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我作为一名历史和考古工作者、教育者,读之令人振奋,听之令人鼓舞,学之思绪飞扬。我们要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赓续历史文脉,厚植家国情怀,肩负文化使命,努力培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新人。
赓续历史文脉 坚定文化自信
2019年1月2日,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时习近平总书记致信表示祝贺,强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2021年10月17日,在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勉励广大考古工作者“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2年5月27日,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融通中外,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指南。我们学之思之悟之,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文化和文明的重要论述,有助于进一步激发所有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
考古发掘表明,经历了数百万年的人类活动在大江南北展开,中华古代先民用石头棍棒与大自然搏斗,繁衍生息。一万年左右,走向种植为主的定居文化,走出洞穴捧起陶碗开启了“南稻北粟”的农耕文明画卷。五千多年的时候,大江大河哺育的诸多用考古学文化命名的人群都聚合出类同的古国形态,开始了“王权王国”的政治社会文明模式。以公元前2070年为起点,生活在黄河中下游的夏商族群,以登封王城岗、新密新砦、禹州瓦店、偃师二里头、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安阳洹北商城以及殷墟等城邑为载体,强力推进王国政治的统领方式,形成了文字可契的青铜文明时代。公元前1046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系统开启了塑造中华礼乐文明的伟大实践,从宝鸡大周原到长安丰镐二京再到东都洛阳,北京琉璃河、山东临淄、山西临汾、湖北随枣、河西走廊、川渝巴蜀,一直到长江下游、东北环渤海地区等地古遗址、古墓葬出土的文物,都打上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烙印。公元前770年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大地上诸侯列国掀起了无数次变法变革图强浪潮,秦人一马当先,历甘陇、雍城、栎阳、咸阳等都邑迁徙,多次东扩南下,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形成了以郡县制为基础、“车同轨,书同文”的中央集权统一道路。秦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以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北京为都邑,开展了与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活动,谱写出浩荡丝路之歌,创造了盛唐气象,造极于赵宋之世的华夏民族之文化以及明清地域广阔、多民族融合一体的文明格局。抚凝文物、细味经典,正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同时,特别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某种程度而言,文化自信就是历史自豪、历史自觉和历史自省,古代先民遗留下的一件件文物、一处处遗存承载的就是中华民族物化的优秀传统文化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文化根基。我们回望历史,一定是立足当下、展望未来,考古工作者的担当不仅仅是做文物保护好、传承好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将其利用好、弘扬好、传播好的忠实实践者,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深刻把握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将文化传承发展寓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全面系统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此同时,必须深刻把握文物文化合作交流的国际性、开放性,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文物故事、历史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服务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全球提升。
筑牢“根与魂” 厚植家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这些重要论述,清晰指明了中国考古学的努力发展方向。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考古学科的研究一定要紧紧围绕“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特征,聚焦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之“五性”研究,不断加强国家层面的历史文化研究和平台建设,凝练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方向,完善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事业、文化繁荣的殷殷关切,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中美好优秀文化需求的期盼。
作为历史遗产腹地的河南省,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中下游以南的地理区位特征,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具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数据显示,全省现有不可移动文物65519处,数量居全国第二,其中世界文化遗产5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21处。面对河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少同仁用“中国山河、老少文武”八个字来概括。“中”即是“天下之中”的地理观、文化观和历史观,解喻中原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的作用,“中”既是河南地方方言关键词,也体现《礼记·中庸》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所言的价值观。“国”指的是自古代文明形成伊始,河南已成为华夏古国王国发轫成长的核心文化地区,也有学者主张偃师二里头遗址为“最早的中国”,当然,如果“禹都阳城”可证,最早的中国应该是登封王城岗遗址。宝鸡发现的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中有“宅兹中国”,指的就是河洛地区,西周开始已经把“中国”与河南的古文化特性紧紧联系在一起。“山”即嵩山,也就是《诗经》中“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的圣山,以后为五岳之一,嵩山文化圈孕育了夏商王朝,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河”是黄河,殷卜辞称为“高祖河”,《史记·封禅书》称为“德水”等,她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不但是古代中国农业文明起源、国家与城市文明肇源之地,包括黄河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老少文武”是对“中国山河”的具体解释,也是河南代表性的文化遗产,“老”即老子,《道德经》家喻户晓;“少”即是少林寺,美名天下;“文”即甲骨文,承载殷商信史;“武”即是武术,如今太极拳法、少林武道后继有人。这八个字中有考古,有历史,有故事,有传承,有现代,有古今,有世界,需要通力阐述,以达“行走河南,感知中国”之目标。
除此之外,发掘考古遗存,研究古代历史文化,更重要的是在中华大地上,不断总结各区域的“中国山河、老少文武”的种种文化表征,广泛凝聚“国家文化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文明的“五性”研究,究明中华民族文脉不息、人脉不断的文化基因和精神“魂魄”,这是考古工作、历史研究的文化使命所在。穿越千年历史隧道,考古工作通过一件件实物,与先民目光交汇,与先人灵魂相撞。郑州大学考古学科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扛牢新时代历史责任,立足中原,面向全国,服从国家战略布局建设好一流考古学科,有力诠释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特质。由考古学科牵头,落实“部省合建”要求,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与省文物局合建黄河考古研究院,推进中华文明根系和起源研究,讲好黄河故事,充分展示考古学对国家文化建设的使命担当。
肩负文化使命 培育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更好担负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使命的要求,发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号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的基本内涵;必须深刻把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的科学论断。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承与发展工作,肩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紧密结合,培育时代新人,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为目标,以国家文化建设为导向,以国家命题为抓手,具体研究中华历史文化的形成与演进过程。要从政治史、观念史角度揭示中华民族文化一脉相承的核心要素,探究中国思想文化中务实创新、兼容并蓄、敬天法祖、重视血缘、以道德完善为最高理想追求等文化特质,揭示中华文明不同时期与周邻文化的交流融合过程,以及“多元一体”的大熔炉格局。要把历史考古文化研究和学科建设打造成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支撑体系。
培养世界一流考古人才,一定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以加强能力建设为着力点,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要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大力加强以德化人为根本导向的历史考古学课程体系建设,突出考古思政课程,以史育人,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光照亮人心,永续传承。
韩国河(作者系郑州大学副校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