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融入重大战略 淮南借势借力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

2023-09-06 10:56   淮南日报、淮南网

据淮南网消息  国家战略赋能,是推动淮南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最大红利。国家战略的汇聚给淮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而这也成为推动淮南加快发展步伐的催化剂。

日前,全市召开“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淮南建设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局、市住建局负责同志围绕“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同共进、加快发展”主题作新闻发布。

近年来,淮南市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合肥都市圈、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等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不断提升城市区域能级、城市发展能级。

闵淮合作实现新提升

闵淮牵手,共同打造结对合作的“闵行—淮南”样板。我市认真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抢抓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机遇,坚持“主动靠上去 积极融进去”,强化与闵行合作发展。

交流互访频繁,2021至2023年,闵淮两地党政主要领导多次率队开展互访考察学习,召开4次闵行淮南发展座谈会。我市教育、文旅、投促等多个部门、11个县区(园区)与闵行区对口部门、相关街镇等签订合作发展协议。

合作任务明确,2022年印发了《上海市闵行区与安徽省淮南市结对合作帮扶行动方案》,2022年、2023年连续2年围绕产业合作、园区共建、民生共享等方面制定闵淮结对合作帮扶年度事项清单。

结对成果丰硕,闵行·淮南科创产业园揭牌,蔡楚产业园合作共建协议签订,淮南名特优农产品上海展销中心在闵行揭牌运营,4批45名淮南干部赴闵行开展跟班学习,联手在淮举办“闵淮偕行 共促发展”专场招聘会,2批120名淮南市高中校长、教师赴闵行参加“新课程改革专题培训班”“教育名师专项培训班”培训。

合淮同城实现新突破

蓝图共绘、产业同兴、交通互联,我市昂首阔步迈向同城,借力前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坚持规划引领,共同编制《合淮产业走廊发展规划(2018—2025年)》《合肥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合淮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等规划,连续4年共同印发合淮产业走廊年度重点项目及合作事项计划,深入推进产业、教育、文旅、供肥蔬菜基地等方面合作。

共建合作园区,积极融入合肥产业发展,在合淮毗邻区共建合肥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合淮合作区),合作区“一总规三方案”获省政府批复,重点布局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核心产业,积极拓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推进民生共享,引进合肥优质教育资源,安医专新校区、合肥五十中新桥校区等建成招生,安农大经济学院、交通学院新桥校区加快建设。淮南五中和合肥六中、淮南九中和合肥一中通过空中课堂进行教学交流。

集聚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合肥,延展腹地;淮南,主动融入。我市打破常规、快速推进,全面落实《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着力将开发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高地。

深化园区改革,积极推行“管委会+公司”“小管委+大公司”管理体制,打破人员身份和编制管理限制,推行全员聘任(用)制。实行开发区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以岗定薪、以绩定奖”分配制度,打破平均主义,拉开收入层次,进一步激发内生活力。

提升管理效能,开展开发区赋权工作,依法向开发区下放管理权限,分别向经开区、高新区、煤化工园区赋权50、52、34项,赋予更多管理自主权,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效能。

强化招商引资,紧盯长三角等产业外溢重点区域,在上海、杭州、苏州等先发地区派驻招商工作队,围绕七大新兴产业,开展精准高效招商,2022年全市开发区新签约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和亿元以上其他项目180多个、总投资1300多亿元。

区域联防联治迈上新台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市积极推动流域共治、区域联动,主动融入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区域绿色低碳转型。

牵手周边地市联防联治,与滁州市、合肥市联合印发《高塘湖河长制工作联动机制》,协力推动高塘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与阜阳市签订焦岗湖水污染联防联控协议,联合印发《淮南市、阜阳市跨焦岗湖联合保护机制》,统筹推进焦岗湖水污染防治工作。

不遗余力开展污染防治,2022年,淮南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幅度居全省首位,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连续5年居全省首位,8个国考断面水质、5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市单位GDP能耗降幅居全省前列。

步入新阶段、站在新起点,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我市将抢抓重大战略叠加机遇,更高水平推进开放合作,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南。(记者 周玲)

据淮南网消息  国家战略赋能,是推动淮南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最大红利。国家战略的汇聚给淮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而这也成为推动淮南加快发展步伐的催化剂。

日前,全市召开“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淮南建设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局、市住建局负责同志围绕“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同共进、加快发展”主题作新闻发布。

近年来,淮南市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合肥都市圈、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等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不断提升城市区域能级、城市发展能级。

闵淮合作实现新提升

闵淮牵手,共同打造结对合作的“闵行—淮南”样板。我市认真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抢抓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机遇,坚持“主动靠上去 积极融进去”,强化与闵行合作发展。

交流互访频繁,2021至2023年,闵淮两地党政主要领导多次率队开展互访考察学习,召开4次闵行淮南发展座谈会。我市教育、文旅、投促等多个部门、11个县区(园区)与闵行区对口部门、相关街镇等签订合作发展协议。

合作任务明确,2022年印发了《上海市闵行区与安徽省淮南市结对合作帮扶行动方案》,2022年、2023年连续2年围绕产业合作、园区共建、民生共享等方面制定闵淮结对合作帮扶年度事项清单。

结对成果丰硕,闵行·淮南科创产业园揭牌,蔡楚产业园合作共建协议签订,淮南名特优农产品上海展销中心在闵行揭牌运营,4批45名淮南干部赴闵行开展跟班学习,联手在淮举办“闵淮偕行 共促发展”专场招聘会,2批120名淮南市高中校长、教师赴闵行参加“新课程改革专题培训班”“教育名师专项培训班”培训。

合淮同城实现新突破

蓝图共绘、产业同兴、交通互联,我市昂首阔步迈向同城,借力前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坚持规划引领,共同编制《合淮产业走廊发展规划(2018—2025年)》《合肥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合淮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等规划,连续4年共同印发合淮产业走廊年度重点项目及合作事项计划,深入推进产业、教育、文旅、供肥蔬菜基地等方面合作。

共建合作园区,积极融入合肥产业发展,在合淮毗邻区共建合肥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合淮合作区),合作区“一总规三方案”获省政府批复,重点布局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核心产业,积极拓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推进民生共享,引进合肥优质教育资源,安医专新校区、合肥五十中新桥校区等建成招生,安农大经济学院、交通学院新桥校区加快建设。淮南五中和合肥六中、淮南九中和合肥一中通过空中课堂进行教学交流。

集聚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合肥,延展腹地;淮南,主动融入。我市打破常规、快速推进,全面落实《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着力将开发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高地。

深化园区改革,积极推行“管委会+公司”“小管委+大公司”管理体制,打破人员身份和编制管理限制,推行全员聘任(用)制。实行开发区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以岗定薪、以绩定奖”分配制度,打破平均主义,拉开收入层次,进一步激发内生活力。

提升管理效能,开展开发区赋权工作,依法向开发区下放管理权限,分别向经开区、高新区、煤化工园区赋权50、52、34项,赋予更多管理自主权,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效能。

强化招商引资,紧盯长三角等产业外溢重点区域,在上海、杭州、苏州等先发地区派驻招商工作队,围绕七大新兴产业,开展精准高效招商,2022年全市开发区新签约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和亿元以上其他项目180多个、总投资1300多亿元。

区域联防联治迈上新台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市积极推动流域共治、区域联动,主动融入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区域绿色低碳转型。

牵手周边地市联防联治,与滁州市、合肥市联合印发《高塘湖河长制工作联动机制》,协力推动高塘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与阜阳市签订焦岗湖水污染联防联控协议,联合印发《淮南市、阜阳市跨焦岗湖联合保护机制》,统筹推进焦岗湖水污染防治工作。

不遗余力开展污染防治,2022年,淮南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幅度居全省首位,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连续5年居全省首位,8个国考断面水质、5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市单位GDP能耗降幅居全省前列。

步入新阶段、站在新起点,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我市将抢抓重大战略叠加机遇,更高水平推进开放合作,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南。(记者 周玲)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