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8月11日,在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南溪南古村落,远处连绵青山环绕,近处新安江穿村静流,村前绿树成荫,田园菜蔬茂盛。站在村口,“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诗意画境,扑面而来。
南溪南是黄山市千年古村落之一,已有1100多年历史,是中国第六批传统村落,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安徽省特色美食村。村口牌坊耸立,村内徽派古民居鳞次栉比。该村目前有古民居36幢,明、清古牌坊2个,徽文化底蕴厚重。千百年来,南溪南文风昌盛,出过很多名人,有“医画双祖地,千年溪南村”美誉,因紧靠着新安江,历史上该村商业贸易发达。南溪南村距离黄山市中心仅6.5公里,“出则都市繁华、入则古村田园”。
俯瞰南溪南。(屯溪融媒体中心提供)
田园牧歌。
近年来,黄山市及屯溪区持续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南溪南村生态及人文风貌得到整治提升,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处理,村庄污水集中治理,村落环境整洁干净。
屯溪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屯溪区按照乡村振兴的要求,对南溪南进行了品质提升,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探索形成“以清开局、以拆破局、以整提升、以管促效”的村庄环境整治路径;通过做大做强豆腐传统产业,同时与上海文旅企业合作引入创意新业态,建立健全“村集体、强村公司、村民、企业”共融共富模式,带动强村富民;变国际,主要是依托国际会客厅项目,提升乡村品质与精致服务水平,着力打造融工作、生活、度假于一体的乡村都市。
日前,大皖新闻记者对南溪南村进行了蹲点调研式深度探访。虽然此前来过多次,这次发现南溪南有了很大的变化,处处给人惊喜。
南溪南古牌坊。
南溪南村是黄山市有名的豆制品生产村,村里有约30家制作豆制品的个体户、作坊等。该村豆制品在黄山市中心城区市场份额占有率达70%。据村民介绍,过去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做豆腐,南宋时期就形成了豆腐产业,清嘉庆年间达到鼎盛,形成了“上盛泰”“下盛泰”豆制品品牌,享誉徽州。目前村里的豆制品产业年产值3000多万,户均纯收入超30万元。
南溪南的豆腐是盐卤豆腐,在豆浆煮开的时候加入盐卤,使其凝结成块。这种方式做起来的豆腐有硬度、有韧性、有弹性,豆腐味道比较浓。和其他地方的豆腐相比,主要是豆腐制作技艺不同,比如淮南豆腐以石膏豆腐为主,最主要特点是色泽白、软嫩、细腻。
近年,该村对豆腐(豆干)作坊的环境卫生、污水排放等进行了系统治理。同时,在村落中以创意卡通、动漫等形式凸显豆腐文化。在村里墙上,可以看到豆腐文化的传播,如用有诗意、浪漫的文字创意展现豆制品美食的特点。
在南溪南村小三角路口,记者看到,路口左手边是豆腐卡通形象,分别是白豆腐美人、毛豆腐仙人、豆腐干将军和豆小白,这是由清华大学学生到村社会实践期间,免费给村里设计的。
为了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市区两级积极对接清华、北大、浙大等知名高校,建立了人才合作机制。现在,每年都会有大学生到南溪南村暑期实践。他们的实践成果也被运用到乡村美化和规划建设中。在村中一幢民宅的外墙,记者看到墙上有好几处金色的鸟巢,颇为有趣。村民称,这是村里创意植入的鸟巢,既是一份乡愁,也寄予了美好的寓意,表达的是要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到乡村中来,参与建设与振兴美好南溪南。
在村里的豆腐文化展览中,豆腐文化被全方位的生动传播,如该村的古法豆腐作坊展,还原800多年的豆腐制作技艺,展现豆腐制作的过程。泡豆、磨豆、煮浆、滤浆、成型压榨、捞豆腐衣、包豆腐干等环节。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会在这里进行工艺展示活动,传承豆腐文化,吸引游客前来研学、体验做豆腐的过程,为村庄引流、促进消费。目前已引进10个业态驻村发展,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2017年,屯溪区投资11万余元将古戏台纳入“一事一议”工程修缮,现在该戏台承担了村内乃至屯溪区的部分文化惠民活动。
南溪南属于屯溪中心城区的农村。为了打造乡村都市的样板,该村和上海文旅企业合作,实施了创客合伙计划,邀请企业家或青年来村创业。记者在村里探访的幸福豆茶铺、新徽仓,店主原来是企业家,现在回到乡村成为乡创客。像这样的乡创客,南溪南村目前已有20余人。其中包括黄山人的洋女婿卓文。卓文来自美国,是黄山学院的老师。卓文非常喜欢南溪南村,且该村距离黄山学院很近,他也在村里开了小店“卓文小食堂”,成为村里的青年洋创客。他自创的臭鳜鱼披萨,深受大家喜爱。这些外乡人来南溪南,看中的是南溪南的区位、生态、文化优势,以及作为乡村都市的发展潜力。通过这些新的业态,南溪南变得时尚、年轻、富有艺术气息了。
为了把豆腐产业做大做强,该村常态化举办豆腐集市、豆腐宴活动,不仅有原乡人制作的传统美食,还有新乡人创作的创意美食。长期以来,村里豆腐坊都是一家一户小生产,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区域品牌。2022年,该村成立了强村公司,联合村内食品加工企业(徽鼎香),由农户提供初加工产品,对产品进行包装推广,同时上线篁南臻选微信商城提升品牌影响力,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
近年来,该村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致力把豆腐作坊打造成“放心坊”“美丽坊”“致富坊”,汪家豆腐坊就是打造“三个坊”的典型。这是一对“80后”夫妻创办的,他们是返乡人的代表。他们在回乡创业的同时,也用年轻人的思路去打开市场。豆腐坊外安装了玻璃,实现“明厨亮灶”,可以看到整个豆腐制作的工艺,同时也是展示的窗口。
南溪南豆制品制作( 屯溪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行走在南溪南,记者看到有很多以豆制品为主题的创意体验馆,既是展示,也售卖各自制作的产品,还有豆腐饺子等。
在“叁味蔬屋”,为游客提供休憩品饮的场所,售卖的主要以果蔬汁和豆浆为主。豆浆取自于南溪南村。古法豆腐作坊展现磨的豆浆,由青年创客融入时尚创意,调制成12种口味的文创豆浆,很受欢迎。“种豆得豆”小吃店不仅有豆腐创意美食,如豆乳火锅串串、豆腐爆米花,还能在这个业态的后花园里,举办各种主题的活动和派对,为年轻人提供思想交流和社交的一个场所。还有个店,前面烘焙蛋糕,后面做泰国小吃的,该村还有乡野咖啡、特色美食、文创文展,这样的业态,主要是为了满足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在村里,还出现了民宿,古民居改造。
在村里的“溪南味道”农家乐,一幢徽派民居,室内布置的典雅大方,徽州特色浓郁,女主人说,平时既做水饺等小吃,也做餐饭,生意不错,特别是双休日、节假日的生意很好。和以前比,来村里的游客多了很多,村里活动也特别多。记者吃完水饺快离开时,来了数名食客,他们是特地来吃午饭的。
在该村的胜利台广场,也是村民的文化活动中心,已经入选文旅部2023年“四季村晚”秋季示范展示点。这个广场也是游客汇聚之地,周边集聚了逗泥玩、深井早茶、溪南味道、种豆得豆等业态,这些都是新乡人到村创业开办的店铺。这些店铺的运营模式比较多元,如逗泥玩是通过创客合伙计划与新乡人合作打造的;还有和原乡人合作的房东掌柜计划,比如“深井早茶”,起名来源就是里面有一口深井,为大家提供早餐和下午茶。场地是租赁的农房,让房东成为掌柜,通过这种方式既降低业态的经营成本,又可以让农户可以获得双份收入(租金收入和工资收入)。
在村里,有五个场景墙绘很引人注目,分别是板凳夜话、捐砖让地、爱我溪南、新店开业、作坊党委五个场景。据了解,这五幅墙绘是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学生与村民及村干部面对面交流后,把听到的故事绘制成的创意作品。板凳夜话说的是通过板凳会、党员会、户主会等,征求老百姓意见,让南溪南的乡村振兴更加符合群众的期待。捐砖让地说的是村里的“金边银角地”、庭院用的砖,很多都是老百姓捐赠的;为了拓宽村内道路,有的村民无偿把自家菜园地让出来。爱我溪南指的是老百姓主动为村庄公共区域的花卉、盆栽浇水,这也是村里常见的一个场景。新店开业说的就是现在村民开办起了农家乐、采摘基地、豆腐体验店,美丽乡村催生了美丽经济。作坊党委说的就是在品质提升中,基层党组织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去年该村成立全省首个豆制品小作坊行业党委,通过发挥行业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把过去豆腐产业小生产变为有组织、有规模的发展,同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让作坊主收益,以组织振兴带动产业振兴。
行走在南溪南村,各家各户农户的庭院都很美,有花有树,有的瓜果藤蔓伸出墙头,有的屋子里种满了南瓜等。近年,南溪南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提出了鲜花微笑计划,开展“美丽庭院”示范户评比,鼓励村民自主扮靓自家庭院、房前屋后。谁家的庭院最美、环境最好、卫生最整洁,组建评议小组,让村民自己评,对获奖的农户赠送花盆、花籽等等。现在家家户户都在争创“美丽庭院”,其中获得区级以上“美丽庭院”超过三分之一。很多农户不仅将自家打扮得漂漂亮亮,还捐出花卉盆栽,扮靓村内的公共区域。
南溪南“村超”很火爆。
南溪南江畔的露营与烧烤。
现在的南溪南,变干净了、变美丽了,产业发展取得了实质性突破,知名度也迅速攀升。现在,村里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来探访。记者探访时已临近中午,看到了好几批游客。人多了,村里的美食街、餐馆农家乐等也有了生意。同时,南溪南村外及周边,也带动形成了一系列休闲业态,如新安江畔的南溪南烧烤地带、江畔露营基地、百亩油葵示范基地、田园小食光、花山世界,逐步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新业态新体系。
下一步,南溪南将对街道进行路面提升、杆线下地等改造,并丰富文旅业态,还将规划设计美食微街二期项目及南溪南整村文旅商业运营。同时,将持续落实屯溪区政府提出的“我在乡村种创意”振兴理念,让青年创客、青年艺术家走进乡村,通过年轻人、各类人才的创意呈现、创意赋能,带动乡村振兴。南溪南将常态化的为青年艺术家、青年创客提供实践平台,把艺术魅力传递到和美乡村,带领更多人参与乡村振兴。通过年轻化表达、国际化传播、当代化呈现,把乡村打造成既有中国风又有国际范的艺术村落。
大皖新闻记者 吴永泉 摄影报道 (本文配图除已注明来源的,均为记者拍摄)
编辑 许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