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专家热议短视频服务未成年人成长:等风来不如迎风去

2023-07-27 10:4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电(中新财经 左雨晴)短视频时代的到来,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娱乐方式,也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随着短视频在大众生活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使用者也成为短视频的忠实用户。

短视频在未成年人的生活中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又如何服务未成年人的学习与成长?在近日举行的“未成年人健康合理使用短视频研讨会”上,相关领域的专家、从业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从玩到学”短视频知识学习成新趋势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艳介绍了她近期完成的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大课题“新时代少年儿童政治引领机理与方法研究”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未成年人短视频使用与学习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呈现“从玩到学”的新趋势,有近八成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学习轻知识。

“新闻热点和历史地理、科学科普、传统文化类的人文知识短视频更吸引未成年人。小学生更喜欢人文科普,中学生更喜欢新闻热点。”孙宏艳表示,短视频承载了丰富的内容,有利于未成年人进行视频化学习,可以成为提升未成年人知识素养和人文情怀的工具。

《未成年人短视频使用与学习研究报告》对吸引未成年人的短视频内容的调查结果。截图自报告。

《2022抖音知识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抖音知识类内容继续呈增长态势,万粉知识创作者数量超过50万。2022年1月到10月,抖音知识类作品发布数量增长35.4%,其中图文知识内容发布数量增长167%。此外,知识类创作者单月直播场次增长72.7%。

对于短视频在知识教学中扮演的角色,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短视频在系统性、逻辑性、高阶性方面具有局限性,但同时也具有更强的引导功能,能够引发未成年人探索未知领域的浓厚兴趣。

青少年科普短视频创作者郝博伟对此深有体会:“短视频比传统视频网站更适合青少年科普。我也曾经在互联网公司担任计算机软件工程师,所以在了解短视频后觉得它在技术支持下,能够把这些内容比较精准地推给需要的人,便于我的内容被更多人看到。”

今年4月,“清华大学爸爸被5岁女儿问懵了”登上微博热搜,也让郝博伟所运营的“清华圆子爸爸讲科学”进入更多家长的视野。目前,这一账号已有科普视频300余条,粉丝67万,视频播放量超过2000万。

除一般性科普外,“清华圆子爸爸讲科学”还聚焦社会类热点话题,对“神舟飞船发射知多少”“人工智能可以当老师吗”等问题进行了解答,获得了孩子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专家谈短视频教育:探索新的人和短视频的关系

短视频内容的丰富多彩,让青少年对其爱不释手;但同时,短视频也存在内容的鱼龙混杂,这让引导未成年人健康合理使用短视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李永恒称坦言,对教育而言,短视频是现代科技的“双刃剑”。

“很多学生用短视频学习,跟他们看文献相比,更加简单直观和便于理解;但青少年对负面信息的抵御能力比较差,所以在网络时代,价值观的教育是一个时代议题。”他说。

在他看来,在短视频发展的大趋势下,等风来不如迎风去。“结合青少年的特点和学校里的一些实践,我们梳理出了短视频教育的一套方法:自育是基础、融惠是关键、立范是归宿,通过构建有温度、有营养、有空间、有希望的课程,落实价值观教育。”

国家图书馆少儿部副研究馆员胡宏哲表示,大量电子资源的出现,影响着青少年阅读习惯,也给公共图书馆界的阅读推广带来全新的挑战,希望业界探索短视频和阅读推广的结合点。

“面对电子阅读的压倒性优势,努力在青少年读者的群体中培育、维持和强化沉浸式阅读的行为和习惯,维系一种阅读生态上的总体平衡,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一件事。”胡宏哲称。

据胡宏哲介绍,相关方正在探索两者结合点,例如邀请创作者和知名阅读推广人,从他们的角度为孩子们录制视频,带孩子们一起去欣赏图书;在一些节点上让青少年去参与诵读,让孩子们自己来朗诵这些典籍,录成短视频或者是音频等。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李庆丰指出,在引导未成年人健康合理使用短视频方面,打造适当的“短视频环境”是最关键的问题,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这涉及到网络分级问题,短视频内容生产企业平台的责任与视频把关问题,优质短视频内容不足问题,父母、监护人、学校、网络社会及社会本身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值得下一步深入研究的话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储朝晖。供图。

对此,储朝晖建议,要把短视频教育作为常态化研究课题,探索建立新的人和短视频的关系。“这可能是未来短视频教育研究的基本态度和方向。”

如何使未成年人健康使用短视频

在引导未成年人健康合理使用短视频上,“防沉迷”是最重要的议题。早在2019年,针对青少年沉迷网络的问题,国家网信办指导组织多家短视频平台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2022年5月,中央文明办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也对网站平台优化升级“青少年模式”提出了明确要求。

《未成年人短视频使用与学习研究报告》显示,在6739份有效问卷中,设置了青少年模式的比例有四成,有三成多从未设置过,占35.2%,有一成多过去设置过现在没设置,占13.7%,有一成多表示不知道是否设置过。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艳。供图。

设置过青少年模式的未成年人,对青少年模式满意度尚可。数据显示,有三成多未成年人表示很满意,占33.8%,有近四成表示比较满意,二者合计超过七成。也有两成多表示满意度一般。

“六成多未成年人表示愿意家长给他们开启青少年模式。不愿意开启的首要原因是不想被限制。小学生、农村未成年人以及学习负担轻、亲子关系好的未成年人更愿意开启青少年模式。”报告称。

孙宏艳指出,亲子关系对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时长有着重要影响。“与父母关系很不好、不太好的未成年人,经常使用短视频的比例分别为39.6%、42.4%。而亲子关系很好的未成年人经常使用短视频的比例为17.0%。”

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副校长贺国卿表示,预防未成年人短视频沉迷关键在于提高短视频的质量,丰富短视频的内涵,同时从家校共育切入点突破。

“现在家庭教育方面因为缺少高质量陪伴、深度交流,让父母成为孩子‘最熟悉的陌生人’,导致孩子虽然物质很富有,但是精神很孤独。”他认为,交往是最有效的陪伴。

“童年是人的父亲,环境是人的母亲,只要关注孩子的成长环境、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氛围、父母成为孩子的榜样,我觉得短视频一定能在孩子成长当中利大于弊。”(完)

中新网北京电(中新财经 左雨晴)短视频时代的到来,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娱乐方式,也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随着短视频在大众生活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使用者也成为短视频的忠实用户。

短视频在未成年人的生活中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又如何服务未成年人的学习与成长?在近日举行的“未成年人健康合理使用短视频研讨会”上,相关领域的专家、从业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从玩到学”短视频知识学习成新趋势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艳介绍了她近期完成的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大课题“新时代少年儿童政治引领机理与方法研究”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未成年人短视频使用与学习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呈现“从玩到学”的新趋势,有近八成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学习轻知识。

“新闻热点和历史地理、科学科普、传统文化类的人文知识短视频更吸引未成年人。小学生更喜欢人文科普,中学生更喜欢新闻热点。”孙宏艳表示,短视频承载了丰富的内容,有利于未成年人进行视频化学习,可以成为提升未成年人知识素养和人文情怀的工具。

《未成年人短视频使用与学习研究报告》对吸引未成年人的短视频内容的调查结果。截图自报告。

《2022抖音知识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抖音知识类内容继续呈增长态势,万粉知识创作者数量超过50万。2022年1月到10月,抖音知识类作品发布数量增长35.4%,其中图文知识内容发布数量增长167%。此外,知识类创作者单月直播场次增长72.7%。

对于短视频在知识教学中扮演的角色,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短视频在系统性、逻辑性、高阶性方面具有局限性,但同时也具有更强的引导功能,能够引发未成年人探索未知领域的浓厚兴趣。

青少年科普短视频创作者郝博伟对此深有体会:“短视频比传统视频网站更适合青少年科普。我也曾经在互联网公司担任计算机软件工程师,所以在了解短视频后觉得它在技术支持下,能够把这些内容比较精准地推给需要的人,便于我的内容被更多人看到。”

今年4月,“清华大学爸爸被5岁女儿问懵了”登上微博热搜,也让郝博伟所运营的“清华圆子爸爸讲科学”进入更多家长的视野。目前,这一账号已有科普视频300余条,粉丝67万,视频播放量超过2000万。

除一般性科普外,“清华圆子爸爸讲科学”还聚焦社会类热点话题,对“神舟飞船发射知多少”“人工智能可以当老师吗”等问题进行了解答,获得了孩子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专家谈短视频教育:探索新的人和短视频的关系

短视频内容的丰富多彩,让青少年对其爱不释手;但同时,短视频也存在内容的鱼龙混杂,这让引导未成年人健康合理使用短视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李永恒称坦言,对教育而言,短视频是现代科技的“双刃剑”。

“很多学生用短视频学习,跟他们看文献相比,更加简单直观和便于理解;但青少年对负面信息的抵御能力比较差,所以在网络时代,价值观的教育是一个时代议题。”他说。

在他看来,在短视频发展的大趋势下,等风来不如迎风去。“结合青少年的特点和学校里的一些实践,我们梳理出了短视频教育的一套方法:自育是基础、融惠是关键、立范是归宿,通过构建有温度、有营养、有空间、有希望的课程,落实价值观教育。”

国家图书馆少儿部副研究馆员胡宏哲表示,大量电子资源的出现,影响着青少年阅读习惯,也给公共图书馆界的阅读推广带来全新的挑战,希望业界探索短视频和阅读推广的结合点。

“面对电子阅读的压倒性优势,努力在青少年读者的群体中培育、维持和强化沉浸式阅读的行为和习惯,维系一种阅读生态上的总体平衡,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一件事。”胡宏哲称。

据胡宏哲介绍,相关方正在探索两者结合点,例如邀请创作者和知名阅读推广人,从他们的角度为孩子们录制视频,带孩子们一起去欣赏图书;在一些节点上让青少年去参与诵读,让孩子们自己来朗诵这些典籍,录成短视频或者是音频等。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李庆丰指出,在引导未成年人健康合理使用短视频方面,打造适当的“短视频环境”是最关键的问题,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这涉及到网络分级问题,短视频内容生产企业平台的责任与视频把关问题,优质短视频内容不足问题,父母、监护人、学校、网络社会及社会本身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值得下一步深入研究的话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储朝晖。供图。

对此,储朝晖建议,要把短视频教育作为常态化研究课题,探索建立新的人和短视频的关系。“这可能是未来短视频教育研究的基本态度和方向。”

如何使未成年人健康使用短视频

在引导未成年人健康合理使用短视频上,“防沉迷”是最重要的议题。早在2019年,针对青少年沉迷网络的问题,国家网信办指导组织多家短视频平台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2022年5月,中央文明办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也对网站平台优化升级“青少年模式”提出了明确要求。

《未成年人短视频使用与学习研究报告》显示,在6739份有效问卷中,设置了青少年模式的比例有四成,有三成多从未设置过,占35.2%,有一成多过去设置过现在没设置,占13.7%,有一成多表示不知道是否设置过。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艳。供图。

设置过青少年模式的未成年人,对青少年模式满意度尚可。数据显示,有三成多未成年人表示很满意,占33.8%,有近四成表示比较满意,二者合计超过七成。也有两成多表示满意度一般。

“六成多未成年人表示愿意家长给他们开启青少年模式。不愿意开启的首要原因是不想被限制。小学生、农村未成年人以及学习负担轻、亲子关系好的未成年人更愿意开启青少年模式。”报告称。

孙宏艳指出,亲子关系对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时长有着重要影响。“与父母关系很不好、不太好的未成年人,经常使用短视频的比例分别为39.6%、42.4%。而亲子关系很好的未成年人经常使用短视频的比例为17.0%。”

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副校长贺国卿表示,预防未成年人短视频沉迷关键在于提高短视频的质量,丰富短视频的内涵,同时从家校共育切入点突破。

“现在家庭教育方面因为缺少高质量陪伴、深度交流,让父母成为孩子‘最熟悉的陌生人’,导致孩子虽然物质很富有,但是精神很孤独。”他认为,交往是最有效的陪伴。

“童年是人的父亲,环境是人的母亲,只要关注孩子的成长环境、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氛围、父母成为孩子的榜样,我觉得短视频一定能在孩子成长当中利大于弊。”(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