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3月22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果揭晓,分别是: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河南永城王庄遗址,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陕西清涧寨沟遗址,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
磨盘山遗址的发掘单位是南京大学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是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赵东升。
据介绍,磨盘山遗址位于安徽省郎溪县飞鲤镇新法村,坐落于皖南最大的湖泊——南漪湖的东岸。遗址可与长江水系、环太湖水系连通,正处于古代文化东传西递、南来北往的重要地理节点上。遗址于20世纪70年代因开掘新郎川河而发现。1981、1985、2003和2008年进行了几次调查和复查,确定为一处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的遗址。2015年和2016年南京大学联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两次发掘,并于2023年进行了第三次发掘。
勘探表明现存遗址区域分为东西两块,总面积约60000平方米。三次发掘均选择在西侧的遗址核心区进行,发掘面积共1625平方米,其中2023年度发掘500平方米。发现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夏商和西周—春秋时期的连续文化堆积,并发现一处崧泽文化时期的土台墓地。
玉璜
三次发掘共清理墓葬342座,其中崧泽文化墓葬就有320座;房址77座,大部分为马家浜文化晚期;灰坑163座,大部分为夏商时期。出土可修复遗物4000余件,包括陶器、石器、玉器、铜器、瓷器、硬陶器、原始瓷器等。
赵东升教授在汇报时介绍,磨盘山遗址是一种新的区域文明模式,这里独特的地域环境和资源,造就了磨盘山人开放、包容、平等的品质,使磨盘山遗址成为古国时代文明中心的典型代表。可以看出社会存在分工,已出现初步的阶层分化;社会普遍富足,“商业化”气息浓郁,普遍丰富且规格化的随葬品;生计方式多元;多元文化融合;艺术气息浓厚,琢玉、制石等手工业工艺非常高超。
磨盘山遗址的发掘具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据介绍,磨盘山遗址是皖南地区迄今发现和发掘的唯一一处先秦时期保存较为完好、面积较大、文化内涵丰富、文化谱系明确的代表性遗址。遗址延续时间长,谱系完整,是长江下游地区少有的连续时间近4000年的中心性聚落,可为长江下游地区的文化演进提供典型范例。对于探究该地区以及整个长江下游史前社会复杂化、文明化进程,青铜时代的中原化进程,认识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在皖南地区的演进方式具有重要价值。
大皖新闻记者 曹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