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这里,还有这里,线路下方有物体接近6米的安全距离……”8月13日上午10点,在位于合肥市瑶海区新安江路的220千伏合螺线下方,合肥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工作人员张承习熟练的操作着无人机,对输电通道进行特巡。在显示屏幕上,清晰的呈现出几十米高空中的线路图像。
“这条线路是供电‘大动脉’,连接着合肥二电厂和螺丝岗变电站,在高温大负荷期间的安全运行极其重要!”张承习说,今年迎峰度夏前,该中心提前对全市重要的输电通道线路进行了精细化特巡,及时发现和消除500多处隐患缺陷。
据介绍,合螺线全长达21公里,顺着道路一侧延伸至看不见的远方。如果采用传统人工巡视,工作人员要使用望远镜等设备,徒步前往每一处杆塔进行巡查。这样下来至少要一天以上,并且也有可能遗留细微的隐患缺陷。
“今年起,我们全面运用科技运维手段,大幅度提升了效率,让任何一处缺陷都‘无处可逃’!”在张承习的操作下,无人机稳稳的飞行于高空之中,瓷瓶等线路关键部位如同在眼前一般清晰。“与一般市面上同类产品不同,这种专业版无人机可以精确定位,其监测误差仅厘米级。”
当前,合肥城市正处于新一轮大建设中,为了杜绝线下不安全施工行为,全市电网布下“天眼”,1000套线路图像监控装置对重要线路通道24小时全天候监控。一旦发生线下火灾、不安全作业等现象,就将及时报警,第一时间发送短信到工作人员的手机。
李岩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伍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