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评论 | 低温津贴不能年年遇“冷”

©原创 2022-12-20 10:48

在一轮又一轮冷空气的侵袭下,低温津贴的话题再次升温,但这份津贴屡提却难从纸面落到实处。(12月19日《工人日报》)

所谓低温津贴,与高温津贴相对应,是用人单位应给予特殊环境作业劳动者的法定劳动津贴。

作为补偿特殊消耗而支付的补贴,低温津贴属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1994年出台的《低温作业分级》,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的即为低温作业。然而,相较于高温津贴的稳步落实,低温津贴却普遍束之高阁。即使在北方不少平均气温徘徊在0℃附近的地区,甚或是在最低气温可至-20℃以下的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也罕见低温津贴的出现。有媒体采访发现,这笔津贴年年呼吁,却年年“遇冷”,难以真正温暖户外劳动者。

低温津贴为何迟迟落不到实处?这很大程度上是低温津贴的政策和标准不明晰所致。鉴于我国南北气温差异较大,各行各业情况也不尽相同,低温津贴地域性较为明显,对于低温津贴如何发放,目前只是在《最低工资规定》中提及,尚未编制全国统一的指导性文件和补贴标准,主要还是参照各地政策和规定执行。

尽管吉林、内蒙古等多地近年相继出台政策,制定低温津贴发放标准,但上述规定属于鼓励性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强制力约束,全靠企业自觉,加之一些企业和劳动者对于低温津贴的法定性认识仍显不足,有的劳动者甚至“没听说过”低温津贴,这些都导致对这项津贴制度在执行和维权上遭遇挫折。

当前低温津贴陷入了缺乏标准和监管的双重窘境,亟待从顶层设计开始,制订和完善相关政策标准,让低温津贴的发放真正有规可循。

从宏观层面来说,可以对低温津贴进行基本制度设计,在发放条件、范围等方面提供指导意见。具体到内容制定上,《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范本,其对不同温度下的露天作业、工作时长等均作出科学细致的区分。在此基础上,再由相关省份和行业进一步细化,规范发放低温津贴的低温天气作业范围、适用人群、补贴标准、时间形式等,如此方能以详实细致、方便操作的规范为劳动者权益保驾护航。

明确了制度和发放标准,还要对企业的内部薪酬分配进行政策引导,借助减税降费等政策性激励,推动低温津贴脱离纸面、落地生效。与此同时,行业协会、工会组织和劳动监管部门也要积极“站出来”,为劳动者撑腰,以实地调研、摸排取证、专项整治等方式,主动掌握劳动者低温作业相关情况,强化落实和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发挥劳动法律监督作用。

低温津贴不能沦为一纸空文,天寒更应让劳动者心暖。有了切实改善的工作环境和发到口袋里的低温津贴,才能抚慰广大劳动者的心。

作者:孔德淇(2022年12月20日 新安晚报 2版)

在一轮又一轮冷空气的侵袭下,低温津贴的话题再次升温,但这份津贴屡提却难从纸面落到实处。(12月19日《工人日报》)

所谓低温津贴,与高温津贴相对应,是用人单位应给予特殊环境作业劳动者的法定劳动津贴。

作为补偿特殊消耗而支付的补贴,低温津贴属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1994年出台的《低温作业分级》,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的即为低温作业。然而,相较于高温津贴的稳步落实,低温津贴却普遍束之高阁。即使在北方不少平均气温徘徊在0℃附近的地区,甚或是在最低气温可至-20℃以下的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也罕见低温津贴的出现。有媒体采访发现,这笔津贴年年呼吁,却年年“遇冷”,难以真正温暖户外劳动者。

低温津贴为何迟迟落不到实处?这很大程度上是低温津贴的政策和标准不明晰所致。鉴于我国南北气温差异较大,各行各业情况也不尽相同,低温津贴地域性较为明显,对于低温津贴如何发放,目前只是在《最低工资规定》中提及,尚未编制全国统一的指导性文件和补贴标准,主要还是参照各地政策和规定执行。

尽管吉林、内蒙古等多地近年相继出台政策,制定低温津贴发放标准,但上述规定属于鼓励性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强制力约束,全靠企业自觉,加之一些企业和劳动者对于低温津贴的法定性认识仍显不足,有的劳动者甚至“没听说过”低温津贴,这些都导致对这项津贴制度在执行和维权上遭遇挫折。

当前低温津贴陷入了缺乏标准和监管的双重窘境,亟待从顶层设计开始,制订和完善相关政策标准,让低温津贴的发放真正有规可循。

从宏观层面来说,可以对低温津贴进行基本制度设计,在发放条件、范围等方面提供指导意见。具体到内容制定上,《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范本,其对不同温度下的露天作业、工作时长等均作出科学细致的区分。在此基础上,再由相关省份和行业进一步细化,规范发放低温津贴的低温天气作业范围、适用人群、补贴标准、时间形式等,如此方能以详实细致、方便操作的规范为劳动者权益保驾护航。

明确了制度和发放标准,还要对企业的内部薪酬分配进行政策引导,借助减税降费等政策性激励,推动低温津贴脱离纸面、落地生效。与此同时,行业协会、工会组织和劳动监管部门也要积极“站出来”,为劳动者撑腰,以实地调研、摸排取证、专项整治等方式,主动掌握劳动者低温作业相关情况,强化落实和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发挥劳动法律监督作用。

低温津贴不能沦为一纸空文,天寒更应让劳动者心暖。有了切实改善的工作环境和发到口袋里的低温津贴,才能抚慰广大劳动者的心。

作者:孔德淇(2022年12月20日 新安晚报 2版)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