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宝马中国将退出价格战#的话题冲上热搜。
没想到,在宝马宣布退出价格战之后,重庆、郑州、深圳、苏州、东莞等城市的部分宝马4S店被指拒绝按原合同价格交付车辆,要求消费者额外支付数千至数万元不等的费用,否则不予提车。
宝马深陷舆论漩涡
一位重庆的消费者在与当地宝马4S店签订购车合同后,遭遇了加价3万元的要求,最终被告知车辆停产,无法按约交付。
4s店拒不交付的理由也是各不相同,对于一些已经签订合同、交付定金的消费者,门店给出的回应是车停产了或者产量减少。对于那些仅仅交了定金没签合同的消费者,门店则回应“总部审批没通过”等理由。
这引发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
一
不按照契约办事,消费者当然不认账的,该维权就要维权。但这件事的背后,大概率是在汽车经销商(4S店)销售体系下,价格传导机制出现了阻滞,宝马战略布局变动导致的“价格成本”,无人愿意承担,最后被粗暴地扔给了消费者。
7月22日,针对近期热议的多地宝马4S店拒不交车事件,宝马中国对外回应表示:“我们已注意到相关内容,并在内部进行了初步调查,涉及的案例均是个案,且每一个案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我们在积极与相关经销商沟通,敦促宝马授权经销商遵守《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消费者获得满意的服务体验。”
有律师提醒消费者,面对加价提车等不合理行为,消费者有权拒绝,尽量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行,可以向品牌厂商客服电话或12345、12315进行投诉,投诉不行可以通过起诉要求4S店按照合同履行交车义务,承担合同约定逾期交车的违约责任。
二
尽管宝马中国称这是“个案”,但在新能源汽车渠道变革的当下,事件也引发人们继续追问:如果说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势力”颠覆了传统造车模式,那么在新的变革时期,车企又该如何卖车?
传统的方式,当然是大众所熟知的4S店模式。
广汽本田在1999年成立了国内第一家公认的4S店,4S店模式在上世纪末开始在中国大规模覆盖。4S店本质是一种“车企授权经销商”模式,在2017年以前,经销商必须由车企授权才能完成注册。
实际上,车子在人家车企手里,经销商更多是靠吃差价来获得销售端的盈利。
因此,4S店手握一定的定价权,自主程度更高。同一款车型,在每个4S店展示的价格都是不一样的。畅销车有涨价空间,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滞销车可以通过降价完成销售任务,以获得整车厂更多的返点和补贴。
但最近十年,4S店这种“小范围内的定价权”,正在被直营店所颠覆。
特斯拉是最早采用直销的车企之一,原因是当年传统汽车经销商(4S店)都不愿意卖特斯拉的车;而且据说特斯拉初期的车也没人买。2009年第一季度,特斯拉总共销售了182辆Roadster,这甚至都不够养活一家大的经销商。
后来,中国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小米们,也开始普遍采用在核心商圈内开设直营店的模式卖车。
当年一个非常直观的理由就是,4S店大部分都是习惯卖传统车的,如果新势力把自己的车放进去卖,“推销员根本不会推销它们”。
因此,新势力汽车品牌开始通过设立销售公司来将汽车卖给终端。简单概括,不让“中间商”赚差价,但并不是中间环节全部消失了,内里是资金流、物流方式的改变。
在直营店模式下,车辆的库存都是由厂商来承担,价格被厂商固定——消费者只需要选车,不需要选价,因此,类似“4s店拒不交付”的事件,可能不会出现。
随后,这股风潮也开始席卷中国。
今年4月,长城汽车召开了双销媒体沟通会。这表明长城已经正式开启“直营模式”,长城坦承,直营模式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更像是“竞争队友”。
三
但这是不是表示,直营就一定优于4S店呢?
也没有那么简单。
要知道,4S店卖车可不仅仅是卖车,而是要解决整车企业稳定产能和不稳定销售之间的平衡问题。在产能充足时,汽车企业通过“压库存”的方式将产品批发给4S店,4S店实际上充当了车企的“蓄水池”,替车厂分担了风险。
因此,对车企来说,直销也不是万能解药。造的少的时候,靠直销可以,因为车供不应求;但一旦产能上去了,在每个新城市铺设销售公司,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但你不铺,车卖给谁?
长城汽车的魏建军后来称赞直营店战报“效果还是不错的”,但他同时也说,这种“好效果”只停留在表面,内里还有很多问题。
在现实层面,小鹏、蔚来、阿维塔等新势力也在尝试转向传统的“经销商模式”。
可以预见,汽车的销售渠道形态将更加多元化。而正是由于多元化,铁板一块的4S店受到冲击,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事。
从某种意义上说,“加价之争”的背后,是两种模式的竞合;两种模式竞合的背后,可能是车企和当地经销商集团的博弈,博弈的焦点正是“定价权的回收”,而归根结底是权力结构正在重塑。
这种博弈仍将持续,而且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大变局的最后,只有那些敢于重新思考的企业,才有可能超越竞争对手。(据安徽时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