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逐梦“空天”,加速奔跑。空天信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支撑产业和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产业。近年来,空天信息产业发展迎来重大机遇期,安徽依托自身产业和创新优势,不失时机抢占新风口,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空天信息产业集群。为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全省发展大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引导安徽银行业保险业持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力度,其中,聚焦硬核科技、助力抢占空天产业新高地、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为商业航天插上金融之翼
“一木不成林,百花方为春。”步入中安创谷科技园内的中科星图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各类数字地球的产品展示让人耳目一新并为之惊叹。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数字太空科技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利用空间科学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并推出了自主可控的数字太空系列产品,为多个国家战略级航天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6年公司成立,2022年扎根合肥,是因为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合肥不仅集聚了许多空天信息领域的头部企业,更难能可贵的是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产业生态,整条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都在联动发展。”中科星图测控相关负责人崔忠林表示,安徽合肥已成为空天信息产业心之向往的“创新磁场”,中科星图加快推进集团化进程,未来,将有更多业务板块成员企业迁至合肥。
中科星图测控入驻合肥之初,便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目光。其中,作为“邻居”,中国银行合肥自贸试验区高新支行第一时间便与企业建立联系。为助力企业加速发展,2023年2月,该支行通过科技金融授信审批模式,为星图测控批复了3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对企业的日常经营起到稳定支撑作用。
在接受采访时,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公司金融部副总经理尹庆熹表示,未来中行还将在资本市场等领域继续与星图测控展开更深入、更紧密的交流与合作,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对商业航天测运控产业链的行业研究和金融支持,共筑我国商业航天新生态的发展。
记者获悉,为持续拓展服务科创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一方面与省发改委、科技厅、经信厅、商务厅等主管部门建立常态化政银合作机制,着力推动政策与金融资源的系统融合、高效整合,助推企业落地生根、发展壮大;另一方面深化创新平台战略合作,先后与科大硅谷、合肥创新投等形成战略合作,推进“金融+平台”等合作模式,为安徽科创企业发展持续赋能。
此外,记者了解到,在中科星图测控发展过程中,保险很好的发挥了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科技支公司相关人员介绍,在了解到中科星图的“三首”产品(“三首”产品是指实现重大突破、拥有自主产权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和首版次软件产品)后,积极联系拜访企业,宣传保障内容,最终达成合作,为中科星图“三首”产品提供1000余万的风险保障,利用财政资金杠杆,激发保险功能,降低用户风险,促进“三首”产品推广应用。
助卫星互联网应用再提速
“公司成立初期,研发和生产资金投入大,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需要大规模、长周期、多层次的融资支持。”合肥若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庆勇说道:“2021年,徽商银行根据企业发展特点和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运用贷投批量联动为企业发放500万元贷款,很好地满足了企业流动资金需求。”
据介绍,合肥若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自主研发生产宽带卫星互联网终端的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经调研发现,若森智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未来发展前景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我们积极主动上门拜访,匹配最优方案,于2021年通过贷投联动模式发放500万元贷款,享受财政贴息优惠政策,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满足了公司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徽商银行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支行副行长杨志介绍道。
据悉,为提升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专业能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建设科技金融服务特色机构。基于科创企业,尤其是起步期、初创期科创企业税收、征信空白、轻资产等特点,鼓励银行机构充分考量企业成长性等非财务授信评审因素,建立适配科创企业的授信模式。徽商银行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支行是徽商银行首家科技金融专营支行,也是徽商银行总行与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共建的科技金融实验基地。在监管政策的引领下,成立伊始,总分行便给予支行单独的授信转授权、创新产品先行先试权、差异化考核等诸多特殊政策。
空天信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安徽“十四五”时期要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作为安徽省本土银行,徽商银行始终将自身发展置于经济发展大环境中。记者了解到,徽商银行积极与空天信息产业聚集的合肥高新区进行合作,开展“合肥高新区·徽商银行‘百亿助万企’行动”。目前,徽商银行已经与高新区多家空天企业开展合作,提供授信业务支持和结算服务,全力支持空天信息企业的生产研发工作。
以金融新模式赋能科创跃升
记者采访获悉,徽商银行为若森智能提供的“贷投批量联动”贷款服务,是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指导下,安徽省银行业协会联合地方政府、银行机构积极探索科创企业的金融服务新模式。这一模式按照“批量推荐—分级评估—协同授信—投贷联动”的运作机制,以政府批量推荐企业和超额风险补偿资金池进行风险补偿为基础,即根据政府制定的白名单,银行机构率先给予企业贷款,合肥高新区随后通过其基金管理机构对企业开展股权融资,政府利用超额风险补偿资金池弥补风险。该模式核心在于可以在科创企业急缺资金但又很难获得融资的初期研发中给予支持,同时减少银行授信风险,帮助企业更好的形成科技成果转化。
锚定科创,扬皖所长。近年来,安徽在加快科技强省建设、助力航天强国建设的过程中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绽放出令人瞩目的风采和魅力。为提升科创金融服务能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聚焦安徽科创和产业资源禀赋,出台支持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38条举措,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向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持续倾斜资源。针对科创金融服务触达的关键堵点,在全省六个地市推进“贷投批量联动”服务模式试点,并指导发布“初创期科创企业信用贷”产品,开发“初创打分卡”评级体系,为成立不足一年的科创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填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的融资空白。此外,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推进科创金融特色机构质量提升行动,并推动工商银行、农业银行设立总行级科创中心,人保财险设立省内首家科创保险中心。
科技引领,逐梦“空天”。在国家战略引领下,安徽省积极推动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全面展现了区域雄厚的资源禀赋、完善的产业配套、优良的产业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家龙表示,以空天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调整信贷结构的重要抓手,也是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地方经济的职责使命所在,今后将积极引导安徽金融机构加大对空天产业支持力度,助推安徽空天产业取得更大突破,为谱写安徽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大皖新闻记者 李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