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1月19日下午,“喜迎全省‘两会’共话美好安徽” 采访团来到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采访。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挂牌三个多月以来,目前,35 平方公里概念性总规初步成型,自贸试验区注册企业2008家,注册资本318.3亿元,其中新设企业423家,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全省率先推出“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试点
经过近100天的建设,芜湖自贸试验区综合服务中心于2021年1月11日正式试运行。据介绍,该中心一项率先在省内开展的创新工作,即“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试点工作。
“此次率先改革是在借鉴上海市浦东新区实施‘一业一证’改革的有益探索,将一个行业准入涉及的多个审批事项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并整合到营业执照二维码上,企业只需填报一张表、提交一套材料、申领一张许可证即可开业。”芜湖自贸试验区综合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李霆告诉记者,该项改革聚焦市场准入多头审批、市场主体关注度高的行业,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行业综合许可制度。
据悉,通过“一帽牵头、一键导航、一单告知、一表申请、一次核查、一标核准、一证准营”再造审批流程,该综合服务中心首批选择“我要开超市”、“我要开蛋糕店”2个业态进行“一业一证”试点。通过自主研发芜湖自贸区市场准入“一业一证一码”系统,实现线下统一收件、综合并联审批、统一制证发证。
智能政务服务工作台可无接触操作
在该自贸区综合服务中心二楼,记者看到了空中成像技术智能政务服务工作台。该工作台集成了全球领先的“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无需屏幕等介质,即可将显示界面呈现于空中,形成实像, 用户直接用手指点击空中界面,便可完成智能政务服务工作台所涵盖的一切功能。同时该空中界面可设置可视角度,以保护用户界面信息安全,达到防偷窥的功能。
据介绍,该产品无需与实体屏幕表面产生任何接触,能有效防止公共场景下屏幕表面细菌、病毒残留导致的交叉感染,同时,空中成像无接触式操作也如同科幻电影中的场景一样,未来感十足。
7*24小时无人政务服务超市实现从“人工”到“智能”的跨越
7*24小时无人政务服务超市位于芜湖自贸试验区综合服务中心一楼西侧。在这里开设了综合性7*24小时无人值守自助服务区,提供15个部门268项政务服务事项的自助办理。通过数据共享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实现办事材料的精减和智能审核。切实解决了企业群众在非工作时间不能办事的问题。
综合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李霆告诉记者,该无人政务服务超市其中的亮点在于自主研发了标准化、智能化、一体化的自助办理工作台,实现智能导办、视频咨询、人证核验、材料智审、自助交件和呼叫服务等6大主题服务。“这里接入市场监管等专网、市区联动业务系统,以及电子证照库、人口库等资源库,具备申请人身份验证、材料提交和智能审核等功能。”李霆说。
据悉,申请人按照自助办理工作台的指引查找事项、定位办理情形、确认办事所需材料、经人证核验后填写基本信息表、将申报材料电子档进行上传,系统对材料进行“智审”。值得注意的是,材料智审是通过机器审核代替人工审核,包含是否盖章,是否签字,证照识别,多份材料之间信息是否匹配。预检通过后打印出两张自助办理凭条,申请人按照系统指引到电子证照柜扫描凭条二维码开箱,将一张凭条和材料一起放入后关箱。
“芜湖自贸试验区7*24小时政务服务模式创新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形成自助办事和窗口办事功能高度统一的政府服务新格局,实现政务服务从“人工”到“智能”的跨越。”李霆说。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徐琪琪
编辑 许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