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厕所是大民生,农村改厕表面上看事情不大,但事关农民生活质量,事关农村卫生环境,事关人民生活福祉,事关乡村振兴。截至今年,杜集区先后完成财政支持改厕18831户,卫生厕所普及率90%以上。改厕的成功关键是建管问题,该区根据辖区实际,主动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实践“四结合”实施厕所改造,探索“四结合”长效管护机制。
创新改厕新举措
一是改厕与改水相结合。按照省市文件要求,优先对已经改水或正在改水的村庄进行改厕,该区结合近年的改水工作把改厕与改水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已通或正在改水的村作为重点安排,确保群众旱厕改的到位,冲的干净,用的满意。
二是改厕与美丽乡村相结合。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到矬楼、南山等村实地调研改厕工作,召开改厕工作座谈会,探讨该区下一步的改厕方向。该区把改厕与美丽乡村统筹考虑,统一谋划,对美丽乡村建设村需改厕户重点改造,改厕完成后拆除原院外旱厕,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矬楼蒋庄中心村改厕率达到100%。
三是改厕与农户实际相结合。根据改厕户具体条件,合理布局。聘请本地泥瓦匠师傅进行施工,组长每天到户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遇到的困难,泥瓦匠紧扣施工图纸和方案灵活运用合理布局化粪池和厕屋位置,对院外不具备化粪池建设条件的,指导在院内建设。
四是改厕与群众满意度相结合。杜集区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改厕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前期的宣传、化粪池的选址、厕屋的建设到便器的选择,始终以人为本,紧紧依靠群众,施工人员按照施工图纸作业,镇、村、户、监理四方监督管理,不合格、不满意的现场拆除重建,群众参与其中,极大地调动群众积极性,群众满意度大大提高。
探索长效管护机制
一是方案制定与群众需求相结合。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该区与相关部门、改厕镇(办)、改厕户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多次征求意见,根据每个行政村、自然村组、改厕户的具体分布情况,充分考虑偏远户的基础上,出台切合实际的农村厕所改造后续管护和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方案明确要求各服务站要统一配备一定数量的中小型吸粪车和地老鼠、自吸泵等清掏器具,方便群众后续清掏管护。加强与农户的沟通交流,充分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贯穿于工作推进全过程。充分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
二是人员配备与开展业务相结合。该区目前共有80余名管护人员,在长效管护机制建立方面充分考虑工作的衔接,涉及办事处和改厕村(居)的管理人员和清掏维修人员,基本上都是前期参与改厕工作的人员就地安排。办事处管理人员由改厕办人员负责,村(居)管理人员由具体负责改厕的“两委”人员担任,维护清掏人员基本由原来参与施工的人员具体实施。这些人员了解改厕流程、掌握改厕技术、掌握辖区改厕户的位置和布局,这样有利于工作的延续,避免了工作交接过程中出现的推诿扯皮现象,确保了后续管护机制的建立和运行。该区对农户改厕进行统一编号,并公布镇、村(居)维修、清掏服务电话及区、镇(街道)监督投诉电话,畅通信访渠道,解决其后续管护问题,确保厕所改造后农户满意。
三是政府投入与村级自筹相结合。改厕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解决资金来源问题,杜集区认真谋划,多措并举,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财力投入模式。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2020年省级拨付该区项目资金450万元,解决了该区设备购置、站点设立、维修材料的配备、制度上墙等前期基础性工作。通过村民自治召开会议确定从村集体收入中列支一部分作为改厕后续管护资金,解决了长效机制的资金来源问题。通过有偿服务收取改厕户一定的清掏费用,逐步形成后续管护机制的良性循环。
四是宣传引导与改变习惯相结合。改厕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形成良好生活习惯,需要群众从思想观念上进行改变。杜集区自开展改厕工作以来始终把改变群众生活习惯放在突出位置。双楼、柿园等村(社区)把改厕及后续管护工作纳入文明户评选的内容,广泛向群众宣传改厕的意义与益处。该区在政务网、镇村务公开栏、自然村出入口等显要位置公布区和镇(街道)农村改厕监督电话,在农户住所显要处设置标志牌。该区先后印制发放农村改厕“明白纸”3000余份,让农户熟练掌握卫生厕所的使用方法,解决其不会用、不想用的问题。通过引导群众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大大改变许多群众自发购买坐便器。选出群众代表开展工作监督,发挥有“一组一会”的作用,引导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普及无害化卫生厕所的使用常识和冬季防冻知识,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逐步完善本地改厕后续管理维护长效机制,让群众方便的事更方便。
下一步杜集区将与镇村和农户进一步明晰双方的权责。建立“区级统筹,镇村负责,群众主体”的后续长效管护体系,坚持因地制宜,着力实现农户改厕后粪便“应收尽收、及时清运、无害化处理”,确保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渣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效用。逐步健全“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管护机制。
(赵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