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民在贵州龙里一个高速服务区拍摄视频称,有人在垃圾桶旁发现很多被丢弃的年货,有排骨、腊肉,还有炸好的小酥肉。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一个名为“琴玄”的网民疑似发评论回应称是她扔的,从贵州到黑龙江堵车时间长怕可能会放坏掉,自己把能放的香肠腊肉收了,把易坏的留下给环卫工人吃。另外称老人给她拿肉的时候其并不知情,也没想到堵车会这么严重。
这个疑似当事人的网民究竟是不是扔掉父母年货的当事人?该事件发生在何时何地,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将食物丢弃,以及警方是否接到报警并处理等问题仍有待厘清。
但此事之所以引发网民热议,是因为如果事实真是因为怕变质而将父母准备的腊味年货扔进垃圾桶这般,那刺痛的则是无数游子和父母的心,值得我们深思。
腊味年货不仅凝聚着父母日日夜夜的辛苦,更是一份浓浓的爱与牵挂。虽然堵车可能会坏掉是现实无奈,但把年货扔向垃圾桶确是不妥。
若提前不知父母默默把年货放进后备箱,后考虑到容易变质且不想浪费,可以将承载着爱与亲情的年货分享给同乡路人、服务站的清洁工等人来传递心意,而不是直接将几十包年货就这样丢向垃圾桶。
如今,冷链物流虽能跨越山海运输生鲜,但父母还会将亲手做的年货默默装进行囊,这是一份父母给予的传统的爱。面对如此沉甸甸的爱,我们不妨多些“笨拙”的珍视,把能保存的尽量都带走,实在是容易变质的赠送分享给路人。
这一事件也给我们警示,今后可以提前与父母商量着置办适量的年货。无论是自己吃还是分享他人,让每一块凝聚着爱的腊肉有了合适的归处,才是真正的“保鲜”。(汪艳)
编辑 崔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