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大皖·阳光助学直通车走进怀远一中:送来阳光 希望他们灿烂

©原创 2021-07-14 19:14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有这样一群人,彼此素不相识,却为爱而聚集。7月14日,合肥天气晴朗,带着滚烫的爱心,带着逐梦学子的期盼,大皖·阳光助学直通车正式启程,第14 年跋涉在江淮大地。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志愿服务队新安晚报“新安帮帮团”志愿服务分队的记者们驱车200多公里走进怀远一中,在这个夏天,让阳光照进学子们的大学梦想。

送来阳光  让追梦学子愈发灿烂

7月14日上午八点半,大皖·阳光助学直通车从合肥出发,一路向北,奔向久负盛名、人文鼎盛的怀远一中,2021年阳光直通车的启动也标志着14年的爱心之路在今夏继续开始新的旅程,有如盛夏,热烈而温暖。

新安晚报"新安帮帮团"自2013 年成立至今,救急帮扶、热心助老、爱心助学、义卖助农……始终秉承"为老百姓办,给老百姓看"的办报宗旨,践行公益、关注民生,改变了很多弱势群体的命运,更凝聚社会爱心力量,搭建了爱心沟通的桥梁。2020年,"新安帮帮团"正式升级为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志愿服务队新安晚报“新安帮帮团”志愿服务分队,新出发,心相连,爱相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高考,怀远一中在全体师生的拼搏下再创佳绩,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其中不乏迎难而上的励志学子。因此大皖·阳光助学直通车首站前往怀远一中,助力励志学子上大学,倾听他们心中最深切的渴望。

"怀"抱梦想  让助学阳光洒得更"远"

大约两小时后,大皖·阳光助学直通车抵达怀远一中。位于怀远一中院内的古建筑群,沧桑百年,仍有十栋古楼屹立于荆山北麓、汴河洞旁,广大学子在这古老而宁静的摇篮里成长、成材。

此时,许多翘首以盼助学直通车到来的学子们,早早从四面八方来到会议室等候。这十多名学生的高考成绩全部达到本科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一本线100 多分,并且均来自怀远县各乡镇农村,大部分都是转了好几趟车,花了一两个小时才到达学校。

这是一场特殊的报名咨询活动,也是一次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敞开心扉的学子们向记者们娓娓道来他们的追梦故事。他们有的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高考前还遭遇爷爷病逝的变故;有的小小年纪就要扛起整个家庭的希望;有的一直成长在福利中心,吃大锅饭长大......

在现场,怀远一中校长陈义告诉记者,大皖·阳光助学直通车在今年的第一站就来到怀远一中,并且是在学生录取结果通知前,给励志学子带来了学习的信心和希望。"我也一直关注新安晚报每年举办的这个公益活动,希望今年‘大皖阳光’能把阳光洒得更远。"

【学子故事】

回报这个世界,回报所有给予我莫大帮助的人

姓名:梅博文   高考成绩: 649(理)

坐在会议室里的梅博文话不多,全程都是在认真地听。和记者聊天,梅博文妥妥理工男的气质,认真思考后冷静回答,绝不拖泥带水。他正在等待录取结果,也憧憬着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

高考649分,超出理科一本分数线161分,对梅博文来说,这个成绩还可以再提升,曾捧回蚌埠市高中数学竞赛一等奖的他,一直成绩优异。而老师和福利中心的工作人员却知道,这个小伙子有多不容易。

本报记者赵琳(左)采访学生梅博文(右)。

幼时父母因病离世,四年级之前,由亲戚抚养,之后来到了怀远县社会福利中心,生活的逆境也磨练了他的意志,乐观向上,奋发学习, "我想做的是一个科学家,在充满无限可能的科学世界里探索未知,然后回报这个世界,回报所有给予我莫大帮助的人。"

在班主任史娜的眼里,梅博文让人心疼,更让人敬佩。"虽然他的情况在班上比较特殊,但作为班主任,我一直没有去‘特别照顾’他,更多地是默默关注着孩子的变化。"史娜告诉记者,学习上他很上进,也不用人操心,经常整栋宿舍楼里就他一个人在"挑灯夜战","取得这样的成绩应该是情理之中,在未来的生活里,我们依然是他最值得信任的家人。"

"我填报了省内学校,这样路近车费还不贵"

姓名:朱彩云   高考成绩:564分(文)

文静、瘦小、讲话温柔,是记者对朱彩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开朗、热心的女孩子,和同学们相处很融洽。"刘家运老师告诉记者,彩云让人很心疼,小女孩很坚强,也非常懂事。

母亲身患癌症多年,家里孩子也多,本是务农的家庭,经济捉襟见肘。2019年,母亲离世,朱彩云正上高二,"上课老走神,情绪波动挺大的。"家里的变故猝不及防,也让朱彩云提前懂事。

租住在学校附近小区的一间顶层小阁楼,闷热的天气,一台小电风扇陪着她,度过了高三的每个夜晚。学校十点半放晚自习,她回到阁楼洗个澡,开始背单词、做数学题,"这两门是我的薄弱科目,我得补回来。"高考结束,平常在及格线的数学,考了113分。"挺满意的,分数过了一本线。"她很乐观,"上了大学还有机会,好好努力。"

"想上哪所学校?"记者问到。"填报的是省内的,路途不远。"她告诉记者,路途近,车费就不会太贵。

"其实,我很向往大学的生活。"朱彩云说毕业了,她要感谢学校的老师,陪她谈心,生病时给她买药,也谢谢这么多年,给予她帮助的人。

生活太难,要成功地把它吃透了

姓名:董明康 高考成绩573(文)

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八岁起便在爷爷奶奶的拉扯下长大,高考前两个月爷爷患癌去世......今年刚满18岁的董明康说,"生活太难了,但我们要成功地把它吃透了!"

董明康家在怀远县下面的一个乡村。在他的记忆里,满是爷爷奶奶起早贪黑辛劳种地的场景。尽管经济上并不富裕,但老人总是把好吃好喝的留给他,他也懂得家里的不易,很早就开始了寄宿生活,暗下决心要好好读书。

"我租住在学校附近,基本上一个月回去一次,一方面省点路费,一方面也有更多时间投入到学习上。"他说,爷爷腿部软骨损坏很严重,平时出行不方便,"但每次我回学校,爷爷总是拖着身子坚持送我去车站,我希望好好学习成为他们的骄傲。"

就在今年高考前两个月,正在学校紧张备考的董明康突然接到老家传来的噩耗,"爷爷患癌去世了!"交流中,董明康的眼眶里泛着泪花,他说,"爷爷走了,他生前就想看到我能够上大学,当时我也告诉自己要努力地完成他的期待。"

如今,董明康在2021高考中取得了574的成绩,他也告诉记者,他的理想专业是医学类的,"希望自己能够学有所成,成为家人的骄傲,相信爷爷也会一直看着自己越来越好。"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吕欢欢 赵琳 摄影报道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有这样一群人,彼此素不相识,却为爱而聚集。7月14日,合肥天气晴朗,带着滚烫的爱心,带着逐梦学子的期盼,大皖·阳光助学直通车正式启程,第14 年跋涉在江淮大地。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志愿服务队新安晚报“新安帮帮团”志愿服务分队的记者们驱车200多公里走进怀远一中,在这个夏天,让阳光照进学子们的大学梦想。

送来阳光  让追梦学子愈发灿烂

7月14日上午八点半,大皖·阳光助学直通车从合肥出发,一路向北,奔向久负盛名、人文鼎盛的怀远一中,2021年阳光直通车的启动也标志着14年的爱心之路在今夏继续开始新的旅程,有如盛夏,热烈而温暖。

新安晚报"新安帮帮团"自2013 年成立至今,救急帮扶、热心助老、爱心助学、义卖助农……始终秉承"为老百姓办,给老百姓看"的办报宗旨,践行公益、关注民生,改变了很多弱势群体的命运,更凝聚社会爱心力量,搭建了爱心沟通的桥梁。2020年,"新安帮帮团"正式升级为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志愿服务队新安晚报“新安帮帮团”志愿服务分队,新出发,心相连,爱相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高考,怀远一中在全体师生的拼搏下再创佳绩,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其中不乏迎难而上的励志学子。因此大皖·阳光助学直通车首站前往怀远一中,助力励志学子上大学,倾听他们心中最深切的渴望。

"怀"抱梦想  让助学阳光洒得更"远"

大约两小时后,大皖·阳光助学直通车抵达怀远一中。位于怀远一中院内的古建筑群,沧桑百年,仍有十栋古楼屹立于荆山北麓、汴河洞旁,广大学子在这古老而宁静的摇篮里成长、成材。

此时,许多翘首以盼助学直通车到来的学子们,早早从四面八方来到会议室等候。这十多名学生的高考成绩全部达到本科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一本线100 多分,并且均来自怀远县各乡镇农村,大部分都是转了好几趟车,花了一两个小时才到达学校。

这是一场特殊的报名咨询活动,也是一次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敞开心扉的学子们向记者们娓娓道来他们的追梦故事。他们有的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高考前还遭遇爷爷病逝的变故;有的小小年纪就要扛起整个家庭的希望;有的一直成长在福利中心,吃大锅饭长大......

在现场,怀远一中校长陈义告诉记者,大皖·阳光助学直通车在今年的第一站就来到怀远一中,并且是在学生录取结果通知前,给励志学子带来了学习的信心和希望。"我也一直关注新安晚报每年举办的这个公益活动,希望今年‘大皖阳光’能把阳光洒得更远。"

【学子故事】

回报这个世界,回报所有给予我莫大帮助的人

姓名:梅博文   高考成绩: 649(理)

坐在会议室里的梅博文话不多,全程都是在认真地听。和记者聊天,梅博文妥妥理工男的气质,认真思考后冷静回答,绝不拖泥带水。他正在等待录取结果,也憧憬着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

高考649分,超出理科一本分数线161分,对梅博文来说,这个成绩还可以再提升,曾捧回蚌埠市高中数学竞赛一等奖的他,一直成绩优异。而老师和福利中心的工作人员却知道,这个小伙子有多不容易。

本报记者赵琳(左)采访学生梅博文(右)。

幼时父母因病离世,四年级之前,由亲戚抚养,之后来到了怀远县社会福利中心,生活的逆境也磨练了他的意志,乐观向上,奋发学习, "我想做的是一个科学家,在充满无限可能的科学世界里探索未知,然后回报这个世界,回报所有给予我莫大帮助的人。"

在班主任史娜的眼里,梅博文让人心疼,更让人敬佩。"虽然他的情况在班上比较特殊,但作为班主任,我一直没有去‘特别照顾’他,更多地是默默关注着孩子的变化。"史娜告诉记者,学习上他很上进,也不用人操心,经常整栋宿舍楼里就他一个人在"挑灯夜战","取得这样的成绩应该是情理之中,在未来的生活里,我们依然是他最值得信任的家人。"

"我填报了省内学校,这样路近车费还不贵"

姓名:朱彩云   高考成绩:564分(文)

文静、瘦小、讲话温柔,是记者对朱彩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开朗、热心的女孩子,和同学们相处很融洽。"刘家运老师告诉记者,彩云让人很心疼,小女孩很坚强,也非常懂事。

母亲身患癌症多年,家里孩子也多,本是务农的家庭,经济捉襟见肘。2019年,母亲离世,朱彩云正上高二,"上课老走神,情绪波动挺大的。"家里的变故猝不及防,也让朱彩云提前懂事。

租住在学校附近小区的一间顶层小阁楼,闷热的天气,一台小电风扇陪着她,度过了高三的每个夜晚。学校十点半放晚自习,她回到阁楼洗个澡,开始背单词、做数学题,"这两门是我的薄弱科目,我得补回来。"高考结束,平常在及格线的数学,考了113分。"挺满意的,分数过了一本线。"她很乐观,"上了大学还有机会,好好努力。"

"想上哪所学校?"记者问到。"填报的是省内的,路途不远。"她告诉记者,路途近,车费就不会太贵。

"其实,我很向往大学的生活。"朱彩云说毕业了,她要感谢学校的老师,陪她谈心,生病时给她买药,也谢谢这么多年,给予她帮助的人。

生活太难,要成功地把它吃透了

姓名:董明康 高考成绩573(文)

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八岁起便在爷爷奶奶的拉扯下长大,高考前两个月爷爷患癌去世......今年刚满18岁的董明康说,"生活太难了,但我们要成功地把它吃透了!"

董明康家在怀远县下面的一个乡村。在他的记忆里,满是爷爷奶奶起早贪黑辛劳种地的场景。尽管经济上并不富裕,但老人总是把好吃好喝的留给他,他也懂得家里的不易,很早就开始了寄宿生活,暗下决心要好好读书。

"我租住在学校附近,基本上一个月回去一次,一方面省点路费,一方面也有更多时间投入到学习上。"他说,爷爷腿部软骨损坏很严重,平时出行不方便,"但每次我回学校,爷爷总是拖着身子坚持送我去车站,我希望好好学习成为他们的骄傲。"

就在今年高考前两个月,正在学校紧张备考的董明康突然接到老家传来的噩耗,"爷爷患癌去世了!"交流中,董明康的眼眶里泛着泪花,他说,"爷爷走了,他生前就想看到我能够上大学,当时我也告诉自己要努力地完成他的期待。"

如今,董明康在2021高考中取得了574的成绩,他也告诉记者,他的理想专业是医学类的,"希望自己能够学有所成,成为家人的骄傲,相信爷爷也会一直看着自己越来越好。"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吕欢欢 赵琳 摄影报道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