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员工分批就餐,消毒后再换下一批就餐,为员工上岗准备充足口罩,车间内必须分散作业,允许交通不便的员工暂缓上班……2月10日起,合肥本地员工为主、本地产业链配套完备的工业企业开始复工复产。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走访合肥多家企业看到,在疫情期间,很多企业都采取了各种防控措施。
交通不便的员工可以不来上班
2月10日,记者也走访了合肥庐阳经济开发区和肥东经济开发区,看到一些保医疗、民生类符合复工条件的企业也在有序复工复产。
上午8时,位于合肥庐阳经济开发区辖区安徽银华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车间内,机器轰鸣,40名工人正在加紧生产各类盐业包装。记者看到,企业大门口摆上了用酒精消毒过的脚踏垫,所有员工进入公司大门之前,必须踩踏脚踏垫消毒,然后进行体温测量,并且更换消毒过的工作制服,才能进入车间工作。
为了确保安全复工,该公司还明确,除生产人员外,一律不得进入车间,员工上班期间也不能出来。“每天四次公司用84消毒液对厂区严格消毒,上班前给员工测量体温,体温异常的不给进入车间。”该公司生产部负责人翟从芳告诉记者,为了做好开工准备,公司提前采购了1万只口罩和手套发给员工,并准备了大量消毒液和酒精,目前来看数量还是充足的。
交通出行方面,翟从芳表示,目前上班人员都是没有接触史的本地人,且居住地离企业都在5公里范围内。“一般都是私家车出行,少数骑电瓶车上班,不允许乘坐公交来上班。”她表示,如果员工因为交通不便可以暂缓上班,针对回肥员工,要求必须在收到所在地乡镇街道开具的隔离期满证明后方可返岗。
“今天是第一天生产,预计日产盐业包装袋300万件,和之前相比没有太大变化。”翟从芳告诉记者,企业现有员工80名,目前符合返岗条件并到岗的人员有40名,考虑生产需要,员工们也都主动承担了平时多一些的生产内容,确保企业生产供应不受影响。
庐阳经济开发区经贸发展部副部长时康康介绍,为较好的防控疫情,园区严格按照省市区有关企业复工相关文件规定执行,并根据企业不同情况加强分类指导,有序复工复产。园区根据企业开工复工申请,第一时间组织疫情防控指导组赴现场督导验收,检查企业防控机制建设、员工排查、防疫物资保障和内部管理等情况,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下达开工通知书,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提出整改建议,并根据企业整改情况重新组织验收程序。
“在督导过程中,我们也尽力做好企业帮扶工作,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复产中面临的困难,协调解决物资保障、交通运输等难题。”时康康表示。
员工车间内必须分散作业
在肥东经开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20多家企业陆续复工。为了确保安全生产,企业只安排符合防疫要求的部分员工在岗。
在合肥海源机械有限公司,70多名员工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为了确保顺利开工,该企业在年前就采购了2万多只口罩,并提前3天向管委会打了报告。”肥东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的工作人员何娟告诉记者,按照防疫相关规定,该企业制定了防疫管控制度和应急预案等措施,并对返岗人员进行了前期排查后,才允许复工生产。“省外的员工一律不允许到岗,省内的员工也需要在家隔离后没有异常才可以上班。”
记者看到,该公司在门卫处设立了登记站和体温检测点,“所有员工需要登记身份信息和体温情况,每天向经开区经发局汇报,以便实时检测员工健康情况。”何娟告诉记者,在中午就餐方面,他们也将原有的食堂就餐方式更改为给员工提供盒饭,员工在生产车间分散就餐。车间方面,按照早中晚三次进行全面消毒处理。
何娟透露,车间内,员工必须分散作业,生产人员相互间保证1.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并减少交流。“空调也不允许打开,必须定时开窗通风。”何娟介绍说,肥东经开区聚集了3000多家企业及经营主体,当前正扎实做好企业复工防疫工作。 “我们组织30余名机关干部,建立分包企业责任制,实行信息日报制度,对不符合企业复工条件一律不允许开工。”
员工分批就餐 消毒后再换下一批
2月10日上午,记者也来到我省高新科技企业最为集聚的区域合肥高新区探访。在同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这家集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专业血液制品公司也已经复产。
同路生物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生产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具有免疫增强和防治病毒性感染的作用,对于抗击本次疫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疫情爆发后,企业就积极参与疫病支援,从1月30日起开始复工,并将已获批签发可售的产品发往湖北。
对于如何做好防控,同路生物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制定了专门的方案,对员工是否有武汉接触史或者接触相关人员进行了一一排查,还对每天进出的上班员工进行体温监测并记录,每人发放口罩。“企业复工前,管委会相关部门也一直与我们保持沟通,了解企业防控和生产情况。”他说,作为一家制药企业,原来生产区域卫生工作就很细致,“现在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公共区域进行定期消杀毒。”
对于员工就餐,同路生物也颇为用心做了安排。“在公司食堂采用分模块、分批次就餐的形式,每桌限坐两人,每批次人员就餐结束后进行餐厅消毒。另外,食堂取消了公用的餐具,改用一次性餐具。”
目前,同路生物的员工上班主要分自行上班和坐班车两种方式,“自行上班的同事须在门卫打卡测温,体温检测合格后才可进厂上班。乘坐班车的同事在上班车前进行体温检测,检测正常后才能上班车。”
合肥高新区:今天70多家企业复工
记者从合肥高新区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2月10日该区大约有70多家工业企业复工,“都是满足条件的,以本地员工为主的企业。”合肥高新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在春节期间,高新区就在开展疫情防控阻击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为企业有序复工复业做准备。
据了解,高新区制定了工委管委会领导包保方案,组织了十多个工作组,帮助企业防疫和恢复生产。而在复工复业之前,高新区也对园区所有企业相关情况,进行地毯式排查,其中重点企业累计摸排了近七千家次,累计摸排企业员工近5万人。“另外,我们还开展督查检查,要求所有员工上岗前测量体温、佩戴口罩上岗,定期消毒衣物等。”
虽然复工复业已经开启,但众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还是会受疫情影响。对此,合肥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该区已经出台了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抗疫情、渡难关、促发展的十二条政策措施,“提出了减成本、降风险、稳岗位等多项措施,包括减免房租、减免税费、鼓励技术攻关、加强金融扶持、资金保障等,支持他们共渡难关。”
合肥惠企政策将让九成企业受益
2月10日,合肥市经信局也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合肥不少工业企业都开始陆续复工,而合肥市也已经发布了“暖企、惠企12条政策”,给予企业支持。据初步测算,合肥市逾九成企业将会受益。“我们正在抓紧制定实施细则和申报指南,明确受理部门、申报时间和流程,并尽量简化申报材料和时间,将政策资金及时兑现给企业,惠及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以及受疫情影响的企业。”
据介绍,部分条款本月内即将启动兑现,“比如疫情防控生产期间工人加班工资补贴等条款。”合肥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他们也会关注企业复工复业的情况,并给予企业必要的支持。
赵明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赵明玉 刘旸 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