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量子产业大会的第三届。
9月23日至24日,由合肥市人民政府、安徽省科学技术厅、量子科技产学研创新联盟、中电信量子集团主办的2023量子产业大会将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
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量子科技行业盛会,2023年量子产业大会以“协同创新 量点未来”为主题,不仅将展示最前沿的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成果,还将举办主旨论坛、量子科普讲座等一系列专项活动,同时也邀请了来自量子信息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量子产业发展之路。
对于安徽来说,量子产业大会规格高、规模大、影响广。对于全球来说,量子产业大会也是一场难得的盛典。但,为什么会连续3年在安徽举办?
有战略:量子科技是强国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量子科技与产业的少数几个省份之一,安徽省紧跟第二次量子科技革命浪潮,打出一套量子产业扶持“组合拳”:编写量子产业发展报告,常态化开展量子产业重点项目调度会,主动对接量子国家实验室等单位,建立招商对接机制;完成量子产业链企业认定和产业链调库工作,为企业申请高层次人才保驾护航;常态化开展双需对接会,为企业对接科技局等部门,解决创新产品和场景需求等问题。
依托中科大的人才优势,安徽正在成为量子科技创新的枢纽重地,围绕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积极打造量子创新技术策源地,以科研成果熟化转化为核心,以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为突破点,以产业聚集发展模式为路径,全力打造“量子科学”“量子产业”双高地。
截至2022年底,安徽集聚量子核心企业19家、上下游配套企业28家,培育上市企业1家、独角兽企业2家,不但培育出了以“量子+”为特色的大规模产业集群,合肥也成为量子圈里的“网红”城市,在全球量子领域逐渐发出了安徽声音,影响力与日俱增。
有实力:安徽全力打造“全球量子中心”
近年来,安徽量子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成果丰硕,量子科技的种子在科学技术研究、企业孵化成长、产业链条形成等方面开花结果。
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卫星、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世界首台九章光量子计算机、祖冲之号超导量子计算机……一大批前沿科技成果在安徽诞生,中国电信也先后推出了全球首个运营级量子安全通话综合解决方案,天翼量子密话也通过了中国信通院关于办公即时通信软件的所有安全标准检测,达到最高级别“卓越级”。
在合肥市高新区望江西路,量子元素随处可见: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量子科学中心、科大国盾量子科技园……
与望江西路平行的云飞路,更因坐落着20余家量子领域上下游关联企业,被称为“量子大道”。
年初,全球前沿科技咨询机构ICV发布的《首个年度全球未来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在量子信息这一“硬核”科技领域,排名前五的城市(集群)分别是纽约、合肥、伦敦、北京和旧金山,而在量子信息领域企业排名中,我国共有3家企业入围前20强,均为合肥企业。中国电信全资投资的中电信量子集团也落户于这片“量子沃土”。
有朝气:中国电信携手安徽加码量子科技
量子产业大会的三年,也是中国电信布局量子科技领域的三年。
2021年,借助安徽省在量子科技方面的先发优势以及量子产业的集聚优势,合肥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电信安徽公司共同举办了2021年量子产业大会。大会上,中电信量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中国电信携手科大国盾共同开展量子科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共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动量子科技创新应用攻坚和成果转化。
目前,中电信量子公司已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安徽省大数据企业、合肥市大数据企业、高新区高成长企业、高新区深科技企业等荣誉资质。
其实,中国电信在量子产业布局良久,首创了一系列量子通讯领域技术成果,已推出量子密话、量子安全网关、量子安全介质、量子加密对讲、量子安全视频会议等产品,以及量子城域网、量子安全组网、量子安全移动办公等行业解决方案。
在标准研究方面,中国电信牵头制定了5项行业标准;在关键技术方面,积极构建“量子密钥+国密算法”的“量子密码体系”;在成果转化方面,在合肥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用户最多、应用最全的量子城域网,推出了量子密话业务,研制了量子安全对讲产品,打造了量子安全通信模组;在产业生态方面,联合十余家行业头部企业成立“量子信息应用合作生态联盟”,初步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量子通信产业生态。
量子通信带来了更高的数据安全防护水平,通过对重点行业用户通话内容进行加密,可以保障端到端通话安全,服务用户规模已突破50万。中国电信的量子安全对讲产品,已经成功应用于2022年冬残奥会通信重保等场景;量子加密技术也首次服务于物联网领域……
今年5月29日,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在安徽合肥揭牌,标志着中国电信与安徽的科技合作将进入新阶段,也是央地联手对国家战略意图的坚定践行,双方将在量子科技领域基础研究与创新应用、推动量子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推进一系列合作。
据了解,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将整合中国电信量子信息领域资源,积极推动量子产业发展和量子科技前沿技术研发,加快量子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实现量子产业全国规模推广,同步完成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有效覆盖,建立完备的量子产业生态。(韩震震、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