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中高考在即,今日,合肥警方梳理了中高考期间,骗子针对考生和家长采取的5种常见诈骗手段,提醒考生和家长警惕,并谨记不透露考生个人信息和银行账号,不轻信 ,不点不明链接 ,不转账的防骗“秘籍”。
骗术一 :提前查分链接?NO!木马病毒!
中高考结束后,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急于知道成绩的心理,利用家长群、考试群、短信等发送“可以提前查询分数”的广告或链接,以缴费就能提前查询到分数为由诱导受害人转账实施诈骗;同时,不法分子还会利用链接中嵌入的“木马病毒”窃取考生输入的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以实施二次精准诈骗。
警方提醒:谨防虚假查分网址链接,查询考试分数应通过教育部门公布的正规渠道,凡是声称可以提前查询分数的不明链接都是诈骗。
骗术二 :志愿填报指导?NO!姜太公钓鱼!
针对考生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近年来一些商业机构涌入“志愿填报指导”市场。每年高考志愿填报前夕,总有中介或网站宣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各地教育考试院已明确表示,报考志愿前均向考生印发了志愿参考资料供研究填报,没有跟任何社会性机构或企业合作,商家所谓的“内部大数据”纯属噱头。
警方提醒:填报志愿应结合各地招生考试机构的指导服务和教育考试院印发的参考资料合理填报,凡是吹嘘所谓“内部大数据”由“权威专家”高价推荐的填报指导,都要小心上当。
骗术三:分不够钱来凑?NO!是你想太多
每年总会有一些经过包装的、所谓人脉广的“能人”“牛人”在高考期间活跃,假冒招生办工作人员或高校某领导的熟人,重点针对高考成绩不理想或落榜、家庭经济条件尚可的考生和家长,鼓吹能用钱买到“校长指标”、“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点招指标”等,利用家长“花钱买指标”的心理骗取定金后迅速撤离。
警方提醒:高校招生实行“阳光工程”,有“十公开”的要求,还有严格规范的录取程序和监督机制,各高校的招生计划都向社会公布,所谓的“特殊渠道”“内部指标”都是骗局。
骗术四:高考奖学金?NO!天上掉馅饼!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考生身份信息后,假冒教育局工作人员等身份,告知受害考生获得了“奖学金”或“高考补助金”资格,要求缴纳押金或手续费,部分学生和家长轻信后落入骗子圈套。
警方提醒:除了“高考奖学金”之外,骗子还会以“高考补助金”、“复读补助”等各种名目实施诈骗。考生要保管好自己的各类证件,不要在不明APP或网页以及向无关人员透露个人信息,切不可听信非官方信息。
骗术五:“录取通知书”?NO!求证真伪!
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普遍存在的急切心理,通过手机、网络发布虚假录取信息,甚至直接向考生邮寄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录取费”等打入指定银行账户。面对送上门的“意外之喜”,部分考生和家长没能保持冷静,不知不觉跌入不法分子早已布下的陷阱之中。
警方提醒:录取信息请通过官方招生网上查证。切勿相信自身没有报考的院校投递来的“录取通知书”,以录取为名提前收取保证金、占位费等费用的是诈骗。
合公新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