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蚌埠发布客户端消息 4月26日至28日,第二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举行。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全市有96家企业前往合肥参会,现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23项。
本届科交会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为主题,聚集了省内外大批优秀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和投资基金。对蚌埠的企业、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来说,既是“双招双引”的好平台、更是推动发展的好机会。“作为‘合芜蚌’的核心一极,我市组织了138家单位参加展会,其中企业96家,政府部门33家,投资机构7家,高校2所。”市科技局副局长闻建忠告诉记者,不仅参展的企业、展品数量比第一届明显增加,而且蚌埠板块在科交会上愈发亮眼,海华科技、中国兵器第214所、丰原集团等企业拿出了87件代表科技创新最高水平的展品“露脸”,分别在高水平创新成果、科技人才、十大新兴产业和对接洽谈区展区参展;其中对接洽谈区的参展展品最多,有42个,充分体现了蚌埠求贤若渴、双招双引的强烈愿望。
蚌埠作为创新之城,又有着老工业基地城市的基础,众多科研院所叠加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优势,在全省创新格局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断凸显。展会上,不少企业在蚌埠展台前驻足,好评不断。
参展企业之一、位于怀远经开区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安徽湘园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满载而归。科交会上,湘园食品与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一拍即合,签约组队研究高γ-氨基丁酸含量萌发态糯米的生产技术及关键设备。“糯米是怀远的特产之一,目前糯稻产业链产值已超百亿元。但随着消费市场的升级,想‘杀出重围’必须得有‘一招鲜’。”公司经理缪新亚告诉记者,经过发芽处理,糯米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会显著提升,这是一种具有缓解脑血栓和脑动脉硬化、降低血压等效果的有益物质。但是,要控制发芽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又要兼顾营养、口味和加工特性,对企业来说难度不小。“有了合工大并肩‘作战’,我们有信心攻克难题技术,实现稳定量产。”缪新亚说,企业已经备好了40万元科研经费,计划与院校合建市级糯稻精深加工技术中心,仅此一项技术创新就有望增加年产值600万元。
“科交会对我们来说就像一座宝山,创新潜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位蚌埠参展企业的负责人形容。不仅是湘园食品,行星工程与中科院智能所王美玲博士团队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在“大负载智能物流车舵轮系统及其自动化装备产线系统研制”方面开展深入合作;蔚来汽车与希磁科技有限公司就传感器达成合作意向……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此次我市企业、政府机关现场达成合作意向23项,涵盖智能制造、食品加工、硅基新材料等众多领域,可谓硕果累累。
强化科技引领,坚持创新驱动、双招带动“两动并进”,科交会已成为重要平台之一。“对于展会上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科技部门将加强跟踪服务,积极促进‘牵手成功’。”闻建忠告诉记者,不止一场科交会,依托科技大市场,科技部门还将常态化开展科技成果展示、路演、撮合等工作,促进科技成果在蚌转移转化,持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促进资源要素向蚌埠不断汇聚,努力把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融媒体首席记者 靳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