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开小红书,输入“原生家庭”,排名第一的词条是“原生家庭的痛苦怎么摆脱”,相关笔记更是达到10w+的篇目。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铺天盖地,且往往伴随批评甚至审判等负面情绪。当讨论原生家庭时,我们在抱怨什么?我们眼下的不快乐,真的都与原生家庭有关吗?
一
“原生家庭”这一概念主要用于心理学领域,指一个人出生并成长的家庭环境,强调个体在早期生活中受到的家庭影响对其个性发展、行为模式、情感反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电视剧《都挺好》讨论了“原生家庭”话题。
与之强关联的,当属弗洛伊德的“童年决定论”,认为一个人的童年阴影、心理障碍、内向自卑等,深深扎在潜意识中,直到成年以后以各种方式表露出来。
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一茬又一茬。《年少日记》里被鸡娃长大的郑有杰,父爱的条件是“你要名列前茅”,学习成绩不好不配成为精英爸爸的儿子……
对最近刚拿诺贝尔文学奖的韩江的作品,大家在解读人物形象时,也要谈几句原生家庭对女主角的伤害。比如《素食者》里英惠的父亲在她童年时期伤害的那只小白狗,一手促成了女儿内心深处不可治愈的疤。
一如《我的阿勒泰》作者李娟所说:“当我在最需要爱的时候,我从来不曾被深深地爱过。后来我无论得到多少爱,我都不以为然。”
童年时期没有被很好地关爱,成年后在亲密关系中也很难去爱别人;小时候被父母打压,长大后自觉卑微,羞于接收别人的赞美;父母没有成为有爱的榜样,年轻人更害怕走入婚姻重蹈上辈的生活……
毋庸置疑,这都是不够好的原生家庭,给一个人带来确切的伤。也正因有着确切的伤,所以抱怨,所以放不下。
二
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这届年轻人治愈童年伤疤的方式之一——逃离。
今年春节假期,“断亲”话题上了微博热搜。顾名思义,就是拒绝回家过年抑或是从社会层面与亲友断绝往来。同样在豆瓣,“当代家庭关系冷眼观察”“不想回家联盟”等小组里,都是成年之后离开原生家庭的年轻人,以局外人的心态旁观自己的家庭,不参与不讨论不关心。
与“断亲”几乎同时流行的现象是“电子父母”。最典型的是《家有儿女》里的夏东海,因为善于理解、情绪稳定广受好评;演员高亚麟也一度成为“国民电子老爸”,在各个平台直播和“电子儿女”话家常,可很快因私生活塌房,徒留一地真情实感的唏嘘。
由此可以想见,年轻人仍然期待与“父母”的链接,希望被爱护关照获得支持,而“断亲”并不能解决问题。
社媒上还有另一种治愈“原生家庭”的方式,叫“长大后把自己重新养一遍”。
一位高赞博主分享自己的经历:爸爸不想让自己考大学,但是偏偏就是争气考上了,靠助学金奖学金度过四年,毕业后工作挣钱重新养自己一遍;小时候没去成动物园,长大后带自己去非洲看动物大迁徙;小时候没有坐上游乐园的小飞机,工作后学习飞行见更大的天地……
想到那句经典的话,“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每个人都活在“原生家庭”的意义之网中,爱有爱的压抑,不会爱有不会爱的疼痛。
“原生家庭决定论”是一种外在归因,一刀切的“断亲”是一种消极抵抗。原生家庭带来伤痛不是你的错,但摆脱其困境是你的责任。
三
原生家庭不快乐的人,可以获得幸福吗?
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的回答是,人人都能获得幸福。与其过多讨论“原生家庭”的伤害,不如作出改变。
改变的第一步:不要反复咀嚼过去的苦和难。
搜狐创始人张朝阳最近也表示,原生家庭论可以休矣!人是可以改变自己的。
求学,工作,挣钱……对于很多人来说,一份收入能够带来一定程度上选择的自由。生活中,我们可以先开始物理意义上的独立,体味来之不易的一日三餐。
如果与父母之间有误解,我们也要学会原谅和释怀。或许父母也会犯错,但我们应该明白并理解,他们曾在我们身上付出了力所能及的爱,陪伴我们慢慢长大。
最后,我们努力重构自己。如果你能改变自己对原生家庭的认知,那么你也就能改变自己的感受、思考和行动,重新构建一个崭新的世界。
在一次次突围中,你终将建立勇气和信念,最终落落大方地从阴影中走出,从此有爱有为。(安徽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