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直击南海沉船遗址调查一线

2023-06-01 20:46   新华网

这是在“探索一号”科考船上拍摄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该潜水器用于水下考古数据采集(5月26日摄)。

近日,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联合组成的深海考古队搭乘“探索一号”科考船,在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海域进行第一阶段调查。该科考船载有“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用于水下考古数据采集。新华社记者随船跟访,直击调查一线。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探索一号”科考船行驶在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海域(5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潜航员为“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解开与“探索一号”科考船相连的缆绳,为“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下潜做准备(5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搭载着考古队员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从“探索一号”科考船下放至海面,即将下潜开始当日的水下调查(5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搭载着考古队员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从“探索一号”科考船下放至海面,即将下潜开始当日的水下调查(5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即将下潜开始当日的水下调查(5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在结束当日的水下调查后,搭载着考古队员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浮出海面(5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考古队员在“探索一号”科考船上查看从水下采集的考古数据(5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潜航员在“探索一号”科考船上整理从水下采集的考古数据(5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这是在海南三亚拍摄的“探索一号”科考船(5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这是在“探索一号”科考船上拍摄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该潜水器用于水下考古数据采集(5月26日摄)。

近日,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联合组成的深海考古队搭乘“探索一号”科考船,在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海域进行第一阶段调查。该科考船载有“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用于水下考古数据采集。新华社记者随船跟访,直击调查一线。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探索一号”科考船行驶在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海域(5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潜航员为“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解开与“探索一号”科考船相连的缆绳,为“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下潜做准备(5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搭载着考古队员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从“探索一号”科考船下放至海面,即将下潜开始当日的水下调查(5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搭载着考古队员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从“探索一号”科考船下放至海面,即将下潜开始当日的水下调查(5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即将下潜开始当日的水下调查(5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在结束当日的水下调查后,搭载着考古队员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浮出海面(5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考古队员在“探索一号”科考船上查看从水下采集的考古数据(5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潜航员在“探索一号”科考船上整理从水下采集的考古数据(5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这是在海南三亚拍摄的“探索一号”科考船(5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