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袭简单朴素但服帖合身的衬衫,黑色笔挺的长裤,脚蹬一双干净的黑色老式皮鞋,邵德三正精神煛烁地坐在会客厅椅子上,一只手前后翻动着足有五厘米厚的《长集镇志》,一只手不时指着镇志上的内容,兴起时还会拍一拍身侧的桌子,眉飞色舞地向笔者介绍长集镇的历史沿革、奇闻轶事。
“这本镇志足有75万字哩!”邵德三自豪地说。今年81岁高龄的邵德三是个典型的“斜杠老年”,他是长集镇退休干部、长集老年学校的校长,同时还是省级高级书画师、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不过说到邵德三不得不提的一件事,便是花费近两年时间撰写完成《长集镇志》,其被评为质量上乘的长集百科全书,他本人也成了长集行走的“活地图”。
退而不休编镇志 耄耋之年留余热
邵德三退休之前曾任区纪委书记、镇党委书记等职。长集镇幸福村原是“三空白”“四拖腿”的老大难村,2003年邵德三留任驻点幸福村后同其他村干部一起为村民办实事,修路、挖井、通电,解决群众行路难、用水难、用电难的问题,改善干群关系,让幸福村一年一个台阶由一个三类村变成了一类村。
正式退休后,邵德三又积极参与《霍邱县志》、《皖西名镇》、《霍邱地名志》等地方志的资料提供、编撰工作,并顺利通过县市评审组评议,使长集跻身于皖西名镇行列。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配合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推介一批高质量地方志成果,充分展示地方志的当代价值及永恒魅力,推动方志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2017年,中共霍邱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来了消息,霍邱县每个乡镇都要修地方志。通知下达没几天,当时任长集镇党委书记的杨军章、任镇长的孙文刚找到早已退休的邵德三,恳请邵德三担任长集镇志的主编。“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修志,我有一定经验嘛,那肯定就找我哩!”就这样,邵德三接下了主编镇志的任务,与此同时,中学教师马长贤得知消息,也主动加入了编撰镇志的队伍。
“答应了的事怎么着也要做好!”这句话,邵德三身体力行践行了两年。
图为邵德三向安徽师范大学实践队员讲述镇志撰写经历 阚子慧/摄
盛夏档案馆寻资料 县志各部门跑信息
搭框架,定结构,翻阅《庐江县志》、《金寨县志》做参考,从寒冬到初夏,长集镇志逐渐成了形,大致框架定好,接下来就是搜集资料的“重头戏”。
盛夏蝉鸣不断,位于镇政府四楼东头的档案馆外云卷云舒,档案馆内没有电扇呼呼的风声,更无空调运作的轰鸣声,只有一排排比人高的档案柜保存着单张散页的资料,还有邵德三在档案馆中翻动资料的沙沙声。由于资料大都单张散页,翻阅起来耗费心神;为了避免产生火花,档案馆里间没有装电灯,亦没有电扇、空调;又逢仲夏时节,档案馆内实在热得不行,邵德三同马长贤只得每半个小时就出来放放风、透透气,复又进入里间翻找有用信息。
“我们前前后后在档案馆里翻了43天。”邵德三神情认真而严肃,“但是档案馆里的资料很有限,用得上的更是只言片语。”邵德三想,久远的资料找不着,那就先处理近的吧,想到镇里早先几年开始用电脑做备份记录,希冀着能从中找到信息,没成想负责人告知电脑硬盘损坏且没法恢复,近期资料的获取又断了源头,重重难题横亘在邵德三面前。
巧妇难成无米之炊,邵德三没法,只得开启了“三十次跑县城”的经历。为编写《长集镇志》中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商贸、财政等篇章内容,邵德三接连30次前往霍邱县统计局、气象局、人事局、档案局、组织部、武装部、粮食局、商业局等部门,找资料、获信息。“上级政府和地方志研究室都很支持的,找资料很顺利!”邵德三笑道。
邵德三的老伴儿、儿子、儿媳知道他在忙着找资料,便一块帮忙。有时抽不开身,老伴儿就帮着跑县城;儿子、儿媳得了空就帮忙打电话、问信息。“那不是能帮上忙就帮啦。”邵德三的老伴叶贻芳摆摆手,和蔼地笑着说道。
图为邵德三翻看《长集镇志》 阚子慧/摄
早点铺子找线索 走街串巷访故事
“一邑之典章文物,皆系于志。”地方志不仅反映了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社会实际情况,还记载了各个地区的气候、地貌、山川、城镇、矿产、动植物等分布情况,是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历史和现实记载的重要资料宝库、文化宝库、知识宝库。
修镇志所需的资料、信息实在太多,除却档案馆、资料室、霍邱县志等找到的资料外,邵德三的日记、会议记录帮了大忙。因着有记录的习惯,之前任过基层干部的邵德三的会议记录“五花八门”,上面的政策、下面的呼声、群众的事情,点点滴滴,悉数其中。
晨光微曦,清晨嘈杂的小镇早点铺,人群熙熙攘攘。邵德三就在其中和身边买早餐的顾客话家常,最常问的一句话便是“你家附近有没有九十岁左右的老人?”邵德三介绍,修撰镇志时想要了解人民公社的历史沿革,只得找解放后将近二十岁的人,即在2018年九十多岁的老人,于是便有了清晨早餐铺子的询问。“修志,要讲究真实。”为了了解坊间奇闻轶事、神话传说、以及解放以来的历史和故事,邵德三每天清晨在早点铺寻找采访线索,中午吃过饭后便骑着自行车下乡寻到采访对象住处,详事咨询,晚上伏案写作,每天工作近十四个小。但邵德三还是那句话:“答应了的事情怎么着也要做好!”
2018年8月,编审完成又经过近20次修改的《长集镇志》终于出版,并获得省市专家高度评价,镇政府被评为地方志编写先进集体,邵德三本人也被评为“优秀乡村修志人”。《长集镇志》采用记、述、志、图、表等形式,以第三人称叙述,记述了辖区内的地域特色、物产资源、乡土文化、名人古迹,是一方自然与社会科学性文献史料。村镇邻里提起邵德三和他编撰的镇志,都道:“多亏邵德三哩。”
图为邵德三同安徽师范大学实践队员合照 吴静宜/摄
修志问道,直笔著史,垂鉴未来。问到邵德三能顶住重重困难与压力修完镇志的原因,他思忖良久,坐直身子,挥了挥手道:“靠的是人的韧性,以及能吃苦的品质。” 檀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