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2月10 日,合肥企业陆续复工复业,合肥市区出行人数将增加。此前大幅度延长行车间隔并关停部分车站的合肥地铁会作何应对?选择乘坐公交出行的合肥市民多吗?整体运行情况如何?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乘坐多条地铁和公交线路进行实地探访。
第一部分:地铁
时间:9:00
地点:3号线洪岗站
发车频次“悄然”增加
上午九点多,记者来到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洪岗站,二十多分钟的时间,进站人数不到十人,车站人员告诉记者,从今天早上的进站客流情况来看,相比前几天没有大的增加。
上午10:09,一列开往相城路站方向的列车从洪岗站驶离。记者看到,车上的乘客人数不多,基本上每节车厢只有零星的几位乘客,有的车厢还是空的。
记者随后对比了下两个方向候车显示屏,开往相城路站方向的显示“本次列车13分钟 下次列车29分钟”。对侧开往幸福坝方向则显示“本次列车5分钟,下次列车21分钟”。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段列车行车间隔大约是15分钟,而且两个方向列车发车间距时间也长达7、8分钟。
此前,为应对疫情、减少传播,合肥轨道交通线网自2月4日起,首末班车发车时间调整为6:30至21:30,7:00—9:00,17:00—19:00的行车间隔为20分钟,其余时间行车间隔为30分钟。也就是说,实际列车的行车间隔已经进行了缩短。当然,与此前正常时期高峰时段5分钟、非高峰时段6分钟的行车间隔来说,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事实上,从2月9日起,合肥轨道交通1、2、3号线均已增加发车频次。记者发现,相比以往每次行车组织方案调整都提前做公告来说,这次显得有些悄然无声。
部门:
下一步将视客情随时调整
记者随后从合肥轨道交通集团了解到,面对此次复工,公司内部已做好各项应急预案。将视实际客流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同时根据疫情变化在行车间隔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做好备车应对。据悉,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大客流,轨道交通准备了多辆热备列车随时待命,以保障应急情况下的运能储备供应。
复工返程期间,各重点车站如合肥火车站、合肥南站、大东门站等大站及换乘站客流将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一旦出现客流人数大幅增长,将立即启用热备车辆。据介绍,这些热备车辆将按就近原则驶入正线,遇现场客流较大时可灵活投入拥挤区段运行,最快可在3分钟之内到达,以及时输送客流。
视实际客流情况适当增加发车频次,降低人员聚集在车站和车厢拥挤的风险,根据客流分布,集中人力物力进行疫情防控工作,优化监测点布局,关停客流量小的地铁车站或减少安检通道,调动人手确保客流较大的车站,直至恢复到正常运营水平。
提醒:分散候车勿扎堆
疫情发生以后,为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合肥轨道交通采取多项措施,提高车辆、通风系统、车站等公共场所的消毒频次等多项举措,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不过,地铁作为大运力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因其乘车、候车环境都相对密闭,依然是病毒传播的高风险区域,在特列时期,还是再次提醒广大市民,尽可能减少出行,在迫不得以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
合肥轨道交通也提醒选择地铁出行的乘客,务必做好以下搭乘注意事项,安全乘车:
第一,乘坐地铁必须全程佩戴口罩。在购票、安检、进闸、候车、乘车、出闸的全过程佩戴口罩,中途也请不要取下。未佩戴口罩,车站工作人员将予以劝离。
第二,主动接受车站“测温”检查。在进站安检点,工作人员将对乘客进行体温检测,请主动配合。如有乘客存在体温偏高或其他异常症状,建议乘客就近医院就诊。
第三,分散车门候车,不扎堆上下车。当您进入站台后,请主动移步,分散至不同车门处候车,先下后上,不扎堆上下车。
第四,乘坐地铁时,建议用手机拍照记录记录所乘坐的列车车厢号和乘车时间,车厢号在列车车厢内两端顶部,以备后续查询。
第五,尽量与周围乘客保持一定距离。在现场客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尽可能与周围乘客保持一定距离,做好个人防护,降低疫情风险。
第六,车厢人多时等候下一班列车。如进站列车满载率高,乘客较多,可能会采取客流管控措施限制车辆满载率。为了尽可能的减少人员聚集,请勿急于上车,建议您在站台耐心等候下一班列车。
第七,条件允许时“隔位”而坐、分散而坐。在车厢客流条件允许时,请尽量“隔位”而坐、分散而坐,与其他乘客相互之间尽量保持一定距离,进一步降低风险。
第八,错峰出行,避开大客流车站。合理安排行程路径,预留充足出行时间。尽可能错开早、晚高峰,尽量避开在大客流车站进出站或逗留,减少与密集人员的接触。
第九,行程结束及时洗手消毒。搭乘地铁过程中,建议不要用手触摸口、鼻、眼睛。行程结束后,勿忘及时洗手消毒,用流水加肥皂或洗手液冲洗20秒以上。
第十,如您在乘车过程中有任何不适,请及时联系车站工作人员,或拨打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热线0551—62076666寻求帮助。
第二部分:公交
时间:8:36
地点:翠庭园站台
乘客寥寥数人 车辆每跑一个来回需消毒
早上8:36,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在合肥市政务区习友路上的翠庭园站台等待166路公交车。没有发生疫情之前,这个时间段正是乘车高峰,一般来说,166公交从柳树塘站发车,经过八中站,再到翠庭园站,通常已经挤满了人。而记者今早候车时,站台却空无一人。
166路公交车上只有几名乘客。
等了几分钟后,166路公交车来到翠庭园站,记者上车后数了一下,加上记者仅有4名乘客,大家都戴上了口罩,有的乘客还戴上了一次性手套,选择的座位也相隔较远。驾驶员赵师傅说,由于166路是主干线,连接政务区与市区,所以疫情发生之后也没有停止营运,为了保证车辆的卫生,每跑一个来回都要对车辆进行消毒。“疫情发生后,166路公交线路大概有5台车在运行,因为今天是复工第一天,车辆增加到了8、9台,十几分钟发一趟车。”
翠庭园公交站台空无一人。
记者从翠庭园站一路坐到江淮站,发现沿途的站台基本上没有乘客,或是仅有一两名乘客在等车。一位乘客告诉记者,因为家住得离单位近,自己又不会开车,平时也都是乘坐166路公交车上班,“看新闻说公交车是规范消毒的,而且骑车上班有点冷,所以今天决定还是坐公交车,我不光戴了口罩,还用小喷壶分装了一点酒精,准备一下车就喷一喷。”该乘客表示,自己没有想到复工第一天公交车上的乘客这么少,“合肥市民还是比较谨慎的,这样也挺好。”
时间:9:04
地点:江淮站岛式站台
营运时间缩短 车队安排 “候补队员”辅助
9:04,记者从合肥金寨路上江淮站岛式站台下车,刚一下车就闻到了比较明显的消毒水味道。除了记者本人,偌大的岛式站台只有1名乘客在此候车。随后,记者坐上了1路公交车,这条公交线路从南门换乘中心开往合肥火车站,也是平时客流量较大的一条公交线路。
1路公交车上的乘客不多。
与刚刚乘坐的166路公交相比,这辆公交车上的乘客人数稍微多一些,大约十几名乘客。大家同样戴上了口罩,也没有人聊天、说话,一名乘客在车上与家人打起了视频电话,让家人不要担心,自己下车会立马在手上以及手机上喷酒精消毒。
“1路车之前的营运时间是5:00—22:30,疫情发生之后缩短到了6:00—21:00。”驾驶员杨师傅告诉记者,与以往相比,乘客大约少了八、九成,沿途等车的乘客也非常少,到晚上6、7点之后,几乎就没有乘客了。“好在坐车的乘客都很自觉,所以疫情期间的运营也是比较平稳的。”杨师傅表示,为了应对复工第一天乘客可能增加的情况,车队还提前安排了“候补队员”进行辅助。“比如遇到某个时间段或者是某一站乘客特别多,我们会向车队汇报,车队就会安排后补驾驶员上车进行辅助。”不过,由于今天乘车的人不多,“候补队员”可能并不会“上场”。
十几分钟后,记者在金寨路上的稻香楼站下车,此时车上仅剩4、5名乘客了。
公交集团:
下一步视情况分步骤恢复公交线路
记者从合肥公交集团了解到,目前该集团继续执行合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有关决策部署,强化人员防护、做好车辆消毒、暂停部分线路、延长发车间隔等。目前,合肥市仍有37条公交线路近300辆公交车在继续营运。
每天的早、晚高峰时段,公交集团各营运单位根据客流情况,适时调整发车间隔。2月10日,合肥交通状况与前一日相比变化不大,绝大多数市民还是积极响应号召,不出门,不串门,防止交叉感染和疫情扩散。随着春运返程高峰的到来,针对节后复工客流,合肥公交集团已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提前制定了多项线路恢复预案,根据疫情控制情况和客流变化情况,将在报上级批准后有计划、分步骤恢复公交线路。
空旷的江淮站岛式站台。
根据现有的公交线路客流变化情况,合肥公交集团也采取了不同举措进行应对。一方面,加强营运线路的现场管理,密切监控线路客流变化情况。一旦出现拥堵,立即加派车辆上线服务,提高发车频率、采取同步并行发车等举措,防止出现车厢客流过于密集。同时,与铁路部门保持联系,高度关注合肥火车站、合肥南站铁路客流,随时做好公交对接服务工作,不出现到站旅客滞留情况。此外,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如有职工上下班出行需求,主可动与公交集团联系,公交集团会采取措施,派出车辆,开通通勤线路,做好单位职工的出行保障。
李克武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伍静 姚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