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有事站室说 家门口解难题 ——宿州市埇桥区用好人大代表工作站(室)小平台 书写服务大文章

2023-04-13 15:48

大皖新闻讯  “在家门口就能见到人大代表,前不久反映办事处东侧小广场休息座椅较少的问题后,街道人大代表工作站及时给予回复,相关部门迅速增设了座椅并安装晾衣架,极大的方便了周边群众。”日前,埇桥区沱河街道居民为沱河街道人大代表工作站点赞。

“我们老两口年龄大了,地种不动了,想流转去,多亏了村人大代表工作室帮我们操持这个事。”埇桥区栏杆镇丁李村村民李先生回想起自己到村人大代表工作室寻求帮助的经历感慨地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桩桩件件民生小事正是宿州市埇桥区各级人大代表深入人大代表工作站(室)联系接待选民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埇桥区人大常委会持续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拓宽联系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特别是2022年以来,埇桥区人大常委会把优化完善人大代表工作站(室)建设作为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精心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和载体,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全覆盖建设站室 老百姓家门口就能议得成事

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宿州市埇桥区,覆盖全区的人大代表工作站(室)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重要阵地。

“目前全村土地流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产业链发展上还存在一定短板。”“我们要广泛联络技术能人,为全村的发展积累人才力量。”日前,埇桥区曹村镇尚桥村人大代表工作室内热闹非凡, 埇桥区人大代表、尚桥村党总支书记解友忠正和村民代表面对面,听取他们对全村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人大代表工作室设在村委会院内,家门口的工作室让我们参与感很强,大家走过路过,就知道代表在身边。全村5名人大代表按时值班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解决我们困难,我们有事儿都愿意来这儿。”曹村镇尚桥村村民段绪华笑着说。

短短几句话,流露出的是村民们对人大代表和人大代表工作室的认可。

“我们按照新时代人大工作高标准要求,坚持‘全覆盖、标准化、全员化、多样化、闭环化’打造代表工作站(室),先后召开8次主任会议、2次镇(街道)人大负责人会议、2次现场观摩会,部署推进代表工作站(室)建设、运行工作。” 埇桥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埇桥区人大常委会建立“一周一督查推进,一月一分析调度”的推进工作机制,主任会议成员分成4组,对联系镇、街道采取实地查看、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和走访座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线实地督查指导,确保站(室)建设标准化。

目前,埇桥区共建镇(街道)38个人大代表工作站,共建村(社区)291个人大代表工作室。覆盖全区的人大代表工作站(室)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议得成事”。

人大代表工作站(室)不只是一块牌子、一间房子、几张桌子,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重要阵地,站站相同又不同。相同的是站(室)坚持方便为民的原则规范化、制度化的具体建设要求,不同是各镇(街道)村(社区)因地制宜,依托人大代表工作站(室)创新推进“一站一品”工作,进一步丰富了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渠道,提升了民主内涵。

与此同时,埇桥区构建“每周有接待、每月有学习、每季有活动、每年(月)有考评”的工作格局, 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确保人民找得到、阵地用得上、效果看得见。

用活动保障活力 小平台成凝心聚力的连心桥

小小站室各具特色。埇桥区杨庄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探索建立人大代表陪访工作机制,2022年10月以来,该镇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到群众的信访工作中,由镇人大副主席全程在接访大厅参与,对诉求意见予以记录、解答、汇总,并协同相关部门对诉求事项进行跟踪督办,确保群众来访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这仅仅是埇桥区探索站(室)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发挥站(室)实践效能的一个缩影,用老百姓的“法儿”办老百姓的“事儿”,较好的起到了站(室)化解矛盾“缓冲带”的作用,2022年,全区人大代表工作站(室)参与化解群众矛盾500余件。

埇桥区人大常委会不但在规范化建好站室上花心思,更在常态化用好站室上下功夫、出实招,不断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提升代表的履职能力。

2022年5、6月份,埇桥区人大常委会依托站(室)开展区、镇代表初任履职培训,指导各镇、街道人大紧扣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精心设计培训方案,把“听”“讲”“看”融为一体,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中,代表围绕乡村振兴、人居环境、矛盾化解、民生工程等群众关注的问题,就如何发挥代表作用,讨论交流200余场次。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经过培训更加了解了自身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我第一时间进驻工作站,积极探索代表履职的新方法、新途径,切实把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当好代表、做好工作的动力和能力。”埇桥区人大代表陈振说。

问需于民,更要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埇桥区将2441名“五级人大代表”划分为185个小组入驻站(室),依托站室平台同步开展“聚民意,惠民生”等系列主题活动,人大代表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与省、市、区委开展的10项“暖民心”行动、“一改两为五做到”和“优环境、稳经济”具体部署相结合,紧紧围绕收集、反映、研处、办理、反馈、评价这条主线,积极为民发声,推动民意落实。

截至目前,埇桥区“五级人大代表”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共提出17529件意见建议,办结16652件。对未办结的建议,工作站(室)对问题处置进展和效果进行跟踪、督办、回访,确保群众反映问题圆满解决。

以实效回应民生  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事

“ 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再小的事也是大事。 ”埇桥区芦岭镇人大主席郑秀丽说。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她深受辖区群众的爱戴。“我们在站室接待人民群众,一定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如果小事都得不到回应,遇到大事、难事,谁还会来找你?”郑秀丽说。

埇桥区芦岭镇相王村小廖庄廖家新居门前沿河道路是村民接送孩子上学的必经之路,但该处道路较陡,存在安全隐患。群众来到相王村人大代表工作室反映后,该镇驻村人大代表、相王村党总支书记廖恒华不仅当面做出承诺更是及时赶赴现场核实情况,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对该处道路进行重新规划,延长下坡道路降低坡度并对道路加宽,得到周边群众的高度认可。

日常工作中,廖恒华把人大代表工作室作为倾听民意的地方,他把接待和走访双联系制度有机结合, 让群众把心里话当面说、及时说、敢于说。2022年以来,他共接待群众意见建议33件, 办结32件。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要把人民群众的信任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动力,不仅要用实干的热情去做,更要把实事做好。” 廖恒华说。

走进埇桥区蕲县镇大江村人大代表工作室,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各类工作制度和标识标牌,人大代表的姓名、职务、电话号码、接待时间以及人大代表风采,厚厚的《人大代表接待群众登记簿》上记录着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

家长里短的小事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更要解决。2022年5月,蕲县镇大江村村民江德志种植的大棚西瓜因疫情原因滞销,该镇人大代表李玉成在走访时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发动身边资源帮助联系销路,最终以1.8元/斤的价格销售西瓜一万余斤,挽回经济损失2万余元。

在埇桥区道东街道东方社区,曾经物业管理难题一直困扰着大家,2022年,该社区人大代表工作室发挥驻室代表作用,针对群众反映最多的物业管理难问题,深入小区调研,监督并挖掘出有能力、肯奉献、做实事的任健、何杰等5名居民代表参与业主委员会工作,较好把人大工作与业主委员会融合在一起,全面提升了人大代表服务群众的满意度。

如今,在宿州市埇桥区,覆盖全区的人大代表工作站(室)成为党委决策的“传声筒”、凝心聚力的“连心桥”、化解矛盾的“减压阀”, 一件件办到老百姓心坎上的实事,让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走得更近、联系更紧。

不仅如此, 依托人大代表工作站(室)埇桥区各级人大代表主动作为助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埇桥区曹村镇尚桥村通过法定程序选举3名人大代表进入村务监督委员会,实时监督村投公司发展运营等各类工作;蕲县镇大江村人大代表协同村两委班子成员带领村民积极发展果蔬种植、秸秆收储等项目,2022年该村村集体收入超过107万元。

黄元明  大皖新闻记者  张涛

大皖新闻讯  “在家门口就能见到人大代表,前不久反映办事处东侧小广场休息座椅较少的问题后,街道人大代表工作站及时给予回复,相关部门迅速增设了座椅并安装晾衣架,极大的方便了周边群众。”日前,埇桥区沱河街道居民为沱河街道人大代表工作站点赞。

“我们老两口年龄大了,地种不动了,想流转去,多亏了村人大代表工作室帮我们操持这个事。”埇桥区栏杆镇丁李村村民李先生回想起自己到村人大代表工作室寻求帮助的经历感慨地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桩桩件件民生小事正是宿州市埇桥区各级人大代表深入人大代表工作站(室)联系接待选民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埇桥区人大常委会持续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拓宽联系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特别是2022年以来,埇桥区人大常委会把优化完善人大代表工作站(室)建设作为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精心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和载体,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全覆盖建设站室 老百姓家门口就能议得成事

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宿州市埇桥区,覆盖全区的人大代表工作站(室)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重要阵地。

“目前全村土地流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产业链发展上还存在一定短板。”“我们要广泛联络技术能人,为全村的发展积累人才力量。”日前,埇桥区曹村镇尚桥村人大代表工作室内热闹非凡, 埇桥区人大代表、尚桥村党总支书记解友忠正和村民代表面对面,听取他们对全村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人大代表工作室设在村委会院内,家门口的工作室让我们参与感很强,大家走过路过,就知道代表在身边。全村5名人大代表按时值班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解决我们困难,我们有事儿都愿意来这儿。”曹村镇尚桥村村民段绪华笑着说。

短短几句话,流露出的是村民们对人大代表和人大代表工作室的认可。

“我们按照新时代人大工作高标准要求,坚持‘全覆盖、标准化、全员化、多样化、闭环化’打造代表工作站(室),先后召开8次主任会议、2次镇(街道)人大负责人会议、2次现场观摩会,部署推进代表工作站(室)建设、运行工作。” 埇桥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埇桥区人大常委会建立“一周一督查推进,一月一分析调度”的推进工作机制,主任会议成员分成4组,对联系镇、街道采取实地查看、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和走访座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线实地督查指导,确保站(室)建设标准化。

目前,埇桥区共建镇(街道)38个人大代表工作站,共建村(社区)291个人大代表工作室。覆盖全区的人大代表工作站(室)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议得成事”。

人大代表工作站(室)不只是一块牌子、一间房子、几张桌子,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重要阵地,站站相同又不同。相同的是站(室)坚持方便为民的原则规范化、制度化的具体建设要求,不同是各镇(街道)村(社区)因地制宜,依托人大代表工作站(室)创新推进“一站一品”工作,进一步丰富了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渠道,提升了民主内涵。

与此同时,埇桥区构建“每周有接待、每月有学习、每季有活动、每年(月)有考评”的工作格局, 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确保人民找得到、阵地用得上、效果看得见。

用活动保障活力 小平台成凝心聚力的连心桥

小小站室各具特色。埇桥区杨庄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探索建立人大代表陪访工作机制,2022年10月以来,该镇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到群众的信访工作中,由镇人大副主席全程在接访大厅参与,对诉求意见予以记录、解答、汇总,并协同相关部门对诉求事项进行跟踪督办,确保群众来访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这仅仅是埇桥区探索站(室)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发挥站(室)实践效能的一个缩影,用老百姓的“法儿”办老百姓的“事儿”,较好的起到了站(室)化解矛盾“缓冲带”的作用,2022年,全区人大代表工作站(室)参与化解群众矛盾500余件。

埇桥区人大常委会不但在规范化建好站室上花心思,更在常态化用好站室上下功夫、出实招,不断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提升代表的履职能力。

2022年5、6月份,埇桥区人大常委会依托站(室)开展区、镇代表初任履职培训,指导各镇、街道人大紧扣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精心设计培训方案,把“听”“讲”“看”融为一体,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中,代表围绕乡村振兴、人居环境、矛盾化解、民生工程等群众关注的问题,就如何发挥代表作用,讨论交流200余场次。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经过培训更加了解了自身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我第一时间进驻工作站,积极探索代表履职的新方法、新途径,切实把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当好代表、做好工作的动力和能力。”埇桥区人大代表陈振说。

问需于民,更要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埇桥区将2441名“五级人大代表”划分为185个小组入驻站(室),依托站室平台同步开展“聚民意,惠民生”等系列主题活动,人大代表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与省、市、区委开展的10项“暖民心”行动、“一改两为五做到”和“优环境、稳经济”具体部署相结合,紧紧围绕收集、反映、研处、办理、反馈、评价这条主线,积极为民发声,推动民意落实。

截至目前,埇桥区“五级人大代表”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共提出17529件意见建议,办结16652件。对未办结的建议,工作站(室)对问题处置进展和效果进行跟踪、督办、回访,确保群众反映问题圆满解决。

以实效回应民生  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事

“ 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再小的事也是大事。 ”埇桥区芦岭镇人大主席郑秀丽说。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她深受辖区群众的爱戴。“我们在站室接待人民群众,一定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如果小事都得不到回应,遇到大事、难事,谁还会来找你?”郑秀丽说。

埇桥区芦岭镇相王村小廖庄廖家新居门前沿河道路是村民接送孩子上学的必经之路,但该处道路较陡,存在安全隐患。群众来到相王村人大代表工作室反映后,该镇驻村人大代表、相王村党总支书记廖恒华不仅当面做出承诺更是及时赶赴现场核实情况,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对该处道路进行重新规划,延长下坡道路降低坡度并对道路加宽,得到周边群众的高度认可。

日常工作中,廖恒华把人大代表工作室作为倾听民意的地方,他把接待和走访双联系制度有机结合, 让群众把心里话当面说、及时说、敢于说。2022年以来,他共接待群众意见建议33件, 办结32件。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要把人民群众的信任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动力,不仅要用实干的热情去做,更要把实事做好。” 廖恒华说。

走进埇桥区蕲县镇大江村人大代表工作室,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各类工作制度和标识标牌,人大代表的姓名、职务、电话号码、接待时间以及人大代表风采,厚厚的《人大代表接待群众登记簿》上记录着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

家长里短的小事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更要解决。2022年5月,蕲县镇大江村村民江德志种植的大棚西瓜因疫情原因滞销,该镇人大代表李玉成在走访时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发动身边资源帮助联系销路,最终以1.8元/斤的价格销售西瓜一万余斤,挽回经济损失2万余元。

在埇桥区道东街道东方社区,曾经物业管理难题一直困扰着大家,2022年,该社区人大代表工作室发挥驻室代表作用,针对群众反映最多的物业管理难问题,深入小区调研,监督并挖掘出有能力、肯奉献、做实事的任健、何杰等5名居民代表参与业主委员会工作,较好把人大工作与业主委员会融合在一起,全面提升了人大代表服务群众的满意度。

如今,在宿州市埇桥区,覆盖全区的人大代表工作站(室)成为党委决策的“传声筒”、凝心聚力的“连心桥”、化解矛盾的“减压阀”, 一件件办到老百姓心坎上的实事,让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走得更近、联系更紧。

不仅如此, 依托人大代表工作站(室)埇桥区各级人大代表主动作为助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埇桥区曹村镇尚桥村通过法定程序选举3名人大代表进入村务监督委员会,实时监督村投公司发展运营等各类工作;蕲县镇大江村人大代表协同村两委班子成员带领村民积极发展果蔬种植、秸秆收储等项目,2022年该村村集体收入超过107万元。

黄元明  大皖新闻记者  张涛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