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坚持立德树人,围绕以人为本、补偿缺陷、开发潜能、育残成才的办学宗旨,推动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残疾学生人生出彩,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该校先后荣获安徽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文明校园、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宿州市首批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聚焦制度建设 保障学校规范运行
学校规章制度是各项工作全面落实的基本保障,对全校各部门与师生起着约束、规范、激励和引导作用,制度建设是落实党和国家政策,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围绕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增补和修订,特别是制定了学校章程、党支部会议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校务会议)议事规则、党支部书记和校长经常性沟通制度,修订了岗位设置考评细则、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职称评定评分细则等。
在制定和修订的过程中,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成立由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教师代表组成的工作小组,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多次召开会议充分讨论,经学校全体教职工大会举手表决,党支会确认,才形成制度。制度形成以后,学校抓好落实工作,编印学校规章制度汇编,发放给每一位教职工,提高全校师生对学校规章制度的知晓度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推动全校树牢依法治校、依章办校的理念,形成遵章守制、遵纪守规的良好氛围。
聚焦全面发展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根据不同残疾学生类型,施行“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
在德育工作,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安全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走进社区、走进普通学校等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在智育方面,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着力落实好部颁教学计划的同时,培智部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为主。盲聋部认真抓好文化课的教育质量,办学以来,已有70多名聋生考入高等学校,赵旺盛获2020(第八届)上海国际青少年科技博览会在线展览——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展金奖等多个奖项。
在美育方面,重点抓好艺术教育课堂这个主阵地,持续加大艺术教育设施设备建设和艺术教育经费投入。除常规开设律动课、唱游课、美术课、音乐课等,同时多渠道吸引社会各界艺术专家走进学校指导、授课,开设地方戏曲课、盲人声乐课、器乐葫芦丝课、聋人剪纸课、陶艺课等,鼓励教师、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教育活动和文艺演出活动。学校表演的文艺节目和剪纸、泥塑等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区获奖。
在体育方面,抓好体育课教学和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活动,组织学生经常性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在省第八届残运会上,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残疾运动员取得了8金3银2铜的优异成绩,在省第五届特奥会上,该校运动员取得了4金3银3铜的优异成绩。运动员高龙在全国残疾人田径运动会上取得一银一铜的突破性成绩。
在劳动教育方面,义务教育阶段主要以劳动课为主渗透劳动技能教育,在高中阶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设艺术教育、服装缝纫等专业课,已安排学生就业300多人。
聚焦队伍建设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老师的素质如何,是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各类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和培训活动,推动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创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骨干引领,带动成长。
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现有正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5人。省农村首席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5人,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 9人。该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公开示范课、结对帮扶等形式,带动年轻教师成长进步。以赛促研,提升水平。
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每学期举行一次优质课大赛活动,以赛促研,营造比、学、赶、超的教学科研氛围,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同时积极组织参加省、市、区优质课大赛活动。在近5年安徽省优质课大赛中,该校获得了4个一等奖,1 个二等奖的好成绩。
加强培训,促进成长。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对教师培训采取校本培训和外出培训两种形式相结合。校本培训主要形式是每周五下午的业务学习。学期初,教研室设置了问卷调查表,了解各位教师对培训的需求,合理安排业务学习内容。校外培训方面,先后组织教师赴石家庄、北京、南京、苏州、长春等地培训,有涉及盲、聋、培智的教师专业化知识培训,也有关于自闭症康复与教育、骨干教师研修班等。课题研究,解决难题。学校组织引导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课题研究,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就开展哪些课题研究。近年来先后完成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5项。目前在研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3项。
聚焦送教上门 助力重度残儿圆梦
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从2015年开始成立送教上门志愿服务队,以因重度残疾不能到校上学的儿童为主要对象,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教师组成20支送教上门工作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周密的“一对一”送教工作计划,并这些孩子们建立档案。在开展送教上门工作时,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送教上门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残疾学生送学习教材,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教学和补偿训练,一般包括康复训练、认知、语言交流、生活自理、学习能力、社会适应和特长培养等方面。
同时,该校还为学生和家长送去教育扶贫政策,进行交通安全、防溺水等安全教育,指导家长掌握有关康复训练技能。学校送教工作实现埇桥区25个乡镇、11个街道全覆盖,接受送教上门服务学生的达到500多名,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盛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