政府牢牢扭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结合自身区位实际,坚持以党建引领,以产业为抓手,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做深做实“双招双引”,聚力抓好高质量发展,深挖特色种植、休闲农业、采摘经济,致力推动一村一品产业落地,村集体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节节攀升,呈现出一浪高过一浪的良好发展态势。
新义村:科技引领酿精品
车沿江堤与大江同行,绿树如浪向身后翻腾,过了大王庙不久便左拐驶下大堤就到了新义村,抬眼望便可看到一座高大的门楼横亘在眼前,现代化的厂房如同走进工厂车间。门头上硕大的番茄格外显眼,“长风沙番茄谷”六个大字凌空高悬,宽敞的温室大棚一字排开,把更新更高更尖的科技范尽情展现。
“这就是长风沙番茄产业科技示范园。”长风乡党委副书记张斌介绍说,“这个大棚面积有多大?”“温度光照怎么控制”面对这些疑问,接待的安徽润科长风沙番茄谷营销总监焦庆跃侃侃而谈,“这个大棚为荷兰半封闭温室大棚,面积有3200平方米,可根据作物生长情况智能化精准控制温度、湿度、光照、水分和养分,采用进口天然椰糠做基质无土化栽培,全过程无农药、无污染、零残留。是秦皇岛润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迎江区政府正式签约,对标国际先进标准的三产融合示范项目。”
一直以来,长风乡党委、政府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在招商引资中着力注重引进企业的科技含量,全力打造高标准、高质量、高新尖三高融合现代化示范产业园。长风沙番茄谷便是按照‘先科技、后示范、再规模’的思路,引进的特色农产品种业研发项目,将集优质种业研发、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特色产品销售于一体,更多地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助推农民致富增收。
一期项目于2022年9月份建成,除这座先进的温室大棚外,还建有西班牙型高通风温室大棚11座,鱼菜共养水塘2口,占地135亩,培育有绿翡翠番茄、玲珑红番茄等多个品种和高附加值的种业,亩产是传统种植的5-7倍,年产量可达400万斤,亩均收益20余万元,主要供应沪浙为主的长三角市场。
“一期投入商业运行,已带动周边100余户村民在园区就业,日均收入能有120余元。”张斌副书记说。据了解,占地1000余亩,投资3.4余元的二期番茄谷建设项目正在推进中,并将积极推动投资6亿元的神州种谷研发中心落户安庆。届时,将会做大规模,形成更强的辐射效应,安置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带动更多的群众创收致富。
走出番茄谷,玻璃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大门旁“实施科技强农,促进乡村振兴”的标语令人回味,是啊,番茄虽小价不低,“小番茄”一定会结出“大硕果”,带来乡村经济的“大发展”,进而做成助民增收的“大产业”。
联兴村:规模种植产业兴
一路向前,直插火龙果种植园,尽情舒展的火龙果如同训练有数的战队,一排排、一对对,令人往返留恋。刚采摘后的枝条上,仅剩下三五个尚在开花的嫰果,“我们这个火龙果种植园共有150余亩,亩产约8000斤,产值约400余万元。”来自江苏连云港的陆总介绍道,“我们来投资种植火龙果就是看中当地肥沃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当初准备种植阳光玫瑰葡萄品种,但经过市场调查和可行性分析,发现葡萄市场已饱和,种植出来后难买好的价格、难有好的市场。村两委班子也积极协助我们做好项目的选择与更换,最终确定种植红心火龙果。”一旁的联兴村党支部何书记马上介绍道:“旭海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出品的红心火龙果果实色泽红艳,口感糯甜多汁,富含葡萄糖、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具有低脂肪、高磷脂、低热量等特点,有护肤养颜、降糖降脂等功效,很受市场欢迎,这里还是休闲采摘和研学的好去处。”
联兴村滨江临湖,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有耕地2002亩,但在过去因受资源短缺、发展思路受限影响,村民们守着宝地寻饭吃,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村两委班子知民心、顺民意,充分抓住土地流转、产业振兴的契机,采取“政府引导、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自愿”的模式,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加工,围绕“培育一个龙头、发展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的目标,先后引进多个成规模、有特色种植与加工项目,走上了产业振兴新路。
通过流转整合50亩坑塘水面建起精品黄桃园,种植“个大、形正、味甜、香浓”的金御黄桃,打造起集休闲观光、情趣采摘、多维营销的产业链,2022年仅黄桃销售收入就达40余万元。建起了新品太秋甜柿园,目前枝头已缀满橙黄的产品果,可采摘销售,太秋甜柿既有苹果的脆爽,又具鸭梨的水分,既有香瓜的香甜,又有柿子的回味,挂果时间长,经济附加值高,有较好的市场需求,将成为联兴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特色种植促进特色加工的应运而生。联兴村周边盛产水稻,但因天气及临近湖区等因素影响,人们在种植园劳作的同时,难以有时间晾晒自家产的稻谷,常常发生霉变和腐烂,联合共建的联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便是专门从事稻谷烘干储藏的加工基地,占地约6000平方米,日可烘干稻谷100吨,年可仓储稻谷4500吨,可以较好地保证周边乡村群众收获的稻谷得到及时有效的晾晒和储藏,年可创效1500余万元,可很好壮大村集体经济,让联兴的百姓再也不用看靠天吃饭。
将军村:多轮驱动收入增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背湖面江的将军村有着丰富的湖塘资源,更有着养殖与种植的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让将军村人过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村集体经济却捉襟见肘,落在人后。新时期发展的春风吹遍将军的角角落落,长风乡拉开了乡村振兴序幕,他们深知: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行不行,要看领头人。但摸底多遍,可将军村里就是没“将军”,为此,党委将年富力强、有着多年抓产业发展经验的王向阳调到将军村委以重任,刚一走马上任就雷厉风行找寻致富的发展路径,村两委充分酝酿,村民们广泛发动,规划出“因地制宜搞养殖、多轮驱动谋发展”的发展思路,订准目标,扬长避短,扑下身子加油干,精准推进不松劲。
藕鳖共养效益倍增:军村有着丰富的水面资源,从事鱼鳖养殖得天独厚,为此村里投资100余万元,建起了标准化养鳖池,为更好地为提高附加值,也为养鳖提供丰富的食源和栖息地,在鳖池里实现藕鳖共养,当年投放当年就获得30多万元的经营收入。尝到甜头后,村里又扩展建起了垂钓中心,搞起农家乐,让游客们可以休闲垂钓,钓上来的鱼鳖就现场加工,烹调出最新鲜的美味,既增加了村里收入,又可安置村民就近务工,获取报酬,一举多得,更有奔头。
特色种植土里刨金:土地是农村人的命根子,要想让有限的土地能有更多的产出,就得会在千百年来固有的种植模式上动脑子、想点子,种植经济作物便成为最好的选择。为此,村里投资20余万元,建起10亩草莓大棚,种植口感好、销路好的大个草莓,一到采摘季,四面八方的游人们来园采摘,年为村集体贡献20余万元。目前,村里还发展有360亩的蓝莓园、80亩的菊花种植园,大棚蔬菜种植100亩,这些特色种植产业不仅丰富了土地种植品种,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实实在在让群众得实惠、村集体有积累。
劳务用工发展民生:随着城乡经济的融合发展,大批的年轻人离开农村到城里打工就业,安家落户,而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年人及缺少就业门路和务工技能的弱势群体。为此,村里就将这些人组织起来,成立劳务公司,根据务工人员的身体及能力来统一调配,身体好一点的推荐到各种植、养殖园务工,年纪大点的就安排从事村里环卫清扫和设施维护,有技术、会厨艺的,协助办起农家乐、开展多种经营,使这些人员都能人尽其能、各得其所,让弱势群体获得更多的发展和,享受更多的经济红利。
付出终有回报,经历风雨才见彩虹。经过几年的埋头苦干与不懈耕耘,将军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21年荣获全国文明村、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7万元,成为安庆市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乡村振兴任重道远,助民致富更需催马扬鞭,在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上,长风一定会交出完美的答卷!(陈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