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发布客户端消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全国两会期间,推动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努力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等内容备受代表委员关注。记者从市经信局了解到,近年来,蚌埠市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大力推进企业培育“五大工程”,按照“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的成长路径,建立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库,“一类一策”扶持和推动企业上台阶发展。去年,全市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3家、省专精特新冠军9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家。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说,去年以来,我市持续推进企业家培育工程,联合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开展企业家研修班,先后举办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专题研修、工业互联网及新生代企业家培训、工业互联网巡回大讲堂等培训班8场,年轮训各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400余人次。
“参加培训后,我们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和资本市场运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日前市经信局组织的学习交流活动中,我市40名专精特新企业负责人赴长三角(嘉兴)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基地参观考察,通过实地走访、专家授课、座谈交流等方式,企业家们对如何成为行业“隐形冠军”有了新的思考。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蚌埠市将继续与国内一流高校合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和走进标杆企业“体悟实训”等方式相结合的模式,强化培训赋能,不断提升我市优质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能力,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在持续激发企业家内生动力的同时,蚌埠市还从政策、资金、平台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全力打造更多专精特新企业。
在政策上,蚌埠市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2251”行动计划,出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培育行动计划》《蚌埠市工业龙头企业培育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健全促进和保障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出台《蚌埠市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实施方案》和工业互联网发展相关政策,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累计获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相关试点示范类项目15个、省级26个。加快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建立分类管理机制,对亩均效益高的企业正向激励,在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要素方面优先配置。
在资金上,蚌埠市对新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省专精特新冠军以及省专精特新企业,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奖补和支持。对新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的企业,按照上一年单项冠军产品销售额的1%最高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补。持续开展“十行千亿万企”融资服务,大力推广“专精特新贷”“无还本续贷”“亩均英雄贷”等信贷产品,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名单推送共享机制,重点支持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融资,累计推动融资授信79.8亿元。
在平台上,蚌埠市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技术创新,加强与强院强校强所合作建立实验室等科创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力攻关产业技术“卡脖子”难题。去年,全市新增7个省企业技术中心、38个省级新产品、7个省级工业精品。同时,我市还建立了13个微信交流平台,在市内、宁波、合肥等组织开展新型显示、高端装备制造、模具和精加工、产学研等产业链上下游集中对接活动16场,形成相互配套合作采购交易额2.3亿元。
在一系列措施下,蚌埠市专精特新企业实现较快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6家,其中,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5家、居全省第2,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家,获评省专精特新冠军21家,累计获评安徽省专精特新“50强”企业8家,凯盛科技主板上市、壹石通科创板上市、佳先股份、安徽凤凰北交所上市,芯动联科年初在科创板首发过会,禹会区显示模组产业集群获评国家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市共计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专精特新板”挂牌61家。
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蚌埠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紧抓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机遇,统筹招大引强和“专精特新”,促进产业链协作配套。同时,充分发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作用,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新型研发平台,构建“线上线下”“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企业服务平台。此外,还将推深做实“千企千亿”改造升级计划,建立动态优化调整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库,按照“一类一策”精准服务,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全市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诊断全覆盖,引导我市更多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全力促进专精特新企业提质扩量增效。
(融媒体记者 顾楷 通讯员 张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