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大皖观察 | 多地取消旅游景区实名预约,业内人士:便利游客更须下一番“绣花功夫”

©原创 2024-07-09 17:24

大皖新闻讯  7月8日傍晚,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为进一步提升参观便利化水平,该馆将于2024年7月12日起取消参观预约。记者梳理注意到,北京、杭州、南京等地也已官宣,除个别有要求的景区外,不再统一执行实名预约。针对预约制取消现象,有业内人士表示,便利游客的同时,更须景区或文博场馆下一番“绣花功夫”。记者关注到,各地同时也发布了取消预约后相关的流程与要求。

现象

多地取消旅游景区预约

7月8日傍晚,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为进一步提升参观便利化水平,该馆将于2024年7月12日起取消参观预约。

7月6日,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布《关于取消全市A级旅游景区预约的通知》,通知要求,杭州市A级旅游景区(除文博场馆外)取消预约要求。文博场馆类A级景区和A级景区内的文博场馆在非周末、非法定节假日取消预约入馆(团队游客除外)。

7月3日,南京市文旅局宣布,即日起,除中山陵园风景区、南京博物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热门旅游景区以及夫子庙景区特殊时段外,南京市不再统一要求等级旅游景区执行实名预约。

6月20日,北京市文旅局发布消息,除故宫、国博等旅游景区和对外开放单位外,北京全市旅游景区已全面取消预约要求。

6月10日,上海市文旅局官宣,除上海博物馆、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等需要实名预约或者实名购票的29家场所外,上海其它A级旅游景区及美术馆、博物馆等3000余家文旅场所全面落实入馆参观、入园游览免预约。

记者梳理注意到,江苏苏州、湖南长沙、湖北武汉等地也已宣布,除个别有要求的景区外,不再统一执行实名预约。

观点

便利游客,更须下一番“绣花功夫”

近年来,旅游市场蓬勃发展,预约制是各大热门、网红景点调控人流和保障安全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游客在实际完成预约的过程中,除了遭遇一约难求的窘境外,填写大量个人信息、遭遇系统卡顿、因不熟悉预约流程导致预约未能成功等吐槽也有出现。

“其实,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参观的体验感。”市民李女士向记者分享,今年4月,她和爱人预约南京某知名博物院参观,始终未成功,参观当天一早才预约上。两人慌慌张张赶到并进入博物院后,只看到了黑压压的人群,“啥镇馆之宝都没看见,挤不到前面去。”因临时才预约到,她和爱人也未赶上固定的讲解时间段。针对目前相关景区取消预约要求,她认为无疑是便利了游客,但如何提升体验感,是很多景区或场馆要思考的。

一名常年带团的资深导游告诉记者,暑期是旅游旺季,亲子行也是主流,部分景区或文博场馆取消预约正当其时,但便利游客的同时,更须下一番“绣花功夫”,“是否预约仅是一种方式,核心是整体服务和接待能力的提升。”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即表示,预约制不该“一刀切”,取消预约制,同样也不能“一刀切”。对于承载力有限或文物环境脆弱的场馆,实行预约制,仍有必要。从目前的情况看,全国大多数景区都没有达到最大或者最佳承载量,取消预约有助于释放更多暑期旅游需求。

应对

提供高质量文旅产品供给

记者看到,各地取消预约的同时,也发布了相关的流程与要求。比如针对个人参观,安徽省美术馆可通过两种方式入馆,在参观当日的上午8:00起线上取票,在观众入口处凭码或刷身份证、第三代社保卡、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入馆;或可在该馆现场凭有效身份证件,线下取票入馆。

杭州《关于取消全市A级旅游景区预约的通知》则要求,法定节假日游客量大的景区应加强流量管控,采取流量提示、错峰分流等措施,确保游客较为舒适地游览体验。周末、法定节假日游客量大的文博场馆经评估确需预约的,应结合实际优化预约机制,简化预约程序,并保留人工窗口、电话预约等方式。

北京《关于提升暑期旅游景区基本服务质量 践行文明旅游的倡议》则提出,各旅游景区要提供高质量文旅产品供给,针对暑期要增设遮阳避雨棚(伞)、遮阳避雨休息区域和休息座椅等降温避雨设施,严防发生高温中暑;按暑期客流量增设临时厕所,增加保洁人员,加密保洁和垃圾清运,保障平价水、平价食品等防暑降温饮料和简餐供给,提供轮椅、小药箱等,加大旅游景区基本服务扩容,不断提升市民、游客在京旅游体验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切实提升首都旅游形象。

大皖新闻记者 赵琳

编辑  崔恒

大皖新闻讯  7月8日傍晚,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为进一步提升参观便利化水平,该馆将于2024年7月12日起取消参观预约。记者梳理注意到,北京、杭州、南京等地也已官宣,除个别有要求的景区外,不再统一执行实名预约。针对预约制取消现象,有业内人士表示,便利游客的同时,更须景区或文博场馆下一番“绣花功夫”。记者关注到,各地同时也发布了取消预约后相关的流程与要求。

现象

多地取消旅游景区预约

7月8日傍晚,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为进一步提升参观便利化水平,该馆将于2024年7月12日起取消参观预约。

7月6日,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布《关于取消全市A级旅游景区预约的通知》,通知要求,杭州市A级旅游景区(除文博场馆外)取消预约要求。文博场馆类A级景区和A级景区内的文博场馆在非周末、非法定节假日取消预约入馆(团队游客除外)。

7月3日,南京市文旅局宣布,即日起,除中山陵园风景区、南京博物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热门旅游景区以及夫子庙景区特殊时段外,南京市不再统一要求等级旅游景区执行实名预约。

6月20日,北京市文旅局发布消息,除故宫、国博等旅游景区和对外开放单位外,北京全市旅游景区已全面取消预约要求。

6月10日,上海市文旅局官宣,除上海博物馆、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等需要实名预约或者实名购票的29家场所外,上海其它A级旅游景区及美术馆、博物馆等3000余家文旅场所全面落实入馆参观、入园游览免预约。

记者梳理注意到,江苏苏州、湖南长沙、湖北武汉等地也已宣布,除个别有要求的景区外,不再统一执行实名预约。

观点

便利游客,更须下一番“绣花功夫”

近年来,旅游市场蓬勃发展,预约制是各大热门、网红景点调控人流和保障安全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游客在实际完成预约的过程中,除了遭遇一约难求的窘境外,填写大量个人信息、遭遇系统卡顿、因不熟悉预约流程导致预约未能成功等吐槽也有出现。

“其实,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参观的体验感。”市民李女士向记者分享,今年4月,她和爱人预约南京某知名博物院参观,始终未成功,参观当天一早才预约上。两人慌慌张张赶到并进入博物院后,只看到了黑压压的人群,“啥镇馆之宝都没看见,挤不到前面去。”因临时才预约到,她和爱人也未赶上固定的讲解时间段。针对目前相关景区取消预约要求,她认为无疑是便利了游客,但如何提升体验感,是很多景区或场馆要思考的。

一名常年带团的资深导游告诉记者,暑期是旅游旺季,亲子行也是主流,部分景区或文博场馆取消预约正当其时,但便利游客的同时,更须下一番“绣花功夫”,“是否预约仅是一种方式,核心是整体服务和接待能力的提升。”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即表示,预约制不该“一刀切”,取消预约制,同样也不能“一刀切”。对于承载力有限或文物环境脆弱的场馆,实行预约制,仍有必要。从目前的情况看,全国大多数景区都没有达到最大或者最佳承载量,取消预约有助于释放更多暑期旅游需求。

应对

提供高质量文旅产品供给

记者看到,各地取消预约的同时,也发布了相关的流程与要求。比如针对个人参观,安徽省美术馆可通过两种方式入馆,在参观当日的上午8:00起线上取票,在观众入口处凭码或刷身份证、第三代社保卡、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入馆;或可在该馆现场凭有效身份证件,线下取票入馆。

杭州《关于取消全市A级旅游景区预约的通知》则要求,法定节假日游客量大的景区应加强流量管控,采取流量提示、错峰分流等措施,确保游客较为舒适地游览体验。周末、法定节假日游客量大的文博场馆经评估确需预约的,应结合实际优化预约机制,简化预约程序,并保留人工窗口、电话预约等方式。

北京《关于提升暑期旅游景区基本服务质量 践行文明旅游的倡议》则提出,各旅游景区要提供高质量文旅产品供给,针对暑期要增设遮阳避雨棚(伞)、遮阳避雨休息区域和休息座椅等降温避雨设施,严防发生高温中暑;按暑期客流量增设临时厕所,增加保洁人员,加密保洁和垃圾清运,保障平价水、平价食品等防暑降温饮料和简餐供给,提供轮椅、小药箱等,加大旅游景区基本服务扩容,不断提升市民、游客在京旅游体验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切实提升首都旅游形象。

大皖新闻记者 赵琳

编辑  崔恒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