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不能说的秘密” ——“北溪”爆炸案真相难见天日

2023-02-18 20:51   光明日报

【记者连线】 

近期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关于美国策划去年“北溪”管道爆炸的报道引起各界的关注,虽然很多西方主流媒体似乎对这一报道选择了沉默,但不少专家、记者和分析师纷纷加入对爆炸案真相的调查。然而,各方媒体人士和专家在各种讨论后似乎都在暗示,真相可能会被继续掩埋。

幕后黑手无法揭露

芬兰《赫尔辛基日报》针对赫什的报道,采访了多位北欧的潜水员。其中不少曾经在军队服役的潜水员都认为即使“北溪”爆炸案的罪魁祸首已被查明,但也可能不会被揭露。瑞典国防大学的前潜水员和研究员帕德里克·胡尔泰斯特伦表示,“北溪”爆炸案的罪魁祸首可能仍然是一个永恒的谜,“安装炸药并不是那么复杂的技术,我相信有许多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

他认为因为没有人知道到底是什么时间安装的炸药,这使得找到罪魁祸首变得困难。胡尔泰斯特伦分析认为,安装时间可能发生在“爆炸前的一天、一周、一个月或几年”。由于管道发生爆炸的区域海上交通繁忙,使得进行追溯和调查更加复杂,每天都有几艘船会通过这一区域。胡尔泰斯特伦提醒说,尽管该地区的国家都使用雷达系统,但雷达无法分辨出这是哪艘船或属于谁的船只。许多船只都有一个信号转发器,用于公开其身份信息,但是如果需要,军方的船只都可以关闭转发器或窜改其发送的识别数据。胡尔泰斯特伦甚至不相信真相会被查明。“我不想推测罪魁祸首,因为我不知道。”

另一位芬兰潜水员尤哈·福林克曼认为,针对“北溪”管道的调查已经进行了很久,他相信各国手上可能都已经掌握了一些关键证据。因此,调查结果未被披露并不意味着什么都没有发现。“可能是完全清楚发生了什么,但出于某种原因各国不想说出来。”

福林克曼相信调查这样的海底爆炸确实存在一定困难。管道的爆炸可能影响了海流,以至于留在海床上的痕迹已经消失,例如来自潜艇的痕迹和爆炸后的残留物。而且即使在检查中发现了使用的炸药来源,也不足以证明谁是罪魁祸首,因为真正的幕后黑手确实有可能去模仿其他国家的爆炸物技术。而要对爆炸的幕后黑手进行起诉或者追责将可能特别困难。即使专家们在调查中就可能的罪魁祸首达成一致,在法庭上证据也不一定足够。福林克曼觉得“幕后的大玩家往往会冷静地否认一切。”

真相会影响美欧关系

一位欧盟外交官近期向欧洲媒体“能源情报”透露,如果出现关于“北溪”爆炸案的证据,那“将是一个巨大的新闻事件”,他表示欧盟也注意到了最近关于赫什报道的各种争议。另一位欧洲外交官表示,这些指控如果得到证实,将损害美欧关系,但他认为赫什的报道本身不太可能被证实,所以“至少在表面上”还没有损害美欧关系。

参与“北溪”项目的业内消息人士表示,西方政府显然会否认该报道,但正如赫什的报道中所描述的那样,这样行动确实听起来“似是而非,但是可行”。他暗示报道中的许多细节应该很容易被验证或否认,但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欧洲现在对俄罗斯的情绪如此消极,即使得到证实,“真相也可能会消失”。

美国长期以来一直以能源安全为由反对“北溪”管道,不断警告欧洲过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风险,这样的声音在奥巴马、特朗普和拜登政府中一直持续。2022年2月初,拜登表示,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将不再有‘北溪’管线,我们将结束它”。

去年9月,爆炸发生几天后,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就表示,美国将从“北溪”管道遭受的破坏中受益。佩斯科夫暗示,美国液化天然气供应商更希望避免与俄罗斯管道天然气竞争,他提醒各方应该注意拜登在2022年2月份的言论。

调查记者之间的争论

赫什的报告在欧美媒体圈同样也掀起了巨大波澜,各方媒体记者和开源情报分析师纷纷下场,对赫什的报道是否可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赫什发布报道的Substack平台上,一位从事开源情报分析的作者奥利弗·亚历山大对赫什的报告作出了回应,他认为赫什的报道更像一篇军事题材的小说作品,里面大量的细节需要核实。

例如亚历山大直接展示了美国海军的潜水员操作手册,并对比了赫什报道中提到的挪威舰船的公开采集航行记录。他分析认为,根据航行记录和美国潜水员的操作要求,潜水员应该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水下安装炸药。还有反驳赫什报道的记者提出,根据开源跟踪数据,当时挪威军队的飞机和舰船的轨迹与赫什的报道并不一致。

但也有不少专业人士表示,开源信号跟踪不会告诉我们飞机的转发器是否被关闭或被修改,或者飞机的航行路径是什么。在如此大规模的演习中,有些飞机不会公开定位,特别是如果演习的目的之一便是试图确定俄罗斯的跟踪能力。

此外,不少西方媒体人都提到,赫什的报道更像是根据单一消息来源进行的推测,认为这是很多美国主流媒体不愿意发表这一报道的原因。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熟悉赫什的调查方法,就知道他不会根据“单一未具名来源”撰写文章。

考虑到赫什可能的消息来源是部分美国政府高层内部人士,他或许不愿意透露的目的就是要保护他的消息来源。尤其是从奥巴马政府开始,美国会追查任何泄露国家安全委员会消息的政府官员,并进行秘密起诉。“不能让赫什提到自己的名字”恐怕是很多美国官员的共识。

(本报赫尔辛基2月17日电 本报驻赫尔辛基记者 邓宇飞)

【记者连线】 

近期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关于美国策划去年“北溪”管道爆炸的报道引起各界的关注,虽然很多西方主流媒体似乎对这一报道选择了沉默,但不少专家、记者和分析师纷纷加入对爆炸案真相的调查。然而,各方媒体人士和专家在各种讨论后似乎都在暗示,真相可能会被继续掩埋。

幕后黑手无法揭露

芬兰《赫尔辛基日报》针对赫什的报道,采访了多位北欧的潜水员。其中不少曾经在军队服役的潜水员都认为即使“北溪”爆炸案的罪魁祸首已被查明,但也可能不会被揭露。瑞典国防大学的前潜水员和研究员帕德里克·胡尔泰斯特伦表示,“北溪”爆炸案的罪魁祸首可能仍然是一个永恒的谜,“安装炸药并不是那么复杂的技术,我相信有许多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

他认为因为没有人知道到底是什么时间安装的炸药,这使得找到罪魁祸首变得困难。胡尔泰斯特伦分析认为,安装时间可能发生在“爆炸前的一天、一周、一个月或几年”。由于管道发生爆炸的区域海上交通繁忙,使得进行追溯和调查更加复杂,每天都有几艘船会通过这一区域。胡尔泰斯特伦提醒说,尽管该地区的国家都使用雷达系统,但雷达无法分辨出这是哪艘船或属于谁的船只。许多船只都有一个信号转发器,用于公开其身份信息,但是如果需要,军方的船只都可以关闭转发器或窜改其发送的识别数据。胡尔泰斯特伦甚至不相信真相会被查明。“我不想推测罪魁祸首,因为我不知道。”

另一位芬兰潜水员尤哈·福林克曼认为,针对“北溪”管道的调查已经进行了很久,他相信各国手上可能都已经掌握了一些关键证据。因此,调查结果未被披露并不意味着什么都没有发现。“可能是完全清楚发生了什么,但出于某种原因各国不想说出来。”

福林克曼相信调查这样的海底爆炸确实存在一定困难。管道的爆炸可能影响了海流,以至于留在海床上的痕迹已经消失,例如来自潜艇的痕迹和爆炸后的残留物。而且即使在检查中发现了使用的炸药来源,也不足以证明谁是罪魁祸首,因为真正的幕后黑手确实有可能去模仿其他国家的爆炸物技术。而要对爆炸的幕后黑手进行起诉或者追责将可能特别困难。即使专家们在调查中就可能的罪魁祸首达成一致,在法庭上证据也不一定足够。福林克曼觉得“幕后的大玩家往往会冷静地否认一切。”

真相会影响美欧关系

一位欧盟外交官近期向欧洲媒体“能源情报”透露,如果出现关于“北溪”爆炸案的证据,那“将是一个巨大的新闻事件”,他表示欧盟也注意到了最近关于赫什报道的各种争议。另一位欧洲外交官表示,这些指控如果得到证实,将损害美欧关系,但他认为赫什的报道本身不太可能被证实,所以“至少在表面上”还没有损害美欧关系。

参与“北溪”项目的业内消息人士表示,西方政府显然会否认该报道,但正如赫什的报道中所描述的那样,这样行动确实听起来“似是而非,但是可行”。他暗示报道中的许多细节应该很容易被验证或否认,但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欧洲现在对俄罗斯的情绪如此消极,即使得到证实,“真相也可能会消失”。

美国长期以来一直以能源安全为由反对“北溪”管道,不断警告欧洲过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风险,这样的声音在奥巴马、特朗普和拜登政府中一直持续。2022年2月初,拜登表示,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将不再有‘北溪’管线,我们将结束它”。

去年9月,爆炸发生几天后,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就表示,美国将从“北溪”管道遭受的破坏中受益。佩斯科夫暗示,美国液化天然气供应商更希望避免与俄罗斯管道天然气竞争,他提醒各方应该注意拜登在2022年2月份的言论。

调查记者之间的争论

赫什的报告在欧美媒体圈同样也掀起了巨大波澜,各方媒体记者和开源情报分析师纷纷下场,对赫什的报道是否可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赫什发布报道的Substack平台上,一位从事开源情报分析的作者奥利弗·亚历山大对赫什的报告作出了回应,他认为赫什的报道更像一篇军事题材的小说作品,里面大量的细节需要核实。

例如亚历山大直接展示了美国海军的潜水员操作手册,并对比了赫什报道中提到的挪威舰船的公开采集航行记录。他分析认为,根据航行记录和美国潜水员的操作要求,潜水员应该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水下安装炸药。还有反驳赫什报道的记者提出,根据开源跟踪数据,当时挪威军队的飞机和舰船的轨迹与赫什的报道并不一致。

但也有不少专业人士表示,开源信号跟踪不会告诉我们飞机的转发器是否被关闭或被修改,或者飞机的航行路径是什么。在如此大规模的演习中,有些飞机不会公开定位,特别是如果演习的目的之一便是试图确定俄罗斯的跟踪能力。

此外,不少西方媒体人都提到,赫什的报道更像是根据单一消息来源进行的推测,认为这是很多美国主流媒体不愿意发表这一报道的原因。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熟悉赫什的调查方法,就知道他不会根据“单一未具名来源”撰写文章。

考虑到赫什可能的消息来源是部分美国政府高层内部人士,他或许不愿意透露的目的就是要保护他的消息来源。尤其是从奥巴马政府开始,美国会追查任何泄露国家安全委员会消息的政府官员,并进行秘密起诉。“不能让赫什提到自己的名字”恐怕是很多美国官员的共识。

(本报赫尔辛基2月17日电 本报驻赫尔辛基记者 邓宇飞)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