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警方公布近期立案查处的涉疫违法典型案例 提醒市民警惕七类涉疫诈骗

©原创 赵琳 2020-02-11 21:40

故意隐瞒重点疫区生活经历,有发烧症状后仍外出与多人接触导致同村多人被隔离。聚众打牌,不配合测温,不听劝阻并辱骂殴打工作人员。利用口罩等防护用品紧俏的时机,制假售假涉案20多万元。在网上散播关于疫情的谣言……2月11日,合肥警方公布近期立案查处的涉疫违法典型案例,提醒市民警惕七类涉疫诈骗。

自购30多万只假冒品牌口罩网售 涉案27万多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少数不法分子将假冒伪劣口罩冒充医用防护口罩欺骗受害人,或谎称可代购医用口罩,当受害人付费购买后,再拒绝发货或直接拉黑受害人。

近日,合肥市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某药房检查时发现,店内销售假冒某品牌伪劣口罩,后将线索提供至高新分局。2月4日,高新分局以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对该案立案侦查。经查,该大药房于1月23日起,以每只0.35元的价格从阜阳刘某处购进假冒口罩7万余只(后退货4万只),每只加价0.15元通过微信销售,共售出假冒某品牌口罩3万余只。2月5日,高新分局组织警力前往阜阳、亳州等地,抓获犯罪嫌疑人刘某,捣毁仓储窝点2处,追回假冒某品牌医用口罩2万多只。经查,1月20日至今,刘某见口罩热销,在多地低价收购假冒多类品牌口罩30余万只,通过线上微信销售、线下物流发货的方式销售假冒口罩20余万只,涉案价值27万余元。2月6日,高新分局以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依法对刘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据了解,警方已成立工作专班,建立涉及疫情诈骗线索快速核查处置机制,对此类案件重拳打击。目前,合肥市共立制、售涉及疫情假冒伪劣产品案件6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8人,查获假冒伪劣口罩29万余只,涉案物品价值约137万余元。

夫妻故意隐瞒并擅自外出  同村多人被隔离

新冠肺炎是一场全民战,但仍有人拒不配合,故意隐瞒重点疫区密切接触史,导致多人被隔离。还有人不听劝阻,阻挠工作人员测温,或仍聚众赌博,造成严重隐患。

1月21日、22日,庐江县村民许某芬、张某东夫妻二人先后从武汉返回庐江,均未按要求主动向社区报告登记。在出现身体发烧不适的情况下,两人仍对医生及社区防疫管理人员故意隐瞒其在重点疫区工作生活经历和返程的实情,并擅自外出与多人密切接触,造成同村多人被隔离的严重后果。许某芬、张某东已被确诊患有新冠肺炎。目前,两人因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1月30日下午,庐江县公安局经济开发区民警在对辖区检查时发现,位于城西新村钟某胜经营的棋牌室内,有20余人聚集打牌。钟某胜的行为已构成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截至目前,合肥市公安机关共查处涉及疫情类妨害公务、阻碍执行职务、寻衅滋事、故意损毁财物、殴打他人等案件10起,刑事拘留2人,行政处罚10人。2月4日,合肥市公安局向社会公布了《关于依法严打十类涉疫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通告中列举了对疫情防控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的十种违法犯罪行为,将作为公安机关依法从快、从严打击处理的重点打击对象。而自通告发布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查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妨害公务和扰乱社会秩序、干扰疫情防控、聚众赌博四类案件多起,行政处罚89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13人。

为泄私愤发布同乡出现“发烧症状”   男子被行拘5日

疫情当前,人们盼望早日战胜疫情的同时也难免焦虑。针对虚构散布携带、传播病毒类谣言,合肥警方坚持常态化巡查,第一时间取证打击,并及时发布通报。

1月25日下午,有网民在微信群传播“长丰县朱巷镇两村民从武汉回来并出现发烧症状”的信息。该虚假信息迅速蔓延,引发群众恐慌,造成恶劣社会影响。长丰警方经调查发现,该虚假消息系朱巷镇居民梁某洋为泄私愤所发。随即,辖区公安机关于1月26日依法对梁某洋给予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据介绍,合肥警方将继续对涉及疫情违法犯罪采取“零容忍”的高压态势,重点打击拒不执行人民政府防疫决定、阻碍执行职务、暴力伤医、制假售假、造谣传谣等涉及疫情违法犯罪行为,广大市民可通过110电话、12110短信、合肥警方官方微信平台三种方式进行举报,线索一经查实,最高可获得5000元奖励。

警惕以亲属“感染”为名行骗等涉疫七类诈骗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一些不法分子却通过种种手段实施诈骗,让不明真相的群众落入诈骗圈套。合肥警方提醒市民注意防范以下犯罪手段。

1、以虚假口罩广告实施诈骗

在微信群或网购平台利用新冠肺炎疫情,以售卖口罩为幌子发布虚假口罩广告,收取费用后将受害人微信“拉黑”实施诈骗。

2、以“献爱心”捐款行骗

诈骗分子通过微信、QQ、社交网站等方式,冒用红十字会、慈善会等民政慈善组织的名义,向群众发送防控新冠肺炎“献爱心”的虚假捐款信息,利用群众的同情心进行诈骗。

3、以运送防疫物资为由骗取网约货运司机定金

在网约货车平台发布约车订单需求,货车司机接单后以担心货车运载物资可能跑路的名义,骗其支付定金后,将其微信、电话都拉黑。

4、以推销防疫药品行骗

假冒政府或防治新冠肺炎疫情部门给受害人打电话,推销假冒的防疫情药品(口罩);假冒药物研究(医院)机构的名义,推广所谓防疫“新药”;用假冒伪劣药品贴上外文标签,冒充国外研制的新药,故弄玄虚。

5、冒充航空公司以退票改签行骗

以受疫情影响航班或高铁取消为由,向受害人发送机票或火车票改签信息,以退费、发放补偿款为借口,诱导受害人点击虚假退票网址或拨打虚假客服电话,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及验证码等信息,进而盗取受害人银行卡余额。

6、旅游平台客服行骗

诈骗分子借口受疫情影响旅行合同取消、酒店押金退还、快递滞留补偿或取消邮寄退费等,向受害人发送虚假通知信息,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等信息,盗取银行卡余额。

7、以亲属“感染”为名行骗

诈骗分子冒充学校或某公司工作人员,以孩子或某亲属疑患“新冠肺炎”,已被隔离医治为由,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汇缴“住院费”等,骗取受害人钱财。

合公新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