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脱贫攻坚的淮南答卷

©原创 2019-10-11 15:00

作者 / 熊文田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两千一百五十年后,这句出自《淮南子·汜论训》的亘古良言,在她的发源地,和一场“以人民为中心”的伟大战役重叠碰撞,时而气魄雄浑、时而温暖动人,时而荆棘艰辛、时而势如破竹,时而跌宕起伏、时而海阔天空。

“167771人脱贫,151个贫困村出列,寿县国家级贫困县顺利摘帽退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淮南书写脱贫攻坚答卷落笔力透纸背,卷面可圈可点,得分一路上扬,为正在负重爬坡的全市人民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给努力前行的淮南儿女提升了“精气神”。

“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184185人减少到2019年8月底的19806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7.18%下降到2018年底的0.77%;成效考核持续向好,彻底扭转被动局面,由2016年全省第15名上升为2018年全省第9名,上升6名……”一串串灵动的数字犹如铿锵的出征战鼓,敲响了淮南声音,振奋了淮南精神,鼓舞了淮南士气。

在淮河岸边千年古镇寿县正阳关镇,有这么一位家喻户晓的基层干部,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尽心尽意为民服务,全身心扑在自己所热爱的基层工作中,把所有的精力和感情都无私的奉献给了当地的父老乡亲们,忠诚的兑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他就是省级劳模北台村党总支书记张传柱同志。自2002年起担任北台村党总支书记以来,张传柱同志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凝心聚力谋发展,务实为民创实绩,赢得了组织和群众的一致肯定和赞誉。

村,一个在中国行政版图上最小的单位,却是党的大政方针、国是国策的最终落脚点和传播末端,也是“五级书记抓扶贫”的“最后一公里”。淮南的脱贫攻坚故事,我想先从村说起,从北台村说起,从张传柱说起。

“能走路我就不坐车,要脚踏实地才知道农村的路怎么走。” 这是一位脚踏实地的“抠”书记,他说话做事不摆架子,不讲排场,始终遵循着艰苦朴实的工作作风。

张传柱深知:村“两委”有没有战斗力,党员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两委”一班人能否凝心聚力、村集体能否做到公开透明。因此,自走上支部书记岗位的那一天起,张传柱就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把民主管理和公开透明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在工作中他与村里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开诚布公,促膝交心,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两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个人说了算。尤其是在群众较为敏感的村级财务上,他和村集体更是严审批、严要求。

多年来,张传柱同志始终做到以身作则,当好表率,他带头执行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坚决做到零开支,出差开会都是自己坐公交车,一个人从不下馆子,村里来人都是到自己家招待,不把村里一分钱用在吃喝上,张传柱的“抠”在全镇都出了名。但正因为他这样不乱花钱,才真正把收入的有限资金余下来,攒起来。

“好钢用在刀刃上”,对待贫困户,“抠书记”却是真大方。他积极开展党员结对活动,贫困户付金友,因生产无方,生活穷困潦倒,张传柱主动与他结对子,攀穷亲,耐心做思想工作,帮助他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几年来先后帮扶生产资金近万元。在他的结对帮扶下,现如今付金友已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成为小有名气的种田能手。2011年总投资近60万元的村民活动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2017年度又投入7万元,扩充了党员活动室,进一步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阵地不断加强。

“再苦不能苦群众,再难只能累自己。”这是一位夯实基础的“勤”书记。基础设施落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一直是群众的迫切愿望,是脱贫致富的最大瓶颈,也是张传柱和村“两委”一班人最大的心结。多年来,他和村“两委”一班人竭尽所能,最大程度的争取项目和资金。为此,张传柱经常是到县、到市跑项目、争资金,用他的话说“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就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但再苦再累,他始终坚定自己内心为群众争取希望的那份信念。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张传柱和村“两委”一班人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世行二期加灌、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国家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省市县扶贫开发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落户北台村,累计投入资金近600万元,实施了“林、路、渠、园、宅”等八位一体的综合治理工程,修建了大型涵闸15处,中型涵闸30处,小型涵闸58处,生产桥7座,渠系6000米,林网建设150亩,新修机耕路4000米,完成土石方12万方,改造中低产田面积达1600亩,修建机耕砂石路12000米,修建灌溉“U”型渠4000米。近年来,省市县各级粮种项目相继在北台村实施,每年增收粮食10万公斤,增加农民收入30万元,收益明显,脱贫基础不断夯实。

2016年利用村集体收入投入资金6万元,作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配套资金,投入1.6万元用于村内砂石路维修工程,投入2万元用于农村基层组织党群活动中心硬件改善和村民健身场所建设,投入3万余元用于脱贫攻坚产业带动项目,投入1.5万元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

2017年利用村集体收入投入资金3.3万元作为美丽新农村亮化项目,投入3.9万元用于美丽新农村绿化建设,投入3.2万元用于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投入7.8万元用于美丽新农村环境整治,投入2.7万元帮扶贫困户发展生产,投入6.8万元用于村党群活动中心扩建103平方米,投入3万余元用于脱贫攻坚产业带动项目……

“有了钱,村集体腰杆就硬了,就能用力在垃圾整治、美化村容村貌、亮化村街这些大事上,这是村子脱贫攻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这还是一位脱贫攻坚的“能”书记。

北台村特殊的地理环境限制了发展的路子,农民主要从事麦、稻两季生产。根据实际情况,张传柱确定了“走出来、聚起来”的发展路子。“走出来”就是进行劳动力输出,引导农民外出创业;“聚起来”就是把耕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开展土地流转,形成规模,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他经过认真咨询,广泛调研,确定了“瞄准市场调结构,扩大规模促增收”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优质稻、小麦良种繁育和蔬菜、西瓜生产等主导产业,组建了西瓜协会,引导瓜农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手段,采取良种、良法,实现信息共享。

为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张传柱多次外出取经,各地实际考察学习,认真汲取各地现代化农业的先进之处,并通过多种渠道自学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经济管理知识,学成后大力向村民宣传推广合作社的优势,在村内普及先进农技知识。在张传柱的努力推动下,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尝试,合作社实现“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购、统一加工销售”五统一。北台村依托优质粮专业种植合作社为龙头,以科技为手段,采良种、取良法,大力推广优质粮的种植范围,成功开展土地流转1600亩,已形成大规模农业现代化模式。由于入社优势明显,北台村村民积极要求入社,社员覆盖了全村所有农户,甚至连周边邻村的群众也强烈要求加入合作社。近年来,北台村优质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多次被市县评为“十佳专业合作社”。

2014年新修建一座现代化的育秧工厂,培育各种新型秧苗,合作社初步具备了粮食规模化育秧、烘干、储存的功能。村集体、合作社有了这些固定资产,村集体采取公开发包经营的方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4万元,201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22万元,2016、2017两个年度更是稳固增长,有了合作社做龙头示范,群众发展优质粮生产有了保障,2017年北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1496元,其中来自专业合作社收入占一半以上,真正为实行“一社一品”,实现攻坚致富打下坚实基础。

“我是党支部书记,北台村是大家庭,每一名群众都是我的家人。”抓党建促脱贫是张传柱在这场战役中的制胜法宝。他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把村两委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把宣传教育贯穿于脱贫攻坚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一方面定期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学习领会相关政策。另一方面为了凝聚人心,加快推进,北台村通过产业扶贫,健康扶贫、雨露计划、光伏发电、土地流转、安排务工、教育扶贫、政府救助等多种形式帮扶,已脱贫68户、175人。

“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村党总支是党的思想阵地前沿,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组织机构。村书记作为基层党组织的第一责任人,是这个单元的“核心”,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的大小,都与“核心”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脱贫攻坚的成色。在采访张传柱的过程中,我深感:脱贫攻坚成败根本在人,一个好的“火车头”没有什么窍门,就是要用心:遇抉择秉承公心,遇难事坚定信心,遇大事多分细心,遇小事不忘耐心,在基层坚守恒心,心里时时刻刻装着老百姓。

“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我是黄土地的儿子”“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的拳拳告白,到重庆座谈会上“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从精心研究部署扶贫开发战略,到深入贫困地区考察、指导、督战脱贫攻坚,总书记的一言一行,体现出共产党人对人民的挚爱,对群众冷暖疾苦的满腔关切之情,为淮南各级干部带着感情去扶贫做出了表率。

“四级书记”是书写淮南脱贫攻坚答卷的“执笔人”,他们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淮南干部用“最牵挂”向总书记看齐。2018年8月份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沉下身子,暗访与明察相结合,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教医保,直插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累计走访了71个乡镇、68个村、130余户贫困户,时刻把贫苦户装在心中,带着感情真扶贫、扶真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翻身仗。市委常委会、市委书记专题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2018年以来,召开各类市级会议40余次研究扶贫,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应担之责、分内之责、政治之责,主要领导既挂帅又亲征,逢会必讲扶贫、下乡必看扶贫,以上率下、靠前指挥,号召各县区、各部门一把手树立看齐意识,发挥“头雁效应”,当好“施工队长”,拿出主要精力专抓扶贫,凝聚全市力量,合力攻坚。

“上下同欲者胜。”淮南干部读出这份“最牵挂”中的浓浓挚爱和责任,带着这份“最牵挂”出发,撸起袖子,努力奔跑,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披荆斩棘补齐短板、抓铁有痕啃“硬骨头”,一锤一锤,点点击中要害。一步一步,步步蹄疾步稳;一棒一棒,棒棒跑出精彩,在这份“答卷”上书写不再单一的色彩。

瓦埠湖是淮南市境内最大的淡水湖、最大的湿地,其水域流径14个乡镇,两侧全长241.53千米,其中瓦埠湖滨湖生态带1490余亩林带郁郁葱葱,党员林、巾帼林、青年林镶嵌其中,增绿添彩。全市以瓦埠湖滨湖生态带为“林长制”工作的突破口,充分发掘林业发展潜力,不断开发脱贫攻坚“绿色银行”,增强战贫求富的内生动力。湖畔寿县窑口镇贫困户黄传均正忙着给树苗除草施肥。  

“平常在这除除草,干点杂活儿,收入稳定,去年俺家就脱贫了!”黄传均是窑口镇贾庙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被选聘为生态护林员后,每月能获得500元的收入,加上自身种植业收入,他家实现高质量脱贫是稳稳的了。

“护林员是林长制的末梢神经,是造林成功的关键,也是林长制管绿、护绿的重要环节,从贫困户中选聘生态护林员、增加政府购岗位,即加强了林木管护,又有效地带动了贫困户增收脱贫。”寿县是全市唯一符合生态护林员选聘条件的县区,该县按照《寿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县建、乡聘、站管、村用”的原则,从全县18-60岁贫困人口中选聘56人为生态护林员,涉及10个乡镇43个村,管护面积3025万亩。乡镇政府与他们签订了《寿县林业生态护林员劳务购买合同》,对生态护林员实行一季度一考核,一年度一聘用,聘用合同一年一签。明确聘用护林员森林管护区域、职责和权利以及工资报酬等。生态护林员工资每人每月500元,由乡镇分季度将名册上报县林业部门,审核汇总后由财政部门通过“惠民一卡通平台”将资金直接打卡发放到生态护林员个人账户。

在距离瓦埠湖不到40公里的凤台县中山杉育苗基地里,我们看到了又是一片郁郁葱葱的蓬勃景象,逾万亩“中山杉”树苗长势喜人。“中山杉”是国家林业局推广的林木良种,具有速生、抗虫、耐水、耐盐碱等优点。

“推进林长制,挖掘林业在脱贫攻坚中的具体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俱佳的树种是关键。”市扶贫办分管产业项目的负责人介绍,中山杉树干挺直,树形美观,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树种,也是重要的材用树种。引进凤台县十余年来,种植技术不断成熟,成活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贫困户种植这样的品种,风险小、收益高。

凤台县瞄准了“中山杉”这个优质品种,积极探索“合作社+贫困户+小额扶贫贷款”模式,在凤台县天香林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发展14家成员单位,分布在凤台县十四个乡镇,实施了中山杉产业扶贫项目。沿济祁高速打造2200亩中山杉特色产业育苗基地绿色长廊,项目每年可带动811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沿线就业岗位1000多个,每户贫困户年均增收2600余元。

“在发展林业扶贫过程中,像天香林业这样的造林大户、林业企业、林业合作社成为了主力军。”凤台县扶贫办负责人介绍,大户的资金量大、市场广、技术硬、发展前景好,为“绿色银行”护航,值得贫困户和当地镇村信赖。

全市涌现出很多的大户、合作社带动当地贫困户增收的典型。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振祥林业科技有限公司,栽植丁香、法梧等花卉苗木3000余亩,带动贫困户167户491人;皖槐林木良种种植有限公司,种植弘森槐500多亩,林下种植豆类等作物,发展林下经济,带动贫困户44户116人;安徽建业苗木科技有限公司,在寿县刘岗镇上楼村、陈楼村流转土地1593亩,种植高档绿化苗木,通过用工和“一自三合”模式带动100余户贫困户;御景苑油用牡丹种植有限公司,种植油用牡丹600余亩,带动贫困户30户95人;御林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342亩土地栽植苹果、梨、油桃等,中间套种西瓜,带动贫困户38户85人;安徽大自然苗木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在济祁高速连接线春申大道流转土地1163亩,其中涉及44户贫困户土地,用工中有60人是贫困户……各种优质树种在淮南遍地生根,不断为这座“绿色银行”开源增值。

贫困户参与“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的热情不断激发,在“绿色银行”中不断尝到生态建设带来的甜头。2016年—2018年,全市完成成片造林67153.7亩,累计发展林业特色种养业面积47420.1亩,完成林业产业扶贫投资4350.3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160户,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458人,这座“绿色银行”不断释放脱贫活力,提升攻坚战斗力。

“扶贫不是发钱。”发展产业,促进就业是实现根本脱贫的“初心”,也是全市各地扶贫事业的“重头戏”。田家庵的蔬菜、大通的草莓、谢家集的香菇、高新区的瓜果,各县区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适应性产业,打出一系列组合拳、特色拳。发展贫困户能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的产业,发展适合当地村情民情,充满泥土芬芳的项目。

不仅生产得了,还得卖得出去。为此,各地也是煞费苦心,认真筹划。

“今年的酥瓜根本不愁卖,我的酥瓜能卖到12元一斤。” 在今年举办淮南市第二届潘集酥瓜节上,潘集区政府联系市科协利用潘集酥瓜节、第九届酥瓜能手大赛、农特产品展销会等平台,助推“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为基地、合作社和农户“牵线搭桥”,为农特产品网上销售搭建了平台。会上代宜军的酥瓜售价12元一斤,依然供不应求,农户收益大幅提升,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

“种一亩瓜脱一户贫”,潘集区扶贫办负责人介绍,潘集酥瓜种植面积达1.5万亩以上,酥瓜生产合作社、企业共26家,种植户3000户以上,酥瓜从业人员近2万人,产值2.2亿元,形成了酥瓜专业村、专业镇。酥瓜产业已成为潘集区富民强区的支柱产业,精准脱贫的主导产业,是众多贫困户发展产业的“主打产业”。2018年全区通过种植酥瓜脱贫的贫困户达200多户。

有好的农产品,就要卖上好价钱,更需要好的品牌。潘集区培育潘玉粮油和袁庄商贸为省级农村电商示范企业,培育君悦瓜果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潘瓜园”甜瓜和“一见钟情”小番茄为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品牌,培育高皇村为省级农村电商示范村。2018年与安徽互通共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在全区10个乡镇建设集电商、快递、地方产品展示功能为一体的“电商快递综合服务中心”,采取劳务用工形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2018年,全市开展了贫困村和行蓄洪区内行政村村级电商服务站点的建设,全市共建成162个贫困村村级服务站点。依靠村级服务站点收发快递、代缴费用、票务购买的功能,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淮南市商务局负责人介绍,全市共摸排出此种电商扶贫模式项目12个,使用包括贫困户用工、收购贫困户产品等方式带动100余户贫困户增收。

“优质的农产品却卖不上好价钱,这是农业产业化面临的一个短板。特别是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农户,更是缺乏销售信息和销售能力。”针对农产品低价难销问题,寿县结合实施脱贫攻坚规划,大力开展“一村一品”农产品网上营销行动计划,推进扶贫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随着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以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电商正在深度地融入农村。农村电商帮助农民脱贫增收,无疑契合了当下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引擎”。

“俺家养了120只土鸡,都是用玉米和稻谷喂养。县里政策好,鼓励我们养鸡,养100只以上有补贴,一只补贴10元。” 家住寿县窑口镇贾庙村的老万告诉记者,鸡养多了,销售就成了问题。靠在集市销售土鸡,销量有限,价格也上不去。窑口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解决了老万的“卖鸡难”问题。

走进窑口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货物琳琅满目,既有负责人孙成勇“楚缘生态农业”自己的瓜果蔬菜,又有当地贫困户生产的各种土特产品。“公司有一套自己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信息和产业都在公司系统中备案。贫困户来销售农产品均高出市场平均价收购,贫困户来购买商品全部按照进价出售。”楚缘农业有限公司的“互联网+公司+基地(生态农业)+农户+校+直营扶贫店”经营模式,解决本公司基地及当地农产品销路问题,年网络销售额达1300万元。

全市推广“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你种我销、你养我卖”等电商扶贫模式,鼓励电商企业以用工、收购、合作等方式与贫困户合作,带动贫困户增收,涌现出很多电商名企,如大通区安徽景氏农业贸易有限公司自建易互通电子商务平台,为产品推广销售探索出创新思路,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推动孔店大米、杂粮、稻虾米、果蔬、养殖产品等产业发展,带动采摘、休闲观光和农事综合体验的定制,形成规模化种植。解决就业220人,其中贫困户17户20人,实现种植农户人均年增收4000元左右,就业贫困户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河沿村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2万元。毛集实验区鼎焱农场每年为张王村增加集体收入4万元,帮助该村于2018顺利出列。同时吸纳周边贫困户20余人就业,每人每天收入60元,间接带动上百户村民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种养业致富。

从“输血式 ”扶贫,到“造血式 ”开发,淮南正在上演着一场场“产业扶贫 ”的大戏。目前全市已建成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226个,涵盖种植、养殖、加工等各领域。产业扶贫的好政策让贫困户们端上了金饭碗,不仅生产生活有了保障,还让有技能的贫困户成了致富能手。

“今年各级财政预算又安排专项扶贫资金 41955 万元真金白银用于脱贫,累计安排项目 1366 个,扶贫项目遍地开花。”市扶贫办负责人介绍,将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大力实施产业扶贫(特色种养业)三大行动,稳步提高项目覆盖率,提升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加大贫困地区龙头企业、合作社、经营大户(家庭农场)培育、引进力度,实施奖补政策,多途径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对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贫困群众立足自身实现脱贫的信心决心,积极引导贫困户想方设法脱贫、千方百计致富,形成“思谋脱贫、主动创收、勤劳致富”的社会正能量。

总书记强调:“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的质量。”这是脱贫攻坚答卷最标准的答案,淮南认真对照,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细化实化攻坚举措,把各项措施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在农村,因病仍然是的最难攻克的“致贫堡垒”,而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看不好病则是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户面临的最大难题。

俗话说,“一人生病,墙倒屋塌”,毛集实验区夏集镇路岗村贫困户袁绪超,妻子汤加连双目失明,孙子袁绍聪患癫痫病,家里两个病人,每年好几千元医疗费用支出不说,还得专门有人去照顾,这里里外外给家庭照成地损失非常大。为解决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两免,两降,四提高”、“351”、“180”等健康脱贫政策应运而生,极大地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后顾之忧。有了这些好政策,袁绪超从此给家里两个病人看病,医疗支出大为减少,不仅如此,家里其他人的医疗问题也有了保障,使得家里的劳动力能够专心地把心思放在脱贫致富上来。

我已经是第三次来到了寿县迎河镇常圩村的卫生室,每次都由衷的赞叹,一个村级卫生室是那样的精致、贴心和周到。村民的头疼脑热能看,中医理疗能干,初步检查也能做,基本能够满足行政村的村民日常健康所需。

“健康脱贫,预防是关键。” 迎河镇党委委员王教恒说,长期以来,广大农村群众缺乏必要的医疗保健,小病拖成大病,最终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就要求村级卫生室和乡镇中心卫生院主动承担起家庭签约服务,未雨绸缪,把好群众健康“第一关”。

  “迎河镇成立了由分管院长为组长的10人医疗服务团队,到各村为签约贫困户,进行集中健康脱贫政策宣讲及履约,6728位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完成率100%、其中有偿签约包4743人,占全部贫困人口的71%,基础包1985占全部贫困人口29% ,履约按序时进度完成。”王教恒介绍,为贫困人口建立规范的一户一档居民健康档案,随时掌握贫困人口健康状况,同时提供健康咨询和健康指导,减少疾病的发生。

  此外,迎河镇拨款10余万元,卫生院自筹资金5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村卫生室改造,提升了硬件水平,营造了舒心的就医环境,引进先进的诊疗设备(腹腔镜、高强度超声聚焦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R等),将骨干人员送出去学习,切实壮大了基层医疗的“毛细血管”,让百姓在家门口能看得上病、能放心看病。

“面子”有了,关键要有“里子”,能实现村民常见病不出镇,除了有过硬的硬件,关键还要看软件,看医术。这样“医共体”就发挥了作用。迎河镇中心卫生院是寿县县医院医共体成员单位,自医共体实施以来,县医院专家常年坐诊,定期还有外地专家前来会诊。这就意味着,群众不仅可以在家门口完成享受县级医疗条件,还可以得到专家的诊疗。

  “县医院的儿科、内科、妇产科等科室的多位专家长期入驻并参与迎河镇中心卫生院的坐诊和值班,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的同时,也有效地缓解了周边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王教恒跟我讲,专家下沉到基层后,能够及时帮助患者发现重症,并及时转诊治疗。对于基层医院而言,以往由于大医院资源紧张,加上缺乏行政协调,要“上转”患者基本只能靠医生通过与相熟的专家联系,把病人送到上级医院就诊。建立医共体后,患者转诊将会流程化、规范化,更加顺畅。

  说到医共体、健康脱贫这些概念,老百姓未必都清楚具体含义,但他们都知道的一件事是,看病少花钱了,家门口就有专家门诊,再也不用跑来跑去了,这样一来,“医共体”的效果就达到了。“医共体”和一揽子健康脱贫政策的深入实践,不仅让老百姓享受到了省事、省力、省钱的同质化医疗服务,少花钱能看的上病,少跑路能看的好病,能这为基层群众,特别是为攻克“因病致贫堡垒”注入了强有力的“活血细胞”。

“我活了60多岁,第一次享受到市上的专家来到家里为我看病的待遇,而且还为我制定治病的计划和方案,我的病能得到这么好的治疗,真是好呀……”65岁的常圩村村民卞修家说。贫困户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完成整个诊疗过程,而看病的医生是市、县各个领域的专家,在迎河镇,“医共体”解答了健康脱贫的一些难题。

今年上半年,全市贫困人口住院累计兜底保障 25836 人次,贫困人口住院医疗总费用 32258.29 万元,其中:综合医保补偿25623.48 万元,“351”政府兜底保障 1422.70 万元。全市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累计 155821 人次,“180”补充保障资金累计支出 1274.47 万元,确保贫困户不因病返贫。

与此同时,实现低保和贫困户的双向衔接,积极推进城乡低保统筹,统一执行的标准远超省贫困线标准,用社保兜住“吃穿底线”,“但愿苍生俱饱暖”;再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家庭困难学生资助补助资金应发尽发,全市19779位名师优师作为导师,与19582名建档立卡家庭学生、459名建档立卡家庭残疾学生建立结对帮扶;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已完成今年省下达我市的 188 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开展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等 4类重点对象住房情况排查,对符合危房改造政策的应改尽改。加快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等等,把总书记的嘱托牢牢记在心里,把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紧紧抓在手上。

曾经,凤台县钱庙乡陈圩村是一个“不强、不富、不美”的落后村。村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强,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也不富裕。村里没有像样的水泥路,群众“出行难”,环境“脏乱差”。

如今,陈圩村发生了“美丽嬗变”,变成了一个“强、富、美”的先进村。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5万元,被评为2019年度全省优先发展村。村里新修了水泥路,两旁种植了紫薇花、桂花、樱花,房前屋后整洁卫生,成为“花园村”。

说起陈圩村之变,村民们感慨地说:“多亏党组织给俺们村配了个好书记!”村民所说的“好书记”,名叫陈景明,凤台县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股股长、省第六批和第七批选派第一书记,同时担任陈圩村扶贫工作队长。

陈圩村辖5个自然村,有村民4334人。2014年,陈圩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104人,贫困发生率为2.4%,是凤台县38个贫困村之一。2014年10月,陈景明到村后,直面的考题是——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带领群众拔穷根,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刚开始心里也怕,与村民不够亲近。可后来想明白了,我来这是干啥的?是要带领他们脱贫致富啊。”陈景明回忆道。他心怀“安心、虚心、用心”,安心地吃住在村部,全身心投入到陈圩村扶贫事业中。他利用近3个月时间,走遍了16个村民小组,遍访村老干部、老党员、致富能手和困难群众,对贫困户情况逐一摸排,掌握第一手资料,找出制约发展的“短板”,详细记录了3个笔记本。在走访中,他身入心入融入,逐渐与贫困户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大家都知道村里来了个贴心的陈书记!

白天走访群众,夜晚整理思路。他将全村31户、104名贫困人口,按不同层次、不同致贫原因进行归类,列出需求清单,制定帮扶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摸清底数,有了底气。随后,他召开了村党员大会、村片干部及村民代表座谈会,认真分析村情,明确了“一抓双促”发展思路,应地制宜制定了《陈圩村选派任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陈圩村脱贫攻坚措施方案》。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按照“一抓双促”的发展思路,陈景明狠抓村“两委”班子建设,通过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

在日常工作中,他注意尊重并充分调动村支书的“领头雁”的作用,提升其谋划全局“弹钢琴”的能力、团结村班子的凝聚力、落实上级指示精神的执行力。他经常与村支书、村干部和党员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自觉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在脱贫攻坚中自觉冲锋在前,真正发挥了先锋队、主力军作用。同时,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制定并落实村党总支学习计划,落实好“三会一课”等制度,为村干部统一发放学习手册,组织村干部撰写学习心得;完善党建活动室,组织制作了宣传栏,完善了党建工作基础台账,激活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作为第一书记,他坚持带头示范、做好表率。他主动加强与县直部门沟通联系,帮助村里争资金、引项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六年来,他累计争取各种项目资金3083.5万元,帮助村里新修全村水泥路31条、水泥渠15000米,危房屋改造59户,并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排涝站改扩建、自来水、农网改造、新建校舍、全村的亮化绿化及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

没有白天黑夜,特没有节假日,一心扑在工作上陈景明因劳累过度病倒了。2019年春季,他带领群众开展义务植树、绿化美丽家园活动,共栽植红叶石楠、香樟、桂花、樱花红梅、广玉兰等树苗5000余棵。在植树活动中,他突然昏倒了。村干部赶忙将他送到医院,医生诊断的结果为急性胰腺炎。在住院治疗期间,他还牵挂着村里的路灯安装、水泥渠修建等各项扶贫工作,不时打电话给村“两委”干部,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当时,正是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时期,他不顾医生劝阻,仅住院5天就早早出了院,积极投身工作。一段时间下来,他整个人瘦了近二十斤。村民看在眼里,心疼在心里,纷纷劝他多休息,都被他婉言拒绝了。

村民陈在正,三级残疾,和女儿相依为命,生活艰辛。2014年,女儿到了上学年龄,父女俩回到了老家陈圩村,但老家房子因年久失修已不能住人。陈景明得知情况后,及时为陈在正父女在村里临时租住了一间民房,帮助置办了日常生活用品,并按照程序,将父女俩纳入贫困户。为帮助他们脱贫,陈景明帮助陈在正最终在村里的街道上帮助他开了一间家电维修店,并帮助他们办理了低保、代缴了医疗保险,申请了危房改造,解决了住房问题。如今,陈在正不仅修理电器,还卖起了小家电、儿童玩具,并种植了2亩水稻,加上光伏的分红,陈在正家庭收入从以前的每年5000元,变成了现在每年30000多元,实现了脱贫梦想。

真扶贫、扶真贫,扶贫扶到点子上。针对各贫困户的实际,陈景明率领村支两委根据每户不同情况,综合利用产业扶贫、危房改造、土地流转、贫困助学、雨露计划、低保兜底、慰问、光伏、草绳加工、种养殖和技能培训、推荐就业等方式,注重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2014年和2015年,他集中精力打造产业扶贫基地,先后为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安装光伏63000千瓦,每户每年可获得光伏收入1200元,让帮扶对象坚定脱贫信心,对发展增收充满希望。2016年,陈圩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户脱贫、村出列”的目标。

陈圩村位于西淝河岸边,地理偏僻,交通闭塞,长期以来,由于资金短缺、缺乏技术等因素,群众一直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村里没有任何企业和其他产业收入,属于村集体经济“空壳村”。

“没有产业和项目支撑,决胜脱贫攻坚就是一句空话。”陈景明意识到产业扶贫是核心,创新“党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使陈圩村发展跃上快车道。陈景明带领村干部多次到外地考察,鼓励外出农民工带技术、带资金返乡创业创办企业。2017年,陈景明了解到市场上草绳供不应求,而本地原材料资源丰富。他回村后与村干部商议后,决定开办草绳厂。他们积极向县人武部、县司法局及县扶贫办筹措资金30余万元,让贫困户免费入股草绳厂,建立了陈圩恒科草绳厂,为25户贫困户发放一台草绳机,供他们生产草绳,挣取计件工资。草绳厂吸纳了8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厂务工,为陈灯华等10户残疾户和无劳力户每年分红400元。草绳厂需要的材料必须是整稻草且手工捆扎,村里劳力不足,陈景明就带领村支两委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收割稻草。

陈圩村村民齐茂林和爱人一直在上海从事服装外贸生意,有意回村创办服装厂。陈景明了解这一信息后,带人前往上海找到齐茂林夫妇,盛情邀请他们回乡创业。为促进企业加速落地,陈景明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县工商、税务等部门,帮助齐茂林夫妇办理企业注册、年检等手续,并积极帮助他们向银行申请贷款。很快,齐茂林夫妇在本村创办了美阳服装厂,首批就招工50多人,吸纳贫困户6人,人均工资达到2000元以上。陈圩村的富余劳动力有了就业新去处,村民的收入增加了。

近几年,陈圩村先后招商引资成立7家企业,引进资金1180万元,并创办了两家村集体企业——两座陈圩村光伏电站和恒科草绳厂。同时,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他积极推动土地流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黄岗大渠60多亩闲置土地流转给村民,打造经果林基地;将西淝河边一些闲置土地流转出去,让村民建起草莓、蓝莓、桑葚等采摘园,打造休闲旅游观光农业,既带动了村民致富,又增加了村级集体收入。2016年,陈圩村在全县率先实现脱贫摘帽。

“扶贫工作就是要让困难群众都过上好日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陈圩村集体经济收入连年实现了稳定增长,2018年突破35万元大关,荣获2019年度全省优先发展村荣誉。陈景明也用真情和汗水赢得了群众的信赖,组织的认可,在选派期间,陈景明先后荣获安徽省司法厅最赞心动人物、全市选派帮扶第一书记标兵、全市驻村优秀扶贫工作队等殊荣,连续三年考评为优秀和年度优秀。在2018年9月村“两委”换届选举中,陈景明满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被村民推选为村委会主任。

攻坚号角吹响,定点扶贫、县域结对帮扶、社会扶贫……中国的制度优势充分彰显。脱贫攻坚的淮南答卷上的背后,是162支驻村扶贫工作队扎根基层、直插一线的担当作为,是26000余名帮扶干部月月走村入户,脚下沾满泥土芬芳,与184185名贫困人口的心紧紧相连的坚持不懈。全市上下,心往一处、劲往一处,扶贫大格局正在形成,扶贫事业不断壮大。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努力。”“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我自己有手有脚,不能永远靠帮助生活。”“我们只要有能力,愿意靠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这是我在采访贫困户时听到最多的话语,也表达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

淮南把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加速器”,以大力扶持培养特色种养业,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为突破口,唤起贫困群众的自我脱贫斗志,广大贫困群众实现了从 “要我脱贫”到 “我要脱贫”的转变。

一大早,凤台县顾桥镇顾桥村的王智丹就来到了他承包的鱼塘。鱼塘里主要养殖的是黑鱼,在他的精心呵护下,30多亩鱼塘里的鱼儿长势喜人。“现在黑鱼的市场行情挺好的,过段时间等鱼再长大一些,一定能买个好价钱。”王智丹信心十足。

因儿时得病造成的肢体残疾,王智丹最初学习了电器维修的技术,并在村里经营一家家电维修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维修部的生意也越来越差。王智丹告诉记者,“虽然我身体残疾,2016年也脱贫了,但是我常常在琢磨,自己还能做些什么,提高家里的生活水平。”

2018年,在朋友的介绍下,王智丹跟人合伙承包了6亩鱼塘。养鱼的投资比较大,技术要求也很高,王智丹边自学边摸索,不怕苦不怕累,鱼塘也慢慢有了起色。“我的坚持离不开村干部和扶贫专干对我的帮助,他们帮我申请的6000元特色产业直补资金,帮我解决了一些资金上的困难。我一定不辜负他们的信任,把养鱼当成一份事业好好做下去。”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市扶贫办紧紧围绕“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目标,推进贫困村、贫困户特色种养业发展。2018年,全市有155个有条件发展特色种养业的贫困村产业发展达标,18660户有条件发展特色种养业的贫困户产业发展达标,达标率均为100%。全市投入特色种养业财政资金2.37亿元,户均财政投入强度达到4133元,实施特色种养业项目68556个,其中支持贫困村项目260个、支持非贫困村项目263个,支持贫困户项目68033个,实施项目的贫困村162个、实施项目的贫困户54101户,贫困村特色种养业项目覆盖率100%,贫困户特色种养业项目覆盖率达到94.3%。

“俺们真心感谢党的好政策,没有那40万的医疗费用,我恐怕活不到今天了。”一进门,王丽就激动的对记者说。

凤台县顾桥镇临淝村的刘纪影和王丽夫妇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夫妻俩辛勤工作,儿子媳妇懂事孝顺,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幸福。2017年,王丽被确诊白血病,巨额的医疗费用让全家几乎陷入了绝境。在一家人一筹莫展之际,镇、村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村里的扶贫工作人员一边安抚他们的情绪,一边积极想办法解决王丽的后续治疗的费用。经村、镇会议研究公示后,同年12月份王丽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一系列扶贫政策支持,缓解了王丽一家人的经济压力。

王丽的骨髓移植手术非常成功,身体也在慢慢恢复健康。为帮助王丽树立生活的信心,顾桥镇政府帮扶他们申请了小额贷款4万元,政府全额贴息,他们自己筹措了10多万元,养了24头黄牛。在采访的过程中,刘纪影和王丽夫妇始终面带微笑,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等我们掌握了养牛的技术,脱贫致富了,我们也带着村民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刘纪影的话朴实却充满力量。

人民相信,政策托底不能代替个人奋斗;人民相信,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奋力奔跑出来的。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淮南的脱贫攻坚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之时, 要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就要彻底解决“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贫困思想,杜绝 “要懒懒到底,政府来兜底”,不以“贫”为耻,反以“贫”为荣的贫困文化,这就要求帮扶干部在工作中,扶贫先扶志,让贫困户自己振作起来,学技术、学经营、勤劳作、善持家,政府帮一把,自己蹬一脚,力争早日摆脱贫困。

“千万不能低估贫困群众战贫求富的斗志和智慧,他们是这场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主力军。”这句话,在淮南西北边陲的潘集区贺疃镇能得到很好的印证。

贺疃镇北与蒙城县、怀远县隔茨淮新河相望,西北与凤台县接壤,可谓“鸡鸣闻三县”。看似四通八达,却是偏远之极,基础设施差、人均耕地少,贫困发生率相对较高,用贫困户关廷春的话说:“实在是没办法。”

今年49岁的关廷春是贺疃镇古路岗村人,这个村在是淮南最西北的地方,20多年前,当土地刨食实在解决不了一家老小的温饱问题的时候,“实在是没办法。”的关廷春背起行囊和同龄人一道,踏上了打工之路。

南下北上的几年打拼并没有给老关带来生活上太大的转变,但2010年的一场车祸,造成关廷春腰部以下失去知觉,彻底把他家拉到了贫困的绝境。当时,两个儿子正在上中学,老关的受伤不仅让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巨额的治疗费还让家庭承担了不少外债,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严重的困境。2014年,在精准识别中,关廷春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当贫困户又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我不能等着国家救济,要想办法脱贫。”一方面是家庭的生存压力,另一方面是战贫求富的斗志,关廷春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压倒,他一直思考自己家的图变之路。“水蛭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早在2011年,关廷春开始试着养殖水蛭。当时,很少有人了解水蛭产业,细心地关廷春就发现市场上有人收购水蛭,且价格不菲。他开始挖了7分地的水池,动员2个儿子每天到野外的水渠抓野生水蛭做种,自己也不断摸索养殖技术,水蛭养殖在本镇没有现成的经验,他就上网查、打电话咨询、找专家请教,苦心钻研,经过三年的实践,关廷春慢慢掌握了水蛭养殖和管理的基本经验。

“但是这种小打小敲,改变不了自己的境遇。扶贫政策,为我送来了及时雨。”2014年,关廷春的养殖脱贫路迎来了根本性的转机,特色种养业补贴、健康脱贫政策、技术培训……丰富的扶贫政策为他的养殖事业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养殖场由几分地的小池塘扩大到7亩多的大水面。“当年卖了快3万元,坚持了3年多终于收到效益。”关廷春告诉我们,是好政策帮他坚定了事业信心,2015年关廷春顺利实现脱贫。2017年,镇村又为他解决了8000元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帮助他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关廷春的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脱贫不忘本,先富带后富。”关廷春告诉我们,水蛭具有多种药用功能,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具有特效。随着心脑血管病人越来越多,加上人们对中药制品的偏爱,对水蛭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价格不断上涨,水蛭养殖市场前景广阔。另外,水蛭适应性强,耐饥能力强,具有极强的抗病力,人工水蛭养殖不受地区条件的限制,可池养、坑养、缸养、桶养等,水中浮游生物,小昆虫、田螺、河蚌、动物血块、蚯蚓、泥土上的腐殖质等都可作饲料,每周投喂一次即可,它具有不占劳力、饲养管理粗放简单,饲料成本低,繁殖率高,适合贫困户养殖,希望带动更多贫困户参与到这项产业中来。

顺利实现脱贫致富的关廷春,看着村里仍有不少人还在贫困的泥沼里挣扎,在黄土地里讨生活,他想起了自己也曾处于贫困阶段的困难生活,决定伸出手帮助他们,村里的村民看着坐着轮椅的关廷春都能通过自我的艰苦奋斗获得不菲的收益,自己也燃起了能够脱贫致富的信心,纷纷向关廷贵学习水蛭养殖的技术。关廷春不仅仅为参与发展水蛭养殖的村民们提供技术支持,而且还为村民们提供销售渠道,经过关廷春的影响带动,全村有20户村民参与了发展水蛭养殖,其中贫困户关廷贵就是一个养殖水蛭的受益户,2016年他开始跟关廷春学习养殖水蛭,当年就试养殖了3亩地的水蛭,关廷春全程无偿地提供技术服务。“这几年,我们村里的十几户养殖户都连年获得丰收,因商品质量优,再加上他帮助销售,亩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我们养殖户个个都乐在心里,对他也是非常感激。”

“脱贫不忘本,先富带后富。”贫困群众不仅是脱贫攻坚的受益者,更应该是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伟大时代的参与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担负起舍我其谁的历史使命,哪怕从一点小事做起。

在毛集实验区,“贫贫相助”活动如一颗颗种子正在毛集实验区梁庵社区生根发芽,温暖着33户失能、半失能贫困户的心,也激发了像梁仁毫、李忠兰这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致富信心。

从全市脱贫攻坚任务情况来看,目前“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问题解决难度不大,脱贫不是问题,但脱贫质量是问题。在攻坚战役中,失能、半失能贫困户是坚中之坚,难中之难,如果从收入指标上看,他们基本上享受低保、残补,完全达到脱贫线。然而,生活无人照料、家中环境卫生差,脱贫后生活质量不高、精神面貌不佳等问题却扎扎实实摆在那里,回避不掉。

为此,毛集实验区毛集镇梁庵社区居委进行了有益探索。该社区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遴选出手勤体健、吃苦耐劳、群众口碑好的人员,以村级公益性岗位设置方式,组建“贫贫相助”家政服务队,主要工作是为该村33户失能、半失能贫困户采取定期上门打扫室内外环境卫生、整理家务、聊天谈心等方式来改善失能和半失能贫困户人居环境、精神面貌,提高生活质量,提升脱贫成效。家政服务人员工资按月打卡支付,从村集体光伏电站收益分配中支出。

该村于2019年5月20日召开村两委会,按照品德至上、公平竞争、自愿报名、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把关审定原则,分片遴选出梁仁豪、李忠兰等6位贫困人口组建家政服务队,并签订家政服务招工协议书。协议规定以下内容,一是管理要求。录用人员要服从管理、态度端正,工作积极;二是规定出工次数。每月不少于4次入户打扫卫生,保持室内干净整洁;三是待遇规定。月工资300元,按月打卡支付,根据情况上浮。

“年龄大了,家里也离不开我。现在能为别人打扫打扫卫生,做点自己能干的事,感觉自己还有用。” 李忠兰也是贫困户,她觉得自己能用双手获得报酬,比在家等着救助,更有意义、更有尊严。

“亲帮亲,穷帮穷,活动体量不大,但意义重大。”毛集扶贫办负责人介绍,通过活动开展,首先能解决人居环境差问题,有效提升了脱贫户的精神面貌,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其次,增加了就业岗位,促进贫困人口就近就业和增收。按照每人每月300元标准计算,一个贫困人口工作一年即可基本达到年脱贫收入指标。

“他们来给我打扫打扫卫生,做做饭,还能陪我叙叙话,真好。”王献英老人自从受到“贫贫相助”后,精神面貌大为好转,通过户内环境整治、谈心交流沟通、帮助解决生活燃眉之急等形式,可以很好解决失能和半失能生活孤独和精神面貌不佳。不仅有效提升人居环境,和谐邻里关系,改善村容风貌,树立淳朴民风,提高贫困户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党建引领、干部带头,产业兴旺、社会保障,撸起袖子、扑下身子,扶贫扶智、输血造血,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征途上,淮南的答卷不断刷新新的历史命题。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淮南子》再一次告诉我们,在永不停息的流变之中,也就没有固定的成法可以永远去遵守。脱贫攻坚的考题来自历史的回响,也是面向未来的宣言,没有先人答就,只等这个时代书写。淮南脱贫攻坚答卷上的每一笔每一划,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坐标定位,只有坚持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只有坚持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就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初心不改,继续前进,答卷徐徐展开,唯有只争朝夕。

作者 / 熊文田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两千一百五十年后,这句出自《淮南子·汜论训》的亘古良言,在她的发源地,和一场“以人民为中心”的伟大战役重叠碰撞,时而气魄雄浑、时而温暖动人,时而荆棘艰辛、时而势如破竹,时而跌宕起伏、时而海阔天空。

“167771人脱贫,151个贫困村出列,寿县国家级贫困县顺利摘帽退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淮南书写脱贫攻坚答卷落笔力透纸背,卷面可圈可点,得分一路上扬,为正在负重爬坡的全市人民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给努力前行的淮南儿女提升了“精气神”。

“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184185人减少到2019年8月底的19806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7.18%下降到2018年底的0.77%;成效考核持续向好,彻底扭转被动局面,由2016年全省第15名上升为2018年全省第9名,上升6名……”一串串灵动的数字犹如铿锵的出征战鼓,敲响了淮南声音,振奋了淮南精神,鼓舞了淮南士气。

在淮河岸边千年古镇寿县正阳关镇,有这么一位家喻户晓的基层干部,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尽心尽意为民服务,全身心扑在自己所热爱的基层工作中,把所有的精力和感情都无私的奉献给了当地的父老乡亲们,忠诚的兑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他就是省级劳模北台村党总支书记张传柱同志。自2002年起担任北台村党总支书记以来,张传柱同志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凝心聚力谋发展,务实为民创实绩,赢得了组织和群众的一致肯定和赞誉。

村,一个在中国行政版图上最小的单位,却是党的大政方针、国是国策的最终落脚点和传播末端,也是“五级书记抓扶贫”的“最后一公里”。淮南的脱贫攻坚故事,我想先从村说起,从北台村说起,从张传柱说起。

“能走路我就不坐车,要脚踏实地才知道农村的路怎么走。” 这是一位脚踏实地的“抠”书记,他说话做事不摆架子,不讲排场,始终遵循着艰苦朴实的工作作风。

张传柱深知:村“两委”有没有战斗力,党员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两委”一班人能否凝心聚力、村集体能否做到公开透明。因此,自走上支部书记岗位的那一天起,张传柱就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把民主管理和公开透明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在工作中他与村里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开诚布公,促膝交心,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两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个人说了算。尤其是在群众较为敏感的村级财务上,他和村集体更是严审批、严要求。

多年来,张传柱同志始终做到以身作则,当好表率,他带头执行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坚决做到零开支,出差开会都是自己坐公交车,一个人从不下馆子,村里来人都是到自己家招待,不把村里一分钱用在吃喝上,张传柱的“抠”在全镇都出了名。但正因为他这样不乱花钱,才真正把收入的有限资金余下来,攒起来。

“好钢用在刀刃上”,对待贫困户,“抠书记”却是真大方。他积极开展党员结对活动,贫困户付金友,因生产无方,生活穷困潦倒,张传柱主动与他结对子,攀穷亲,耐心做思想工作,帮助他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几年来先后帮扶生产资金近万元。在他的结对帮扶下,现如今付金友已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成为小有名气的种田能手。2011年总投资近60万元的村民活动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2017年度又投入7万元,扩充了党员活动室,进一步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阵地不断加强。

“再苦不能苦群众,再难只能累自己。”这是一位夯实基础的“勤”书记。基础设施落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一直是群众的迫切愿望,是脱贫致富的最大瓶颈,也是张传柱和村“两委”一班人最大的心结。多年来,他和村“两委”一班人竭尽所能,最大程度的争取项目和资金。为此,张传柱经常是到县、到市跑项目、争资金,用他的话说“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就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但再苦再累,他始终坚定自己内心为群众争取希望的那份信念。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张传柱和村“两委”一班人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世行二期加灌、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国家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省市县扶贫开发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落户北台村,累计投入资金近600万元,实施了“林、路、渠、园、宅”等八位一体的综合治理工程,修建了大型涵闸15处,中型涵闸30处,小型涵闸58处,生产桥7座,渠系6000米,林网建设150亩,新修机耕路4000米,完成土石方12万方,改造中低产田面积达1600亩,修建机耕砂石路12000米,修建灌溉“U”型渠4000米。近年来,省市县各级粮种项目相继在北台村实施,每年增收粮食10万公斤,增加农民收入30万元,收益明显,脱贫基础不断夯实。

2016年利用村集体收入投入资金6万元,作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配套资金,投入1.6万元用于村内砂石路维修工程,投入2万元用于农村基层组织党群活动中心硬件改善和村民健身场所建设,投入3万余元用于脱贫攻坚产业带动项目,投入1.5万元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

2017年利用村集体收入投入资金3.3万元作为美丽新农村亮化项目,投入3.9万元用于美丽新农村绿化建设,投入3.2万元用于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投入7.8万元用于美丽新农村环境整治,投入2.7万元帮扶贫困户发展生产,投入6.8万元用于村党群活动中心扩建103平方米,投入3万余元用于脱贫攻坚产业带动项目……

“有了钱,村集体腰杆就硬了,就能用力在垃圾整治、美化村容村貌、亮化村街这些大事上,这是村子脱贫攻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这还是一位脱贫攻坚的“能”书记。

北台村特殊的地理环境限制了发展的路子,农民主要从事麦、稻两季生产。根据实际情况,张传柱确定了“走出来、聚起来”的发展路子。“走出来”就是进行劳动力输出,引导农民外出创业;“聚起来”就是把耕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开展土地流转,形成规模,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他经过认真咨询,广泛调研,确定了“瞄准市场调结构,扩大规模促增收”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优质稻、小麦良种繁育和蔬菜、西瓜生产等主导产业,组建了西瓜协会,引导瓜农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手段,采取良种、良法,实现信息共享。

为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张传柱多次外出取经,各地实际考察学习,认真汲取各地现代化农业的先进之处,并通过多种渠道自学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经济管理知识,学成后大力向村民宣传推广合作社的优势,在村内普及先进农技知识。在张传柱的努力推动下,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尝试,合作社实现“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购、统一加工销售”五统一。北台村依托优质粮专业种植合作社为龙头,以科技为手段,采良种、取良法,大力推广优质粮的种植范围,成功开展土地流转1600亩,已形成大规模农业现代化模式。由于入社优势明显,北台村村民积极要求入社,社员覆盖了全村所有农户,甚至连周边邻村的群众也强烈要求加入合作社。近年来,北台村优质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多次被市县评为“十佳专业合作社”。

2014年新修建一座现代化的育秧工厂,培育各种新型秧苗,合作社初步具备了粮食规模化育秧、烘干、储存的功能。村集体、合作社有了这些固定资产,村集体采取公开发包经营的方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4万元,201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22万元,2016、2017两个年度更是稳固增长,有了合作社做龙头示范,群众发展优质粮生产有了保障,2017年北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1496元,其中来自专业合作社收入占一半以上,真正为实行“一社一品”,实现攻坚致富打下坚实基础。

“我是党支部书记,北台村是大家庭,每一名群众都是我的家人。”抓党建促脱贫是张传柱在这场战役中的制胜法宝。他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把村两委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把宣传教育贯穿于脱贫攻坚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一方面定期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学习领会相关政策。另一方面为了凝聚人心,加快推进,北台村通过产业扶贫,健康扶贫、雨露计划、光伏发电、土地流转、安排务工、教育扶贫、政府救助等多种形式帮扶,已脱贫68户、175人。

“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村党总支是党的思想阵地前沿,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组织机构。村书记作为基层党组织的第一责任人,是这个单元的“核心”,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的大小,都与“核心”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脱贫攻坚的成色。在采访张传柱的过程中,我深感:脱贫攻坚成败根本在人,一个好的“火车头”没有什么窍门,就是要用心:遇抉择秉承公心,遇难事坚定信心,遇大事多分细心,遇小事不忘耐心,在基层坚守恒心,心里时时刻刻装着老百姓。

“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我是黄土地的儿子”“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的拳拳告白,到重庆座谈会上“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从精心研究部署扶贫开发战略,到深入贫困地区考察、指导、督战脱贫攻坚,总书记的一言一行,体现出共产党人对人民的挚爱,对群众冷暖疾苦的满腔关切之情,为淮南各级干部带着感情去扶贫做出了表率。

“四级书记”是书写淮南脱贫攻坚答卷的“执笔人”,他们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淮南干部用“最牵挂”向总书记看齐。2018年8月份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沉下身子,暗访与明察相结合,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教医保,直插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累计走访了71个乡镇、68个村、130余户贫困户,时刻把贫苦户装在心中,带着感情真扶贫、扶真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翻身仗。市委常委会、市委书记专题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2018年以来,召开各类市级会议40余次研究扶贫,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应担之责、分内之责、政治之责,主要领导既挂帅又亲征,逢会必讲扶贫、下乡必看扶贫,以上率下、靠前指挥,号召各县区、各部门一把手树立看齐意识,发挥“头雁效应”,当好“施工队长”,拿出主要精力专抓扶贫,凝聚全市力量,合力攻坚。

“上下同欲者胜。”淮南干部读出这份“最牵挂”中的浓浓挚爱和责任,带着这份“最牵挂”出发,撸起袖子,努力奔跑,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披荆斩棘补齐短板、抓铁有痕啃“硬骨头”,一锤一锤,点点击中要害。一步一步,步步蹄疾步稳;一棒一棒,棒棒跑出精彩,在这份“答卷”上书写不再单一的色彩。

瓦埠湖是淮南市境内最大的淡水湖、最大的湿地,其水域流径14个乡镇,两侧全长241.53千米,其中瓦埠湖滨湖生态带1490余亩林带郁郁葱葱,党员林、巾帼林、青年林镶嵌其中,增绿添彩。全市以瓦埠湖滨湖生态带为“林长制”工作的突破口,充分发掘林业发展潜力,不断开发脱贫攻坚“绿色银行”,增强战贫求富的内生动力。湖畔寿县窑口镇贫困户黄传均正忙着给树苗除草施肥。  

“平常在这除除草,干点杂活儿,收入稳定,去年俺家就脱贫了!”黄传均是窑口镇贾庙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被选聘为生态护林员后,每月能获得500元的收入,加上自身种植业收入,他家实现高质量脱贫是稳稳的了。

“护林员是林长制的末梢神经,是造林成功的关键,也是林长制管绿、护绿的重要环节,从贫困户中选聘生态护林员、增加政府购岗位,即加强了林木管护,又有效地带动了贫困户增收脱贫。”寿县是全市唯一符合生态护林员选聘条件的县区,该县按照《寿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县建、乡聘、站管、村用”的原则,从全县18-60岁贫困人口中选聘56人为生态护林员,涉及10个乡镇43个村,管护面积3025万亩。乡镇政府与他们签订了《寿县林业生态护林员劳务购买合同》,对生态护林员实行一季度一考核,一年度一聘用,聘用合同一年一签。明确聘用护林员森林管护区域、职责和权利以及工资报酬等。生态护林员工资每人每月500元,由乡镇分季度将名册上报县林业部门,审核汇总后由财政部门通过“惠民一卡通平台”将资金直接打卡发放到生态护林员个人账户。

在距离瓦埠湖不到40公里的凤台县中山杉育苗基地里,我们看到了又是一片郁郁葱葱的蓬勃景象,逾万亩“中山杉”树苗长势喜人。“中山杉”是国家林业局推广的林木良种,具有速生、抗虫、耐水、耐盐碱等优点。

“推进林长制,挖掘林业在脱贫攻坚中的具体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俱佳的树种是关键。”市扶贫办分管产业项目的负责人介绍,中山杉树干挺直,树形美观,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树种,也是重要的材用树种。引进凤台县十余年来,种植技术不断成熟,成活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贫困户种植这样的品种,风险小、收益高。

凤台县瞄准了“中山杉”这个优质品种,积极探索“合作社+贫困户+小额扶贫贷款”模式,在凤台县天香林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发展14家成员单位,分布在凤台县十四个乡镇,实施了中山杉产业扶贫项目。沿济祁高速打造2200亩中山杉特色产业育苗基地绿色长廊,项目每年可带动811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沿线就业岗位1000多个,每户贫困户年均增收2600余元。

“在发展林业扶贫过程中,像天香林业这样的造林大户、林业企业、林业合作社成为了主力军。”凤台县扶贫办负责人介绍,大户的资金量大、市场广、技术硬、发展前景好,为“绿色银行”护航,值得贫困户和当地镇村信赖。

全市涌现出很多的大户、合作社带动当地贫困户增收的典型。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振祥林业科技有限公司,栽植丁香、法梧等花卉苗木3000余亩,带动贫困户167户491人;皖槐林木良种种植有限公司,种植弘森槐500多亩,林下种植豆类等作物,发展林下经济,带动贫困户44户116人;安徽建业苗木科技有限公司,在寿县刘岗镇上楼村、陈楼村流转土地1593亩,种植高档绿化苗木,通过用工和“一自三合”模式带动100余户贫困户;御景苑油用牡丹种植有限公司,种植油用牡丹600余亩,带动贫困户30户95人;御林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342亩土地栽植苹果、梨、油桃等,中间套种西瓜,带动贫困户38户85人;安徽大自然苗木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在济祁高速连接线春申大道流转土地1163亩,其中涉及44户贫困户土地,用工中有60人是贫困户……各种优质树种在淮南遍地生根,不断为这座“绿色银行”开源增值。

贫困户参与“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的热情不断激发,在“绿色银行”中不断尝到生态建设带来的甜头。2016年—2018年,全市完成成片造林67153.7亩,累计发展林业特色种养业面积47420.1亩,完成林业产业扶贫投资4350.3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160户,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458人,这座“绿色银行”不断释放脱贫活力,提升攻坚战斗力。

“扶贫不是发钱。”发展产业,促进就业是实现根本脱贫的“初心”,也是全市各地扶贫事业的“重头戏”。田家庵的蔬菜、大通的草莓、谢家集的香菇、高新区的瓜果,各县区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适应性产业,打出一系列组合拳、特色拳。发展贫困户能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的产业,发展适合当地村情民情,充满泥土芬芳的项目。

不仅生产得了,还得卖得出去。为此,各地也是煞费苦心,认真筹划。

“今年的酥瓜根本不愁卖,我的酥瓜能卖到12元一斤。” 在今年举办淮南市第二届潘集酥瓜节上,潘集区政府联系市科协利用潘集酥瓜节、第九届酥瓜能手大赛、农特产品展销会等平台,助推“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为基地、合作社和农户“牵线搭桥”,为农特产品网上销售搭建了平台。会上代宜军的酥瓜售价12元一斤,依然供不应求,农户收益大幅提升,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

“种一亩瓜脱一户贫”,潘集区扶贫办负责人介绍,潘集酥瓜种植面积达1.5万亩以上,酥瓜生产合作社、企业共26家,种植户3000户以上,酥瓜从业人员近2万人,产值2.2亿元,形成了酥瓜专业村、专业镇。酥瓜产业已成为潘集区富民强区的支柱产业,精准脱贫的主导产业,是众多贫困户发展产业的“主打产业”。2018年全区通过种植酥瓜脱贫的贫困户达200多户。

有好的农产品,就要卖上好价钱,更需要好的品牌。潘集区培育潘玉粮油和袁庄商贸为省级农村电商示范企业,培育君悦瓜果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潘瓜园”甜瓜和“一见钟情”小番茄为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品牌,培育高皇村为省级农村电商示范村。2018年与安徽互通共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在全区10个乡镇建设集电商、快递、地方产品展示功能为一体的“电商快递综合服务中心”,采取劳务用工形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2018年,全市开展了贫困村和行蓄洪区内行政村村级电商服务站点的建设,全市共建成162个贫困村村级服务站点。依靠村级服务站点收发快递、代缴费用、票务购买的功能,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淮南市商务局负责人介绍,全市共摸排出此种电商扶贫模式项目12个,使用包括贫困户用工、收购贫困户产品等方式带动100余户贫困户增收。

“优质的农产品却卖不上好价钱,这是农业产业化面临的一个短板。特别是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农户,更是缺乏销售信息和销售能力。”针对农产品低价难销问题,寿县结合实施脱贫攻坚规划,大力开展“一村一品”农产品网上营销行动计划,推进扶贫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随着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以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电商正在深度地融入农村。农村电商帮助农民脱贫增收,无疑契合了当下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引擎”。

“俺家养了120只土鸡,都是用玉米和稻谷喂养。县里政策好,鼓励我们养鸡,养100只以上有补贴,一只补贴10元。” 家住寿县窑口镇贾庙村的老万告诉记者,鸡养多了,销售就成了问题。靠在集市销售土鸡,销量有限,价格也上不去。窑口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解决了老万的“卖鸡难”问题。

走进窑口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货物琳琅满目,既有负责人孙成勇“楚缘生态农业”自己的瓜果蔬菜,又有当地贫困户生产的各种土特产品。“公司有一套自己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信息和产业都在公司系统中备案。贫困户来销售农产品均高出市场平均价收购,贫困户来购买商品全部按照进价出售。”楚缘农业有限公司的“互联网+公司+基地(生态农业)+农户+校+直营扶贫店”经营模式,解决本公司基地及当地农产品销路问题,年网络销售额达1300万元。

全市推广“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你种我销、你养我卖”等电商扶贫模式,鼓励电商企业以用工、收购、合作等方式与贫困户合作,带动贫困户增收,涌现出很多电商名企,如大通区安徽景氏农业贸易有限公司自建易互通电子商务平台,为产品推广销售探索出创新思路,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推动孔店大米、杂粮、稻虾米、果蔬、养殖产品等产业发展,带动采摘、休闲观光和农事综合体验的定制,形成规模化种植。解决就业220人,其中贫困户17户20人,实现种植农户人均年增收4000元左右,就业贫困户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河沿村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2万元。毛集实验区鼎焱农场每年为张王村增加集体收入4万元,帮助该村于2018顺利出列。同时吸纳周边贫困户20余人就业,每人每天收入60元,间接带动上百户村民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种养业致富。

从“输血式 ”扶贫,到“造血式 ”开发,淮南正在上演着一场场“产业扶贫 ”的大戏。目前全市已建成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226个,涵盖种植、养殖、加工等各领域。产业扶贫的好政策让贫困户们端上了金饭碗,不仅生产生活有了保障,还让有技能的贫困户成了致富能手。

“今年各级财政预算又安排专项扶贫资金 41955 万元真金白银用于脱贫,累计安排项目 1366 个,扶贫项目遍地开花。”市扶贫办负责人介绍,将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大力实施产业扶贫(特色种养业)三大行动,稳步提高项目覆盖率,提升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加大贫困地区龙头企业、合作社、经营大户(家庭农场)培育、引进力度,实施奖补政策,多途径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对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贫困群众立足自身实现脱贫的信心决心,积极引导贫困户想方设法脱贫、千方百计致富,形成“思谋脱贫、主动创收、勤劳致富”的社会正能量。

总书记强调:“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的质量。”这是脱贫攻坚答卷最标准的答案,淮南认真对照,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细化实化攻坚举措,把各项措施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在农村,因病仍然是的最难攻克的“致贫堡垒”,而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看不好病则是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户面临的最大难题。

俗话说,“一人生病,墙倒屋塌”,毛集实验区夏集镇路岗村贫困户袁绪超,妻子汤加连双目失明,孙子袁绍聪患癫痫病,家里两个病人,每年好几千元医疗费用支出不说,还得专门有人去照顾,这里里外外给家庭照成地损失非常大。为解决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两免,两降,四提高”、“351”、“180”等健康脱贫政策应运而生,极大地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后顾之忧。有了这些好政策,袁绪超从此给家里两个病人看病,医疗支出大为减少,不仅如此,家里其他人的医疗问题也有了保障,使得家里的劳动力能够专心地把心思放在脱贫致富上来。

我已经是第三次来到了寿县迎河镇常圩村的卫生室,每次都由衷的赞叹,一个村级卫生室是那样的精致、贴心和周到。村民的头疼脑热能看,中医理疗能干,初步检查也能做,基本能够满足行政村的村民日常健康所需。

“健康脱贫,预防是关键。” 迎河镇党委委员王教恒说,长期以来,广大农村群众缺乏必要的医疗保健,小病拖成大病,最终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就要求村级卫生室和乡镇中心卫生院主动承担起家庭签约服务,未雨绸缪,把好群众健康“第一关”。

  “迎河镇成立了由分管院长为组长的10人医疗服务团队,到各村为签约贫困户,进行集中健康脱贫政策宣讲及履约,6728位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完成率100%、其中有偿签约包4743人,占全部贫困人口的71%,基础包1985占全部贫困人口29% ,履约按序时进度完成。”王教恒介绍,为贫困人口建立规范的一户一档居民健康档案,随时掌握贫困人口健康状况,同时提供健康咨询和健康指导,减少疾病的发生。

  此外,迎河镇拨款10余万元,卫生院自筹资金5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村卫生室改造,提升了硬件水平,营造了舒心的就医环境,引进先进的诊疗设备(腹腔镜、高强度超声聚焦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R等),将骨干人员送出去学习,切实壮大了基层医疗的“毛细血管”,让百姓在家门口能看得上病、能放心看病。

“面子”有了,关键要有“里子”,能实现村民常见病不出镇,除了有过硬的硬件,关键还要看软件,看医术。这样“医共体”就发挥了作用。迎河镇中心卫生院是寿县县医院医共体成员单位,自医共体实施以来,县医院专家常年坐诊,定期还有外地专家前来会诊。这就意味着,群众不仅可以在家门口完成享受县级医疗条件,还可以得到专家的诊疗。

  “县医院的儿科、内科、妇产科等科室的多位专家长期入驻并参与迎河镇中心卫生院的坐诊和值班,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的同时,也有效地缓解了周边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王教恒跟我讲,专家下沉到基层后,能够及时帮助患者发现重症,并及时转诊治疗。对于基层医院而言,以往由于大医院资源紧张,加上缺乏行政协调,要“上转”患者基本只能靠医生通过与相熟的专家联系,把病人送到上级医院就诊。建立医共体后,患者转诊将会流程化、规范化,更加顺畅。

  说到医共体、健康脱贫这些概念,老百姓未必都清楚具体含义,但他们都知道的一件事是,看病少花钱了,家门口就有专家门诊,再也不用跑来跑去了,这样一来,“医共体”的效果就达到了。“医共体”和一揽子健康脱贫政策的深入实践,不仅让老百姓享受到了省事、省力、省钱的同质化医疗服务,少花钱能看的上病,少跑路能看的好病,能这为基层群众,特别是为攻克“因病致贫堡垒”注入了强有力的“活血细胞”。

“我活了60多岁,第一次享受到市上的专家来到家里为我看病的待遇,而且还为我制定治病的计划和方案,我的病能得到这么好的治疗,真是好呀……”65岁的常圩村村民卞修家说。贫困户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完成整个诊疗过程,而看病的医生是市、县各个领域的专家,在迎河镇,“医共体”解答了健康脱贫的一些难题。

今年上半年,全市贫困人口住院累计兜底保障 25836 人次,贫困人口住院医疗总费用 32258.29 万元,其中:综合医保补偿25623.48 万元,“351”政府兜底保障 1422.70 万元。全市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累计 155821 人次,“180”补充保障资金累计支出 1274.47 万元,确保贫困户不因病返贫。

与此同时,实现低保和贫困户的双向衔接,积极推进城乡低保统筹,统一执行的标准远超省贫困线标准,用社保兜住“吃穿底线”,“但愿苍生俱饱暖”;再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家庭困难学生资助补助资金应发尽发,全市19779位名师优师作为导师,与19582名建档立卡家庭学生、459名建档立卡家庭残疾学生建立结对帮扶;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已完成今年省下达我市的 188 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开展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等 4类重点对象住房情况排查,对符合危房改造政策的应改尽改。加快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等等,把总书记的嘱托牢牢记在心里,把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紧紧抓在手上。

曾经,凤台县钱庙乡陈圩村是一个“不强、不富、不美”的落后村。村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强,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也不富裕。村里没有像样的水泥路,群众“出行难”,环境“脏乱差”。

如今,陈圩村发生了“美丽嬗变”,变成了一个“强、富、美”的先进村。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5万元,被评为2019年度全省优先发展村。村里新修了水泥路,两旁种植了紫薇花、桂花、樱花,房前屋后整洁卫生,成为“花园村”。

说起陈圩村之变,村民们感慨地说:“多亏党组织给俺们村配了个好书记!”村民所说的“好书记”,名叫陈景明,凤台县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股股长、省第六批和第七批选派第一书记,同时担任陈圩村扶贫工作队长。

陈圩村辖5个自然村,有村民4334人。2014年,陈圩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104人,贫困发生率为2.4%,是凤台县38个贫困村之一。2014年10月,陈景明到村后,直面的考题是——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带领群众拔穷根,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刚开始心里也怕,与村民不够亲近。可后来想明白了,我来这是干啥的?是要带领他们脱贫致富啊。”陈景明回忆道。他心怀“安心、虚心、用心”,安心地吃住在村部,全身心投入到陈圩村扶贫事业中。他利用近3个月时间,走遍了16个村民小组,遍访村老干部、老党员、致富能手和困难群众,对贫困户情况逐一摸排,掌握第一手资料,找出制约发展的“短板”,详细记录了3个笔记本。在走访中,他身入心入融入,逐渐与贫困户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大家都知道村里来了个贴心的陈书记!

白天走访群众,夜晚整理思路。他将全村31户、104名贫困人口,按不同层次、不同致贫原因进行归类,列出需求清单,制定帮扶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摸清底数,有了底气。随后,他召开了村党员大会、村片干部及村民代表座谈会,认真分析村情,明确了“一抓双促”发展思路,应地制宜制定了《陈圩村选派任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陈圩村脱贫攻坚措施方案》。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按照“一抓双促”的发展思路,陈景明狠抓村“两委”班子建设,通过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

在日常工作中,他注意尊重并充分调动村支书的“领头雁”的作用,提升其谋划全局“弹钢琴”的能力、团结村班子的凝聚力、落实上级指示精神的执行力。他经常与村支书、村干部和党员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自觉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在脱贫攻坚中自觉冲锋在前,真正发挥了先锋队、主力军作用。同时,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制定并落实村党总支学习计划,落实好“三会一课”等制度,为村干部统一发放学习手册,组织村干部撰写学习心得;完善党建活动室,组织制作了宣传栏,完善了党建工作基础台账,激活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作为第一书记,他坚持带头示范、做好表率。他主动加强与县直部门沟通联系,帮助村里争资金、引项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六年来,他累计争取各种项目资金3083.5万元,帮助村里新修全村水泥路31条、水泥渠15000米,危房屋改造59户,并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排涝站改扩建、自来水、农网改造、新建校舍、全村的亮化绿化及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

没有白天黑夜,特没有节假日,一心扑在工作上陈景明因劳累过度病倒了。2019年春季,他带领群众开展义务植树、绿化美丽家园活动,共栽植红叶石楠、香樟、桂花、樱花红梅、广玉兰等树苗5000余棵。在植树活动中,他突然昏倒了。村干部赶忙将他送到医院,医生诊断的结果为急性胰腺炎。在住院治疗期间,他还牵挂着村里的路灯安装、水泥渠修建等各项扶贫工作,不时打电话给村“两委”干部,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当时,正是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时期,他不顾医生劝阻,仅住院5天就早早出了院,积极投身工作。一段时间下来,他整个人瘦了近二十斤。村民看在眼里,心疼在心里,纷纷劝他多休息,都被他婉言拒绝了。

村民陈在正,三级残疾,和女儿相依为命,生活艰辛。2014年,女儿到了上学年龄,父女俩回到了老家陈圩村,但老家房子因年久失修已不能住人。陈景明得知情况后,及时为陈在正父女在村里临时租住了一间民房,帮助置办了日常生活用品,并按照程序,将父女俩纳入贫困户。为帮助他们脱贫,陈景明帮助陈在正最终在村里的街道上帮助他开了一间家电维修店,并帮助他们办理了低保、代缴了医疗保险,申请了危房改造,解决了住房问题。如今,陈在正不仅修理电器,还卖起了小家电、儿童玩具,并种植了2亩水稻,加上光伏的分红,陈在正家庭收入从以前的每年5000元,变成了现在每年30000多元,实现了脱贫梦想。

真扶贫、扶真贫,扶贫扶到点子上。针对各贫困户的实际,陈景明率领村支两委根据每户不同情况,综合利用产业扶贫、危房改造、土地流转、贫困助学、雨露计划、低保兜底、慰问、光伏、草绳加工、种养殖和技能培训、推荐就业等方式,注重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2014年和2015年,他集中精力打造产业扶贫基地,先后为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安装光伏63000千瓦,每户每年可获得光伏收入1200元,让帮扶对象坚定脱贫信心,对发展增收充满希望。2016年,陈圩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户脱贫、村出列”的目标。

陈圩村位于西淝河岸边,地理偏僻,交通闭塞,长期以来,由于资金短缺、缺乏技术等因素,群众一直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村里没有任何企业和其他产业收入,属于村集体经济“空壳村”。

“没有产业和项目支撑,决胜脱贫攻坚就是一句空话。”陈景明意识到产业扶贫是核心,创新“党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使陈圩村发展跃上快车道。陈景明带领村干部多次到外地考察,鼓励外出农民工带技术、带资金返乡创业创办企业。2017年,陈景明了解到市场上草绳供不应求,而本地原材料资源丰富。他回村后与村干部商议后,决定开办草绳厂。他们积极向县人武部、县司法局及县扶贫办筹措资金30余万元,让贫困户免费入股草绳厂,建立了陈圩恒科草绳厂,为25户贫困户发放一台草绳机,供他们生产草绳,挣取计件工资。草绳厂吸纳了8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厂务工,为陈灯华等10户残疾户和无劳力户每年分红400元。草绳厂需要的材料必须是整稻草且手工捆扎,村里劳力不足,陈景明就带领村支两委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收割稻草。

陈圩村村民齐茂林和爱人一直在上海从事服装外贸生意,有意回村创办服装厂。陈景明了解这一信息后,带人前往上海找到齐茂林夫妇,盛情邀请他们回乡创业。为促进企业加速落地,陈景明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县工商、税务等部门,帮助齐茂林夫妇办理企业注册、年检等手续,并积极帮助他们向银行申请贷款。很快,齐茂林夫妇在本村创办了美阳服装厂,首批就招工50多人,吸纳贫困户6人,人均工资达到2000元以上。陈圩村的富余劳动力有了就业新去处,村民的收入增加了。

近几年,陈圩村先后招商引资成立7家企业,引进资金1180万元,并创办了两家村集体企业——两座陈圩村光伏电站和恒科草绳厂。同时,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他积极推动土地流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黄岗大渠60多亩闲置土地流转给村民,打造经果林基地;将西淝河边一些闲置土地流转出去,让村民建起草莓、蓝莓、桑葚等采摘园,打造休闲旅游观光农业,既带动了村民致富,又增加了村级集体收入。2016年,陈圩村在全县率先实现脱贫摘帽。

“扶贫工作就是要让困难群众都过上好日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陈圩村集体经济收入连年实现了稳定增长,2018年突破35万元大关,荣获2019年度全省优先发展村荣誉。陈景明也用真情和汗水赢得了群众的信赖,组织的认可,在选派期间,陈景明先后荣获安徽省司法厅最赞心动人物、全市选派帮扶第一书记标兵、全市驻村优秀扶贫工作队等殊荣,连续三年考评为优秀和年度优秀。在2018年9月村“两委”换届选举中,陈景明满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被村民推选为村委会主任。

攻坚号角吹响,定点扶贫、县域结对帮扶、社会扶贫……中国的制度优势充分彰显。脱贫攻坚的淮南答卷上的背后,是162支驻村扶贫工作队扎根基层、直插一线的担当作为,是26000余名帮扶干部月月走村入户,脚下沾满泥土芬芳,与184185名贫困人口的心紧紧相连的坚持不懈。全市上下,心往一处、劲往一处,扶贫大格局正在形成,扶贫事业不断壮大。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努力。”“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我自己有手有脚,不能永远靠帮助生活。”“我们只要有能力,愿意靠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这是我在采访贫困户时听到最多的话语,也表达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

淮南把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加速器”,以大力扶持培养特色种养业,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为突破口,唤起贫困群众的自我脱贫斗志,广大贫困群众实现了从 “要我脱贫”到 “我要脱贫”的转变。

一大早,凤台县顾桥镇顾桥村的王智丹就来到了他承包的鱼塘。鱼塘里主要养殖的是黑鱼,在他的精心呵护下,30多亩鱼塘里的鱼儿长势喜人。“现在黑鱼的市场行情挺好的,过段时间等鱼再长大一些,一定能买个好价钱。”王智丹信心十足。

因儿时得病造成的肢体残疾,王智丹最初学习了电器维修的技术,并在村里经营一家家电维修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维修部的生意也越来越差。王智丹告诉记者,“虽然我身体残疾,2016年也脱贫了,但是我常常在琢磨,自己还能做些什么,提高家里的生活水平。”

2018年,在朋友的介绍下,王智丹跟人合伙承包了6亩鱼塘。养鱼的投资比较大,技术要求也很高,王智丹边自学边摸索,不怕苦不怕累,鱼塘也慢慢有了起色。“我的坚持离不开村干部和扶贫专干对我的帮助,他们帮我申请的6000元特色产业直补资金,帮我解决了一些资金上的困难。我一定不辜负他们的信任,把养鱼当成一份事业好好做下去。”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市扶贫办紧紧围绕“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目标,推进贫困村、贫困户特色种养业发展。2018年,全市有155个有条件发展特色种养业的贫困村产业发展达标,18660户有条件发展特色种养业的贫困户产业发展达标,达标率均为100%。全市投入特色种养业财政资金2.37亿元,户均财政投入强度达到4133元,实施特色种养业项目68556个,其中支持贫困村项目260个、支持非贫困村项目263个,支持贫困户项目68033个,实施项目的贫困村162个、实施项目的贫困户54101户,贫困村特色种养业项目覆盖率100%,贫困户特色种养业项目覆盖率达到94.3%。

“俺们真心感谢党的好政策,没有那40万的医疗费用,我恐怕活不到今天了。”一进门,王丽就激动的对记者说。

凤台县顾桥镇临淝村的刘纪影和王丽夫妇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夫妻俩辛勤工作,儿子媳妇懂事孝顺,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幸福。2017年,王丽被确诊白血病,巨额的医疗费用让全家几乎陷入了绝境。在一家人一筹莫展之际,镇、村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村里的扶贫工作人员一边安抚他们的情绪,一边积极想办法解决王丽的后续治疗的费用。经村、镇会议研究公示后,同年12月份王丽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一系列扶贫政策支持,缓解了王丽一家人的经济压力。

王丽的骨髓移植手术非常成功,身体也在慢慢恢复健康。为帮助王丽树立生活的信心,顾桥镇政府帮扶他们申请了小额贷款4万元,政府全额贴息,他们自己筹措了10多万元,养了24头黄牛。在采访的过程中,刘纪影和王丽夫妇始终面带微笑,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等我们掌握了养牛的技术,脱贫致富了,我们也带着村民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刘纪影的话朴实却充满力量。

人民相信,政策托底不能代替个人奋斗;人民相信,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奋力奔跑出来的。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淮南的脱贫攻坚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之时, 要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就要彻底解决“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贫困思想,杜绝 “要懒懒到底,政府来兜底”,不以“贫”为耻,反以“贫”为荣的贫困文化,这就要求帮扶干部在工作中,扶贫先扶志,让贫困户自己振作起来,学技术、学经营、勤劳作、善持家,政府帮一把,自己蹬一脚,力争早日摆脱贫困。

“千万不能低估贫困群众战贫求富的斗志和智慧,他们是这场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主力军。”这句话,在淮南西北边陲的潘集区贺疃镇能得到很好的印证。

贺疃镇北与蒙城县、怀远县隔茨淮新河相望,西北与凤台县接壤,可谓“鸡鸣闻三县”。看似四通八达,却是偏远之极,基础设施差、人均耕地少,贫困发生率相对较高,用贫困户关廷春的话说:“实在是没办法。”

今年49岁的关廷春是贺疃镇古路岗村人,这个村在是淮南最西北的地方,20多年前,当土地刨食实在解决不了一家老小的温饱问题的时候,“实在是没办法。”的关廷春背起行囊和同龄人一道,踏上了打工之路。

南下北上的几年打拼并没有给老关带来生活上太大的转变,但2010年的一场车祸,造成关廷春腰部以下失去知觉,彻底把他家拉到了贫困的绝境。当时,两个儿子正在上中学,老关的受伤不仅让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巨额的治疗费还让家庭承担了不少外债,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严重的困境。2014年,在精准识别中,关廷春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当贫困户又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我不能等着国家救济,要想办法脱贫。”一方面是家庭的生存压力,另一方面是战贫求富的斗志,关廷春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压倒,他一直思考自己家的图变之路。“水蛭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早在2011年,关廷春开始试着养殖水蛭。当时,很少有人了解水蛭产业,细心地关廷春就发现市场上有人收购水蛭,且价格不菲。他开始挖了7分地的水池,动员2个儿子每天到野外的水渠抓野生水蛭做种,自己也不断摸索养殖技术,水蛭养殖在本镇没有现成的经验,他就上网查、打电话咨询、找专家请教,苦心钻研,经过三年的实践,关廷春慢慢掌握了水蛭养殖和管理的基本经验。

“但是这种小打小敲,改变不了自己的境遇。扶贫政策,为我送来了及时雨。”2014年,关廷春的养殖脱贫路迎来了根本性的转机,特色种养业补贴、健康脱贫政策、技术培训……丰富的扶贫政策为他的养殖事业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养殖场由几分地的小池塘扩大到7亩多的大水面。“当年卖了快3万元,坚持了3年多终于收到效益。”关廷春告诉我们,是好政策帮他坚定了事业信心,2015年关廷春顺利实现脱贫。2017年,镇村又为他解决了8000元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帮助他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关廷春的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脱贫不忘本,先富带后富。”关廷春告诉我们,水蛭具有多种药用功能,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具有特效。随着心脑血管病人越来越多,加上人们对中药制品的偏爱,对水蛭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价格不断上涨,水蛭养殖市场前景广阔。另外,水蛭适应性强,耐饥能力强,具有极强的抗病力,人工水蛭养殖不受地区条件的限制,可池养、坑养、缸养、桶养等,水中浮游生物,小昆虫、田螺、河蚌、动物血块、蚯蚓、泥土上的腐殖质等都可作饲料,每周投喂一次即可,它具有不占劳力、饲养管理粗放简单,饲料成本低,繁殖率高,适合贫困户养殖,希望带动更多贫困户参与到这项产业中来。

顺利实现脱贫致富的关廷春,看着村里仍有不少人还在贫困的泥沼里挣扎,在黄土地里讨生活,他想起了自己也曾处于贫困阶段的困难生活,决定伸出手帮助他们,村里的村民看着坐着轮椅的关廷春都能通过自我的艰苦奋斗获得不菲的收益,自己也燃起了能够脱贫致富的信心,纷纷向关廷贵学习水蛭养殖的技术。关廷春不仅仅为参与发展水蛭养殖的村民们提供技术支持,而且还为村民们提供销售渠道,经过关廷春的影响带动,全村有20户村民参与了发展水蛭养殖,其中贫困户关廷贵就是一个养殖水蛭的受益户,2016年他开始跟关廷春学习养殖水蛭,当年就试养殖了3亩地的水蛭,关廷春全程无偿地提供技术服务。“这几年,我们村里的十几户养殖户都连年获得丰收,因商品质量优,再加上他帮助销售,亩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我们养殖户个个都乐在心里,对他也是非常感激。”

“脱贫不忘本,先富带后富。”贫困群众不仅是脱贫攻坚的受益者,更应该是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伟大时代的参与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担负起舍我其谁的历史使命,哪怕从一点小事做起。

在毛集实验区,“贫贫相助”活动如一颗颗种子正在毛集实验区梁庵社区生根发芽,温暖着33户失能、半失能贫困户的心,也激发了像梁仁毫、李忠兰这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致富信心。

从全市脱贫攻坚任务情况来看,目前“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问题解决难度不大,脱贫不是问题,但脱贫质量是问题。在攻坚战役中,失能、半失能贫困户是坚中之坚,难中之难,如果从收入指标上看,他们基本上享受低保、残补,完全达到脱贫线。然而,生活无人照料、家中环境卫生差,脱贫后生活质量不高、精神面貌不佳等问题却扎扎实实摆在那里,回避不掉。

为此,毛集实验区毛集镇梁庵社区居委进行了有益探索。该社区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遴选出手勤体健、吃苦耐劳、群众口碑好的人员,以村级公益性岗位设置方式,组建“贫贫相助”家政服务队,主要工作是为该村33户失能、半失能贫困户采取定期上门打扫室内外环境卫生、整理家务、聊天谈心等方式来改善失能和半失能贫困户人居环境、精神面貌,提高生活质量,提升脱贫成效。家政服务人员工资按月打卡支付,从村集体光伏电站收益分配中支出。

该村于2019年5月20日召开村两委会,按照品德至上、公平竞争、自愿报名、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把关审定原则,分片遴选出梁仁豪、李忠兰等6位贫困人口组建家政服务队,并签订家政服务招工协议书。协议规定以下内容,一是管理要求。录用人员要服从管理、态度端正,工作积极;二是规定出工次数。每月不少于4次入户打扫卫生,保持室内干净整洁;三是待遇规定。月工资300元,按月打卡支付,根据情况上浮。

“年龄大了,家里也离不开我。现在能为别人打扫打扫卫生,做点自己能干的事,感觉自己还有用。” 李忠兰也是贫困户,她觉得自己能用双手获得报酬,比在家等着救助,更有意义、更有尊严。

“亲帮亲,穷帮穷,活动体量不大,但意义重大。”毛集扶贫办负责人介绍,通过活动开展,首先能解决人居环境差问题,有效提升了脱贫户的精神面貌,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其次,增加了就业岗位,促进贫困人口就近就业和增收。按照每人每月300元标准计算,一个贫困人口工作一年即可基本达到年脱贫收入指标。

“他们来给我打扫打扫卫生,做做饭,还能陪我叙叙话,真好。”王献英老人自从受到“贫贫相助”后,精神面貌大为好转,通过户内环境整治、谈心交流沟通、帮助解决生活燃眉之急等形式,可以很好解决失能和半失能生活孤独和精神面貌不佳。不仅有效提升人居环境,和谐邻里关系,改善村容风貌,树立淳朴民风,提高贫困户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党建引领、干部带头,产业兴旺、社会保障,撸起袖子、扑下身子,扶贫扶智、输血造血,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征途上,淮南的答卷不断刷新新的历史命题。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淮南子》再一次告诉我们,在永不停息的流变之中,也就没有固定的成法可以永远去遵守。脱贫攻坚的考题来自历史的回响,也是面向未来的宣言,没有先人答就,只等这个时代书写。淮南脱贫攻坚答卷上的每一笔每一划,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坐标定位,只有坚持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只有坚持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就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初心不改,继续前进,答卷徐徐展开,唯有只争朝夕。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