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名叫《逃出大英博物馆》的小短剧在各个网络视频平台上线,发布第一天就获点赞超500w,在抖音超2.4亿播放量,收获不少主流媒体和网友的好评。除了关注家国热点、立意深刻、创意新颖外,这部全程由一群年轻人自发创作、没有商业利益、没有巨额投资的小短剧,处处充满了匠心和巧思,是将平台流量和爱国叙事相结合的一次成功尝试。
《逃出大英博物馆》背景是大英博物馆馆藏珍品数次“不翼而飞”等失窃丑闻在全球引发了连锁反应,文物原籍国纷纷加紧步伐开展对流失文物的追索。
流失在海外的每一件中国文物,是我们最亲的家人,承载着泱泱华夏的文明故事,而小短剧用玉壶出走的故事形象地、通俗地展现了文物和国人的情感联系,这使得网友们产生情感共鸣,大大提升了传播效果。
《逃出大英博物馆》运用拟人手法讲述故事,其中女主灰头土脸、男主姓名“永安”等各种细节是吸引网友们观看点赞的重要因素。小短剧的创作者真正花了心思,研究学习并实地取景拍摄,才有了制作的精良,才能俘获网友们的心。
在短视频火爆的今天,有深度、有内涵的作品才能真正被人们记住,自媒体创作者应该像这群创作者学习,而不是一味追求流量。有内涵有深度有思想的是好作品,但却并不一定能够火爆出圈,要想让好作品搭载上流量这艘船,还要思考传播效果问题。
这部小短剧的创作目的、创作过程和创作呈现值得自媒体创作者借鉴和学习,但同时我们也要思考和警惕严肃事件过度泛娱乐化问题。
家国叙事和流量结合没有问题,但如果过度追求流量、追求传播效果而导致严肃事件泛娱乐化则需要警惕。如果为了使得故事更加通俗易懂而忽略了事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严肃性,则会起到反作用的传播效果。拿这部短剧为例,泛娱乐化的呈现则会抹去近代以来中国的百年伤痛,不利于大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在媒介技术快速发展、网络传播主体多元、网络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的时代,自媒体创作者不该一味追求流量和效益,更需要深度思考社会效益和流量经济如何最优结合,将流量发挥在正确的、有益的、有意义的传播上,从而为国家的文化传播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汪艳)
编辑 许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