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数字时代要培育大众数字素养

2023-04-04 15:24   光明网-《光明日报》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人民的生活足迹从现实世界延伸至虚拟世界当中,数字技术不再单纯作为学习、工作的辅助工具而存在,其逐渐成为影响人民生活态度与行为能力的重要尺度。由此,数字素养也成为关乎社会文明程度、国民素质水平以及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对全面提升大众数字素养指明了方向。数字时代提升大众数字素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弘扬数字品德与价值观

遵守数字道德规范是彰显数字伦理、培养数字意识、提高人民数字化生活参与能力的基本价值旨趣,数字品德的养成和价值观的塑造是提升大众数字化素养的前提。

网络空间的匿名性、网络文化的复杂性、网络信息的虚假性使得道德伦理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力减弱,数字技术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社会舆论在数字空间的泛滥,带来了一定的伦理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从价值观层面入手。

首先,必须养成良好的数字品德,包括主动遵守数字社会行为规范、合法进行数字世界交往以及积极参与数字空间治理;其次,必须练就完备的数字能力,包括面对网络暴力和网络欺凌时进行道德判断和科学选择的能力、遇到网络风险与数字危机时进行自我保护和妥善解决的能力、面对文化差异与行为差异时尊重他人和理解宽容的能力以及遇到有悖道德和法律的行为时慎思明辨和坚决抵制的能力;再次,必须树立正确的数字价值观,包括正向的网络价值观、真诚的网络交往观、正确的网络消费观等价值观念以及诚信、谨慎、安全、包容等行为习惯;最后,必须提高大众辨别信息真伪、维护自身安全、规避网络风险的能力,引导大众合理合法合规地使用网络技术,辩证理性地对待数字生存样态,规范数字社会言行,树立正确的数字态度,遵守与履行数字化时代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慎独自省,提高数字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为社会个体,我们要清楚认知自己在数字空间中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必须履行的义务,掌握好追求自由与规则约束之间的“度”,增强行为主体的道德自律。要养成良好的数字意识,积极主动参与数字社会建设,明晰法律要求与道德规范,积极践行网络空间行为准则,规范自身行为,依法上网用网。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保护个人隐私和名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营造良好的数字发展环境

政府部门要在《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纲要》的指导下,完善数字技术管理体系、数字项目开发体系、数字素养培训体系以及数字人才引进与培育体系,营造良好的数字发展环境,为打造数字化社会提供雄厚支持和有力保障。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素养的培育工作,加快建设数字政府,积极完善数字素养相关政策,为数字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保证。但目前数字素养的培育体系并不完善、配套行动计划并不完整、各级部门的责任分工也并不明确,培育工作的开展存在重重困难。再加上虽然目前我国在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覆盖方面已经取得较大成就,但仍存在数字接入成本较高、部分区域覆盖不到、城乡普及程度相差较大、数字基础设施参差不齐以及数字资源供给不平衡的问题。面对数字工具与数字平台的集成化发展的态势,必须完善数据要素市场规则,提高数字资源的供给力度,打造多元化、黏性强、具有吸引力的数字资源共享平台。从数据学习资源到管理资源再到反馈资源等都要进行精细的整合和分类,发挥平台在传播数字学术、教授数字技术、满足数字需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还要在丰富国内数字资源的前提下积极引进国外优秀数字资源,打造一站式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数字资源获取渠道,强化高质量数据供给,加快数据流通,加速数据化传播,打造良性的数字生态圈,充分释放数字化发展红利,提高人民在数字资源方面的获得感与满足感。

在数字生态环境的治理方面,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规则与法律法规,完善数据治理体系,建立数字技术伦理规约,规范网络平台的主体责任,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完善数字权利保障体系,构建科技伦理架构,将法律规范和伦理道德有效融入数字空间之中。要强化数据平台监管,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提高数据安全防护能力,营造绿色健康、安全有序的数字发展环境,保障国家和个人的数据安全,保护人民的合法利益,抵制数字异化,打造满足正当性的数字价值空间,尽力规避风险。

深化数字教育行业合作

数字化教育工作以培养优秀人才、满足社会化转型的人才需求为着力点,以提升大众的数字素养为落脚点,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与全局性行动。数字化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党的领导、政府的统筹,更需要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业以及各个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

数字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也是各行业需要引起重视的行业责任,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深度开展数字教育行业合作,整合学校教育与企业人力资源培养,合力开展数字技能培训活动。要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数字行业和企业亟须的数字化优秀人才和数字化设备的操作技能只通过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对数字技术培训活动的开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能力是数字化人才的基础能力,必须在真实的数字化环境中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数字人才,做到对数字化操作的真正领会。

政府、企业和各社会组织要加强数字技术教育业务协同配合,深化数字教育行业合作,对数字经济影响下的产业生态进行系统性的重塑,合力打造数字素养教育生态圈,完善数字化人才的素质评价体系,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数字化思维。要利用好数字工具与数字平台的集成化发展势头,通过线上线下活动的同步开展提高培训活动效力,通过传统媒介与新型媒介的结合普及数字素养重要性,通过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配合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人们自觉接纳、主动学习数字技术,提高人们数字技术的运用能力、数字交往的参与能力以及利用数字技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展全民数字技能培训

提高劳动者的数字技能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要在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不同群体的共同作用下开展全民数字技能培训、提升全民的数字素养。要通过开发数字学习资源、打造数字学习平台、开展数字技能培训、提供数字学习机会,带领大众更好更快地适应和参与数字化转型。

培养大众的数字素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技术技能是基础。融入数字化浪潮需要具备数字工具的使用能力、数字技术的创新能力、数字社群的交往能力以及数字运用的批判能力。人民不仅是数字时代的参与者,更是影响数字未来的创造者。人民不仅要适应数字时代的变化,更要积极掌握现代化数字技能,跟上甚至引领数字时代发展步伐;其次,群体意识是重点。人都是社会性存在,都生活在一个社交属性极强的社会当中,个人意识普遍存在,但群体思维却相对缺乏。全民数字技能培训活动不仅仅要锻炼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练就他们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最后,批判性思维方式是重中之重。数字时代中存在着纷繁复杂的信息和神秘莫测的风险,以批判的态度辩证看待各个事件尤为重要。要引导大众清楚了解数字技术的优越性,积极主动融入数字时代、养成数字本领,还要帮助他们确定网络行为的边界,清楚认知数字技术的潜在风险,进而摆脱数字生存困境。

除了关注优秀人才的培养之外,数字技术培训还要关注普通群众的普及程度,更要重点关注弱势群体数字技能方面的培训。要针对不同群体精准化、专门化地开展数字技能培训,帮助弱势群体更好更快地融入数字化社会,实现数字教育均衡发展。

作者:梁钦 杨慧梅(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特约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04日 15版)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人民的生活足迹从现实世界延伸至虚拟世界当中,数字技术不再单纯作为学习、工作的辅助工具而存在,其逐渐成为影响人民生活态度与行为能力的重要尺度。由此,数字素养也成为关乎社会文明程度、国民素质水平以及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对全面提升大众数字素养指明了方向。数字时代提升大众数字素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弘扬数字品德与价值观

遵守数字道德规范是彰显数字伦理、培养数字意识、提高人民数字化生活参与能力的基本价值旨趣,数字品德的养成和价值观的塑造是提升大众数字化素养的前提。

网络空间的匿名性、网络文化的复杂性、网络信息的虚假性使得道德伦理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力减弱,数字技术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社会舆论在数字空间的泛滥,带来了一定的伦理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从价值观层面入手。

首先,必须养成良好的数字品德,包括主动遵守数字社会行为规范、合法进行数字世界交往以及积极参与数字空间治理;其次,必须练就完备的数字能力,包括面对网络暴力和网络欺凌时进行道德判断和科学选择的能力、遇到网络风险与数字危机时进行自我保护和妥善解决的能力、面对文化差异与行为差异时尊重他人和理解宽容的能力以及遇到有悖道德和法律的行为时慎思明辨和坚决抵制的能力;再次,必须树立正确的数字价值观,包括正向的网络价值观、真诚的网络交往观、正确的网络消费观等价值观念以及诚信、谨慎、安全、包容等行为习惯;最后,必须提高大众辨别信息真伪、维护自身安全、规避网络风险的能力,引导大众合理合法合规地使用网络技术,辩证理性地对待数字生存样态,规范数字社会言行,树立正确的数字态度,遵守与履行数字化时代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慎独自省,提高数字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为社会个体,我们要清楚认知自己在数字空间中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必须履行的义务,掌握好追求自由与规则约束之间的“度”,增强行为主体的道德自律。要养成良好的数字意识,积极主动参与数字社会建设,明晰法律要求与道德规范,积极践行网络空间行为准则,规范自身行为,依法上网用网。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保护个人隐私和名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营造良好的数字发展环境

政府部门要在《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纲要》的指导下,完善数字技术管理体系、数字项目开发体系、数字素养培训体系以及数字人才引进与培育体系,营造良好的数字发展环境,为打造数字化社会提供雄厚支持和有力保障。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素养的培育工作,加快建设数字政府,积极完善数字素养相关政策,为数字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保证。但目前数字素养的培育体系并不完善、配套行动计划并不完整、各级部门的责任分工也并不明确,培育工作的开展存在重重困难。再加上虽然目前我国在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覆盖方面已经取得较大成就,但仍存在数字接入成本较高、部分区域覆盖不到、城乡普及程度相差较大、数字基础设施参差不齐以及数字资源供给不平衡的问题。面对数字工具与数字平台的集成化发展的态势,必须完善数据要素市场规则,提高数字资源的供给力度,打造多元化、黏性强、具有吸引力的数字资源共享平台。从数据学习资源到管理资源再到反馈资源等都要进行精细的整合和分类,发挥平台在传播数字学术、教授数字技术、满足数字需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还要在丰富国内数字资源的前提下积极引进国外优秀数字资源,打造一站式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数字资源获取渠道,强化高质量数据供给,加快数据流通,加速数据化传播,打造良性的数字生态圈,充分释放数字化发展红利,提高人民在数字资源方面的获得感与满足感。

在数字生态环境的治理方面,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规则与法律法规,完善数据治理体系,建立数字技术伦理规约,规范网络平台的主体责任,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完善数字权利保障体系,构建科技伦理架构,将法律规范和伦理道德有效融入数字空间之中。要强化数据平台监管,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提高数据安全防护能力,营造绿色健康、安全有序的数字发展环境,保障国家和个人的数据安全,保护人民的合法利益,抵制数字异化,打造满足正当性的数字价值空间,尽力规避风险。

深化数字教育行业合作

数字化教育工作以培养优秀人才、满足社会化转型的人才需求为着力点,以提升大众的数字素养为落脚点,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与全局性行动。数字化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党的领导、政府的统筹,更需要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业以及各个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

数字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也是各行业需要引起重视的行业责任,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深度开展数字教育行业合作,整合学校教育与企业人力资源培养,合力开展数字技能培训活动。要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数字行业和企业亟须的数字化优秀人才和数字化设备的操作技能只通过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对数字技术培训活动的开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能力是数字化人才的基础能力,必须在真实的数字化环境中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数字人才,做到对数字化操作的真正领会。

政府、企业和各社会组织要加强数字技术教育业务协同配合,深化数字教育行业合作,对数字经济影响下的产业生态进行系统性的重塑,合力打造数字素养教育生态圈,完善数字化人才的素质评价体系,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数字化思维。要利用好数字工具与数字平台的集成化发展势头,通过线上线下活动的同步开展提高培训活动效力,通过传统媒介与新型媒介的结合普及数字素养重要性,通过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配合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人们自觉接纳、主动学习数字技术,提高人们数字技术的运用能力、数字交往的参与能力以及利用数字技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展全民数字技能培训

提高劳动者的数字技能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要在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不同群体的共同作用下开展全民数字技能培训、提升全民的数字素养。要通过开发数字学习资源、打造数字学习平台、开展数字技能培训、提供数字学习机会,带领大众更好更快地适应和参与数字化转型。

培养大众的数字素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技术技能是基础。融入数字化浪潮需要具备数字工具的使用能力、数字技术的创新能力、数字社群的交往能力以及数字运用的批判能力。人民不仅是数字时代的参与者,更是影响数字未来的创造者。人民不仅要适应数字时代的变化,更要积极掌握现代化数字技能,跟上甚至引领数字时代发展步伐;其次,群体意识是重点。人都是社会性存在,都生活在一个社交属性极强的社会当中,个人意识普遍存在,但群体思维却相对缺乏。全民数字技能培训活动不仅仅要锻炼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练就他们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最后,批判性思维方式是重中之重。数字时代中存在着纷繁复杂的信息和神秘莫测的风险,以批判的态度辩证看待各个事件尤为重要。要引导大众清楚了解数字技术的优越性,积极主动融入数字时代、养成数字本领,还要帮助他们确定网络行为的边界,清楚认知数字技术的潜在风险,进而摆脱数字生存困境。

除了关注优秀人才的培养之外,数字技术培训还要关注普通群众的普及程度,更要重点关注弱势群体数字技能方面的培训。要针对不同群体精准化、专门化地开展数字技能培训,帮助弱势群体更好更快地融入数字化社会,实现数字教育均衡发展。

作者:梁钦 杨慧梅(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特约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04日 15版)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