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一颗颗小蓝莓,带富一方百姓。怀宁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拓宽“两山”转换通道,从无中生有、再到强,因地制宜发展壮大蓝莓特色产业,以“莓”为媒打造“绿色引擎”,描绘一幅乡村振兴的绚丽“莓”景。
在怀宁县蓝莓产业园安徽蓝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控室,公司副总经理许俊正通过中央控制设备调度各车间蓝莓果加工生产情况。该公司去年底,上马了一套自动化生产线,用于提取“蓝美1号”蓝莓花色苷。“蓝莓果皮提取出来之后会进入到我们这个防爆车间里面,经过连续的逆流提取和单效、三效浓缩,再上柱吸附和洗脱,然后做成喷雾原料液。喷雾原料液再进行瞬间的高温,对它里面的水分和杂质进行蒸发,就形成了我们的蓝莓一号蓝莓花色苷。”安徽蓝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俊介绍说。
据了解,“蓝美1号”蓝莓花色苷可广泛应用于制药、保健品和营养食品领域。在蓝莓规模种植的基础上,怀宁县通过建设蓝莓产业园,招引蓝莓深加工企业,将蓝莓与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创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5个,逐步实现由“卖原料”向“卖加工品”“卖品牌”转变,快速推进蓝莓产业化发展、高值化利用。许俊告诉记者,公司满负荷生产后,可年产蓝莓一号蓝莓花色苷粉8吨,蓝莓浓缩果汁2500吨,年总产值7.2亿元。这些产品主要销售往国内的一些大型的食品药品企业,还有出口到日本、欧洲等其他的一些地方。“我们先后引进了像浙江蓝莓公司、上海IFUSI公司等十家蓝莓深加工企业,完成投资30亿元,开发了蓝莓深加工产品30余个。2023年二产产值有望超30亿元。”县蓝莓产业发展中心产业促进股股长操海珍说。
二产深加工既延伸了产业链,又解决了蓝莓果销售问题。1998年,安徽省农科院专家在黄墩镇选择了一块蓝莓新品种试验地,蓝莓试种大获成功,从此怀宁蓝莓种植从“零”开始,无中生有。怀宁地处北纬30°线附近,属低山丘陵地貌,气候湿润,土壤有机质高,丘陵土壤90%以上为红壤、黄棕壤,呈酸性至微酸性,是蓝莓种植的天然基地,经资源调查全县共有10.5万亩的面积适宜种植蓝莓。目前,全县蓝莓种植面积已经达到8.5万亩,2022年蓝莓鲜果产量达到2.1万吨,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县级蓝莓种植区。现在每到蓝莓采摘季,也是群众农忙的时候。今年60多岁的陈保留,近几年一直在黄墩镇独秀山蓝莓基地务工,从事采摘和基地管理工作,他是发展蓝莓产业最直接的受益者。“每天来基地上班,为家庭增加了不少收入,每年都有一万多块钱。给孩子们也减轻了负担,还照顾了家庭。蓝莓产业对我们农民和周边的群众来说是最大的收入来源,好处也最大。”陈保留非常满意地说。
陈保留所在的这家的基地,不仅规模种植蓝莓,还开办了农家乐、精深加工厂,为周边地区提供鲜果销售、休闲采摘、餐饮住宿、蓝莓制品等一条龙服务,是当地蓝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龙头企业。“一产促二产,二产反过来又促进一产发展。一产、二产、三产融合起来,相互辅助,相互协调。目前我们公司每年三产总的产值能达到一个亿,通过政府的一些政策扶持,通过三产的打造,促进乡村振兴。”安徽独秀山蓝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汪百根说。
密切利益链,促进共同富裕。怀宁县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采取土地入股、合作发展、务工就业、生产托管、开办农家乐等有效举措,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一地生五金”:即土地流转“获租金”、资金入股“变股金”、基地务工“挣薪金”、订单种植“得售金”、生态旅游“赢现金”。全县95%的乡镇发展蓝莓,78%的行政村将蓝莓作为村级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村均蓝莓收益超15万元,年增加用工2.1万余人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怀宁蓝莓”已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成功创建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在2023年中国品牌日活动上,怀宁蓝莓作为安徽省唯一区域品牌入选“点赞2023我喜爱的中国品牌”,已成为怀宁最具辨识度的“名片产业”。县蓝莓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曹良元表示:“做好‘农头工尾’文章,围绕蓝莓开展产业链招商,加速蓝莓粗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注重品牌赋能,突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强力推进蓝莓一县一业,全产业链发展。预计2023年蓝莓综合产值达到65亿元。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以蓝莓特色产业为牵引,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推进乡村振兴,争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
大皖新闻记者 蒋六乔 通讯员 包俊根 张雯 陈胥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