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6月7日上午,2022年高考拉开了帷幕。合肥四十八中滨湖校区考点里,报考中国科大少年班和创新试点班的孩子们正奋笔疾书,他们以高二甚至高一的身份提前参加了高考,或将比同龄人更早一步跨入大学的校门。毫无疑问,这是一群优秀的孩子,他们早慧、勤奋,付出了超过常人的努力。
但在父母的眼里,孩子的成长并非别人想的那样“不操心”——考试遇到挫折需要咨询心理医生;“早恋”被发现同样让大人们抓狂……风平浪静中充满着惊涛骇浪。不过,他们都选择了无条件地陪伴在孩子身边,并与他们一同去面对“成长的烦恼”。“别人家的孩子”是如何长大的?记者试图还原考场外三位家长和他们孩子的故事。
时间是最好的解药
“少年班是中国科大非常有特色,也是非常知名的一个招生项目。如果大家综合成绩优秀,高考有望取得非常突出的成绩,那么建议大家就报考少年班。如果像数学、物理单科非常优秀,那么建议大家去报考少年班的创新试点班,这是两种不一样的渠道。”招生季来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杨锋的宣讲,也让人们再次注意到了少年班这个“千生三院士,八百硕博士”的群体。
四十八中滨湖校区考点外,刘先生谈起了16岁的儿子小刘,难掩骄傲。五岁半上学读书,高二时获得了安徽省化学竞赛一等奖,有着年龄和成绩优势的小刘今年顺利通过了审核,并同时报考了少年班和创新试点班,如今正坐在考场中期待圆梦。
“他一直学习习惯还是不错的。”刘先生的爱人是小学语文老师,孩子从小跟着母亲在学校里。“小学放学早,他妈妈要在学校里办公,他就跟着在学校里把作业写完了。”刘先生觉得,这算是给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一个开端。
再后来,一路读书,孩子的专注力很强,课堂吸收效果还不错。“有一次我发现他用圆规扎了自己的手,就问他为什么,他说太困了,还是要让自己打起精神来听课。”这份专注也体现在了业余爱好上,小刘喜欢弹吉他,一弹就是两个小时;他爱读书,尤其喜欢苏东坡,借着旅游的机会,背回了各种有关他的书,想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这个人物。
高一时,原本文科成绩更好的小刘选择了理科,并参加了中国科大一个英才计划,逐渐对化学产生了兴趣。“他在科大也交到很多朋友,去图书馆看书感受到了学习氛围,觉得挺喜欢的,于是就有了这次报考少年班和创新班的想法。”
这份看起来“一路开挂”的读书生涯,其实经历过不小的波折。中考时小刘遭遇了失利,未能考入自己最理想的高中。“之前他一直是班上第一,所以心里非常的郁闷。”孩子当时嚷着要去四院治疗,情绪也比较失控,刘先生坦言自己也感到很焦虑。“他提出来了,我们就真带他去做了心理咨询,开了药吃了一两次后来就好了。”
刘先生总结,这其实是一个心理调节的过程。那段时间,他把自己从父亲的身份放到了朋友的层面,安慰孩子每个人到了这个年纪都会出现这个问题,“我跟他说,时间是最好的解药,只要时间过去了什么都解决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小刘也重拾了自信。刘先生说,自己把孩子当作朋友对待,几乎没有打骂过,业余时间也会陪着他骑行环巢湖、环三河,父子俩的感情很好。
步入考点之前,小刘跟父亲开玩笑,能考上,就给他换一把好一点的吉他,刘先生乐呵呵回了个“行”。
勤奋是最好的天赋
54岁的老王一直因为要孩子晚,一直想让孩子早点读书。6月7日当天,他17岁的女儿小冉正坐在考点里。小冉准备报考的是创新试点班,如果顺利的话,就能早日跨入大学的校门,给自己的高中生涯画上一个句号,也帮父亲圆一个梦。
“孩子从小是靠自己的,指望不上我们的。”老王告诉记者,他和爱人都只有初高中学历,同为工人,在孩子的学习上可谓“插不上手”。但即便是这样,夫妻俩一直注重孩子的培养,古筝、舞蹈等各种兴趣,一个也没落下。老王说,自己会带着孩子去看各种辅导班,“她喜欢又能跟老师看对眼就给报名,不喜欢的就不上,完全尊重她的意见。”
在小冉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夫妻俩发现女儿好像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很有学习的劲头。有一次孩子住院,住了有十天,家里人都做好不让她考试的准备了。可是小冉坚持要让父亲把书给拿到医院来复习,“她说不学不叫人笑话吗?”
五年前老王做个决定,为了更好的教育资源,他花了很大力气把孩子转到合肥来读初中,爱人也随后辞职过来陪读。从初中到高中,一家人一直分居两地,他就一个月过来一次。
在他看来,自己的孩子并不是什么“天才”,但却一直很勤奋。“她初中每天晚上学到12点,高中基本上都过了凌晨一点,第二天早上六点又已经起床了。”老王想起有一次,看孩子学到晚上12点多太累了,就带她下去散步休息,小冉突然抬头看到别人家的灯还是亮的,就嚷着要回去。“她可能也觉得苦,但还是在坚持,不会说不要学了。”
小冉的英语和数学是强项。“她喜欢看英语的原版小说、动画,数学也喜欢做题目。”老王并不懂学习的事情,但是看到女儿在家里这两门科目看得比较多,就知道女儿擅长这些,成绩也更好一些。
老王打听了,今年全省有1000个孩子报考少年班和创新试点班,但最终实际录取人数不多,竞争异常激烈,但在他看来,能够坐进考场,对女儿来说就是一次难忘的体验。
理解是最好的守护
此前因为疫情影响,阜阳的章先生差不多有四个月时间没见到孩子小军了,17岁的小军同样报考了创新试点班。这次他火急火燎地从当地赶过来,终于在6月2号见到了儿子,并将一直陪他参加完这次高考。
章先生说,自己的爱人是幼儿园园长,在教育这一块孩子从小也是跟着妈妈,天赋可能也是有那么一些的,“他记忆力特别好,一个故事他看一遍就会背了。”章先生说,孩子小时候还学过珠心算之类的,计算能力也不错。
章先生坦言,小军基本是“放养”的,来合肥读书之后孩子也选择了住校。因为老家还有二宝,所以夫妻俩的精力也比较有限,主要靠孩子自己,他们有空就来合肥看望,做好后勤工作。“给他洗洗衣服做做饭,感觉孩子心情也好起来了。”章先生说,毕竟小军还是个孩子,父母又不在身边,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高一的时候,小军“早恋”了。他给一个喜欢的女孩打电话,动辄就打一个小时,被班主任发现叫了家长。“当时我跟他妈妈也很着急,连夜开车到合肥来,找了个宾馆把他接出来。”章先生说自己的脾气也比较火爆,当时孩子很担心会被他揍,可是自己忍住了,尝试去理解儿子。“后来我们就在宾馆里面好好谈了一次心,就跟他说喜欢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现在不能影响学习,可以放在心里。”章先生总结道,千万不要打击孩子,不然他会更加叛逆。
后来,夫妻俩也增加了对小军的关心,那一学期几乎每周都驱车过来陪伴他,在生活方面多照顾他,给他买一些新衣服,在情绪上多关心他。孩子的状态也慢慢好了起来,顺利度过了青春期的叛逆时光,化解了一次“危机”,成绩也好了起来。
这次提前参加高考,章先生同样没有给儿子压力,“就顺其自然,当作一场练兵,哪怕体验一下高考的氛围也很好。”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陈牧 摄影报道(应受访者要求,本文涉及人员均为化名)
编辑 张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