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网络销售伪劣灭火器,村卫生室骗取医保,网络餐饮外卖平台违规经营……11月17日,安徽省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就今年以来开展的全省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专项行动情况作通报。
记者获悉,今年3月,安徽省检察院部署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大数据法律监督专项行动,主要是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涉及法律监督的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发现监督线索,实现精准监督,“重点是着力加强司法诉讼活动的监督制约,推动社保、医保等民生热点及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的解决。”相关负责人介绍。
专项行动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骗取医保基金、金融贷款,逃避环保税、利息税、耕地税,制售伪劣消防器材等事关民生民利、社会普遍关切的系列案件共计4300余件,制发各类检察建议1300余件,提出抗诉136件,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580份,直接为国家挽回损失3490余万元,并会同相关主管部门推动一批社会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其中,芜湖检察机关的商品房买卖领域“霸王条款”大数据法律监督案例,入选全国检察机关贯彻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蒙城县检察院的村卫生室医保诈骗检察监督模型等4个办案应用被最高检在全国推广;淮北市检察机关的网络销售伪劣消防灭火器检察监督案例获全国一等奖。
据发布会现场介绍,全省检察机关聚焦此类涉及民生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积极探索大数据办案监督。已办理的类案中,涉及民生领域113类、重点行业治理91类、权益保障76类。淮北市检察机关在开展网络销售不合格消防灭火器检察监督中,通过大数据智能研判不良商家及劣质灭火器商品,并追查到学校、医院、养老院等重点使用场所等线索,及时移送相关机关处置。对涉及刑事案件的线索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同时对灭火器公共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建议。仅淮北检察机关办理的案件中就涉及省份27个、销售伪劣灭火器450万具、涉案金额高达1.49亿元。
同时,针对县域农村人口多、医疗体系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开展村卫生室医保基金诈骗类案监督,通过大数据排查发现一批有问题的村卫生室,督促主管部门加强医疗体系末梢管理乱象的整治,仅蒙城县在专项行动期间就挽回医保基金损失近500万元,目前已在全省推广办理此类案件。
此外,网络餐饮服务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暴露了违法经营行为和食品安全隐患。检察机关针对外卖平台违规问题开展专项监督,解决外卖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食品安全问题,重点整治无证照经营、证照超期、证照不一、超范围经营等乱象,已立案160件,向市场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28件。
大皖新闻记者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