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安庆消息 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涌现、活跃在田间地头。他们下得了地,吃得起苦,又能主动学习新技能,带动父老乡亲共绘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美好画卷。
潜山市槎水镇逆水村的储友良、刘翠华夫妇,就是这样的“新农人”——丈夫是听泉山居民宿的业主,自己脱贫后带动周边群众努力探索致富的新路子;妻子甘当“贤内助”, 积极投身民宿服务和家庭养殖,尽力所为发挥“半边天”作用。
虽然元宵节刚过,乡下过年气氛尚浓,但天才蒙蒙亮,储友良夫妇就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看着山间地头活蹦乱跳的猪牛羊,两人喜笑颜开,尽管每天都重复着辛苦的劳动,但他们觉得充实又满足。
逆水村地处天柱山后山,改革开放以来,共走出29名博士54名硕士近300名本科生,成为全国闻名的博士村。有人说储友良是靠猪牛羊走上致富路的脱贫之星,也有人说他是发挥当地山水资源禀赋,搞活了一个产业,带动了一方发展。他自己却说:“是党和政府乡村振兴的政策好,让自己过上了有奔头的生活!”
近年,夫妇俩以“博士村”主题,依托青山绿水开办了民宿“听泉山居”。6个房间命名为“种月、织霞、耕云、探花、扶风、见山”。今年春节,回村的博士都来此转转、坐坐,还有不少书画名家前来小住休闲,更多的是莘莘学子们结伴前来,寻访博士们成长的足迹,传承刻苦求学精神。
储友良生于1977年,妻子小他一岁。8年前,他家有3个人患上慢性病,儿子当时读初中,只有他一个劳动力在外面务工,成为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引导下,储友良萌发了回乡创业的想法。2015年底,在工作队和该市林业局帮扶干部大力支持下,他申请了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建起了羊舍,购买了山羊。凭着山里人的勤劳和韧劲,开启了生态养殖之路。并慢慢地扩展到养猪、养牛、养家禽,还开挖池塘养鱼。2016年,他注册成立了高山泉水养殖有限公司。
经过多年多滚动发展,养殖场越办越红火,已流转荒山荒地近千亩,栽种水果、白茶等80多亩,还盖起新房开办了民宿。储友良被镇政府表彰为“脱贫之星”, 刘翠华不仅在生产上支持丈夫,还照料卧床在病的公婆七八年,现在还当上了民宿大厨,也被评为“巾帼乡村带头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储友良夫妇在自己脱贫的同时,采取“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贫困户,通过租赁山场、季节用工、收购饲料等方式增加收入,为村集体及贫困户增收百余万元。目前,养殖场和民宿已被列为乡村振兴基地。(储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