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平安人寿安徽分公司消保小课堂: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四大误区

2023-04-13 16:22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公安及各类媒体机构的大力宣传下,已经被大多数人所熟知,防骗措施人们也知道了不少。但是,很多民众对此类犯罪的认知仍然存在不少误区,平安人寿安徽分公司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以下误区,远离电信网络诈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被骗的都是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这个群体,因为岁数较大,记忆力、智力、思维能力都有不同程度地减退。最重要的是,老年人对新鲜事物了解不足,特别是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了解欠缺,这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被骗较多的原因。但在实际情况中,老年人并不是唯一的被骗高危群体,被电信网络诈骗的事主,年龄构成呈“哑铃”状,也就是说,年龄两极化现象比较严重。除了中老年人以外,高校学生以及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也是易被侵害群体。因为这些人的社会阅历少,对社会风险的认知预估不足,并且又急于追求成功和积累财富,盲目地尝试新鲜事物,所以非常容易掉进骗子设定的陷阱。与中老年受害群体有所区别的是,青年受害群体在个案案值上损失不大,但整体发案数量高。除了这两类人群外,企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也是此类犯罪嫌疑人的重点关注对象。他们往往掌管着企业的大量资金,一旦被骗,整个企业就会遭受巨大的损失,甚至会导致企业直接破产,这样的后果可谓相当严重。

二、都是因为贪财、防范意识弱,才会上当

关于电信网络诈骗,普遍存在一大误区,人们普遍认为:只有贪财之人,才会上当;上当受骗的,都是防范意识弱。可是,实际上并非如此,电信网络诈骗在早期,的确是利用人们心中的贪念来实施犯罪,比如“虚假中奖”“六合彩”等,但随着这种犯罪手段的普及,诈骗种类和花样也在不断翻新。现在,警方从侦查角度将电信网络诈骗归为四十多个大类、一百多个小类。这种种诈骗手段,对人们心理的利用也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贪、怕、慌、缺、善几类,稍微不注意就会中招。这些中招的受害者中,不乏高学历人士,甚至有个别民警也曾经上当受骗,并向犯罪嫌疑人汇过款。所以,对于电信网络诈骗,我们要重视起来,无论你认为自己社会阅历有多丰富,认为自己智商高还是学历高,如果不能及时了解一些防范资讯,很容易就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三、电信网络诈骗,都是警察的事

很多人认为,案件的发生和破获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破案抓人是警察的事,跟我没有关系。其实,这是一个很严重的误区,电信网络诈骗造成的损失,绝对不像我们所看到的那么简单。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时,电话是经常用到的工具,犯罪嫌疑人往往冒充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冒充各级政府部门、公司(企业)的客服以及其他各种身份,来进行诈骗。面对电信网络诈骗肆意横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任何人概莫能外。由于电信网络诈骗的远程非接触性、隐蔽性特点,仅仅依靠警察一家,是难以完成对案件的侦查、破案以及防范工作的。常规的侦查需要金融部门、通讯运营商以及各个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共同配合与支持,警察才能成功将这些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需要多警种、多部门、多方面地参与配合。而在防范此类犯罪的方面,更需要整个社会全员参与。重拳打击、防范在先,我们希望警察与公众共同编织一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法网,让民众的财产不受损失,未雨绸缪,永远好过亡羊补牢。

四、骗子实名使用银行卡,为何不逮捕

很多事主被骗后报警,都能向警察提供对方的账户信息以及电话号码,大家会想,警察可以查到这些账户和电话的开户资料,为何不去抓人?实际情况是,抓人真的这么简单吗?实际上,这些账户和电话的开户人和犯罪嫌疑人没有一点关系。账户来源基本上有两种途径:一是社会底层人员或没有经济来源的高校学生为了蝇头小利,主动用自己的身份证办理银行卡,然后以每张卡几十至几百元的价格卖给一些收售银行卡的“卡头”;二是“卡头”组织社会人员利用他人或者伪造的身份证件去办理银行卡,再将银行卡批量贩卖给诈骗团伙。电话号码除了有着和银行卡同样的来源外,一些设备、软件都可以对来电予以伪装或者隐蔽。所以,光凭电话号码无法找到真正的犯罪嫌疑人。此外,诈骗团伙为了逃避打击,基本上都是采取跨区域甚至跨国犯罪,这给警察的侦查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因为涉及跨地域甚至跨国犯罪,警方在开展侦查工作时也会涉及跨地域和跨国警务合作的问题,此类案件的犯罪侦查工作极具专业性,一般的基层派出所根本不具备开展此类案件侦查的能力。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各地成立了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以便集中开展对此类案件的侦查工作。

五、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措施

在思想上,要沉着冷静,不慌不乱,不贪便宜,拒绝诱惑。

在行动上,如遇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应第一时间报警;发现相关线索要及时通知警方;积极帮助身边人,积极参与,在全社会形成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公安及各类媒体机构的大力宣传下,已经被大多数人所熟知,防骗措施人们也知道了不少。但是,很多民众对此类犯罪的认知仍然存在不少误区,平安人寿安徽分公司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以下误区,远离电信网络诈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被骗的都是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这个群体,因为岁数较大,记忆力、智力、思维能力都有不同程度地减退。最重要的是,老年人对新鲜事物了解不足,特别是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了解欠缺,这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被骗较多的原因。但在实际情况中,老年人并不是唯一的被骗高危群体,被电信网络诈骗的事主,年龄构成呈“哑铃”状,也就是说,年龄两极化现象比较严重。除了中老年人以外,高校学生以及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也是易被侵害群体。因为这些人的社会阅历少,对社会风险的认知预估不足,并且又急于追求成功和积累财富,盲目地尝试新鲜事物,所以非常容易掉进骗子设定的陷阱。与中老年受害群体有所区别的是,青年受害群体在个案案值上损失不大,但整体发案数量高。除了这两类人群外,企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也是此类犯罪嫌疑人的重点关注对象。他们往往掌管着企业的大量资金,一旦被骗,整个企业就会遭受巨大的损失,甚至会导致企业直接破产,这样的后果可谓相当严重。

二、都是因为贪财、防范意识弱,才会上当

关于电信网络诈骗,普遍存在一大误区,人们普遍认为:只有贪财之人,才会上当;上当受骗的,都是防范意识弱。可是,实际上并非如此,电信网络诈骗在早期,的确是利用人们心中的贪念来实施犯罪,比如“虚假中奖”“六合彩”等,但随着这种犯罪手段的普及,诈骗种类和花样也在不断翻新。现在,警方从侦查角度将电信网络诈骗归为四十多个大类、一百多个小类。这种种诈骗手段,对人们心理的利用也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贪、怕、慌、缺、善几类,稍微不注意就会中招。这些中招的受害者中,不乏高学历人士,甚至有个别民警也曾经上当受骗,并向犯罪嫌疑人汇过款。所以,对于电信网络诈骗,我们要重视起来,无论你认为自己社会阅历有多丰富,认为自己智商高还是学历高,如果不能及时了解一些防范资讯,很容易就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三、电信网络诈骗,都是警察的事

很多人认为,案件的发生和破获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破案抓人是警察的事,跟我没有关系。其实,这是一个很严重的误区,电信网络诈骗造成的损失,绝对不像我们所看到的那么简单。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时,电话是经常用到的工具,犯罪嫌疑人往往冒充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冒充各级政府部门、公司(企业)的客服以及其他各种身份,来进行诈骗。面对电信网络诈骗肆意横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任何人概莫能外。由于电信网络诈骗的远程非接触性、隐蔽性特点,仅仅依靠警察一家,是难以完成对案件的侦查、破案以及防范工作的。常规的侦查需要金融部门、通讯运营商以及各个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共同配合与支持,警察才能成功将这些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需要多警种、多部门、多方面地参与配合。而在防范此类犯罪的方面,更需要整个社会全员参与。重拳打击、防范在先,我们希望警察与公众共同编织一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法网,让民众的财产不受损失,未雨绸缪,永远好过亡羊补牢。

四、骗子实名使用银行卡,为何不逮捕

很多事主被骗后报警,都能向警察提供对方的账户信息以及电话号码,大家会想,警察可以查到这些账户和电话的开户资料,为何不去抓人?实际情况是,抓人真的这么简单吗?实际上,这些账户和电话的开户人和犯罪嫌疑人没有一点关系。账户来源基本上有两种途径:一是社会底层人员或没有经济来源的高校学生为了蝇头小利,主动用自己的身份证办理银行卡,然后以每张卡几十至几百元的价格卖给一些收售银行卡的“卡头”;二是“卡头”组织社会人员利用他人或者伪造的身份证件去办理银行卡,再将银行卡批量贩卖给诈骗团伙。电话号码除了有着和银行卡同样的来源外,一些设备、软件都可以对来电予以伪装或者隐蔽。所以,光凭电话号码无法找到真正的犯罪嫌疑人。此外,诈骗团伙为了逃避打击,基本上都是采取跨区域甚至跨国犯罪,这给警察的侦查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因为涉及跨地域甚至跨国犯罪,警方在开展侦查工作时也会涉及跨地域和跨国警务合作的问题,此类案件的犯罪侦查工作极具专业性,一般的基层派出所根本不具备开展此类案件侦查的能力。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各地成立了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以便集中开展对此类案件的侦查工作。

五、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措施

在思想上,要沉着冷静,不慌不乱,不贪便宜,拒绝诱惑。

在行动上,如遇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应第一时间报警;发现相关线索要及时通知警方;积极帮助身边人,积极参与,在全社会形成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良好氛围。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