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 “武汉平安,平安武汉,我们心心相印血脉相连;武汉平安,平安武汉,我们共同携手守护家园…… ”年初的一首《平安武汉》打动了无数的观众和网友,也更加坚定了人们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决心。上周五上午,《平安武汉》的作曲及演唱者,安徽著名音乐唱作人刘小雅在做客徽派直播时,再次用他温暖的声线,深情演绎了这首抗“疫”歌曲。非音乐科班出身的刘小雅说,音乐这条道路很艰辛,但自己会一直坚持下去。“希望我的歌能够被更多人听到,用音乐贡献一点薄力。”
刘小雅徽派现场演唱我选择用音乐诉说
徽派:听说你仅用了20分钟就创作了《平安武汉》这首温暖而有力量的抗“疫”歌曲,这是不是你创作生涯最快的一次?
刘小雅:算蛮快的。看到1月23号武汉封城的新闻时,我的心理感受就是两个字:心疼。当时我就有这个想法,希望把音乐化为一种力量,能够安抚和鼓励到一些人。因为年三十晚上,我们合肥籍著名作词人陈飚先生在看了央视春晚播出的疫情防控特别节目《爱是桥梁》后深受感动,他打电话给我,说一定要写个东西,然后过了半个小时就发给我了。我当时接到陈飚先生的词,就很有画面感。虽然我在家,还穿着睡衣,但当时热血沸腾,坐在琴旁边,很快曲子也出来了,也用了半个小时就发给他了。但是遇到最大的问题是,疫情当下,又加上过年,音乐小伙伴们都在老家或者在进行自我隔离,歌曲没有办法制作,我们协调了很久,也打了很多电话,用了大年初一一整天时间,编曲,录音棚录音,后期混音,把大家都召集在一起,这么快完成一首歌,我也特别感动。
刘小雅创作中(受访者供图)
徽派:对于主旋律歌曲的创作,你有想过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响吗?
刘小雅:当时并没有想到,也很幸运接到央视《焦点访谈》制片人的电话,我只是做一首歌表达对武汉人民的祈福,这样的反响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对于创作者来说,音乐灵感来了,心里特别想表达的时候就去表达了,并没有想那么多。我也希望用音乐贡献一些薄力,然后让更多人听到,可以有更多力量去战胜困难,希望他们平安度过。没有想太多,很纯粹。当时小样出来,陈飚先生是第一个听的,他说挺好,很朴实。其实我唱歌的声音是比较淡淡的,我的风格也是用安安静静的方式呈现给大家,我的音乐世界是诉说。
徽派:你们的反应真的是很迅速的,后来又创作了《守护希望》这首歌,同样深受欢迎。
刘小雅:年初三的时候,接到台领导的指示,用歌曲来表达我们对战“疫”勇士的敬意,于是有了《守护希望》这首赞美医护工作者的歌。“和你一样,守护希望,和千万人同往,甘苦共享;和亿万人同当,无惧恐慌。守护希望,和你一样,看到灿烂笑容挂在脸庞,静待春暖花开为你鼓掌。”
参加比赛是学习的过程
刘小雅和《守护希望》制作团队(受访者供图)
徽派:你是学音乐出身吗?
刘小雅:我对音乐就是纯粹喜欢,我是非科班出身。我从小有一些遗憾,父母算我的音乐启蒙老师,他们都喜欢音乐。我5岁的时候学习小提琴,是我爸说一定要学,可以提高音乐素养和气质,因为那时候有些贪玩就放弃了。弦乐比较难,但乐理和乐感我还有一些基础的,中学的时候就开始参加各种比赛,大大小小的比赛,包括在街头的那种,就想展示自己,内心好强。
徽派:后来你拿了第十三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赛安徽赛区流行唱法金奖,这对你的音乐路算是转折吗?
刘小雅:我参加过很多比赛,包括“快男”这些,到不同的城市去参加比赛,结果都是不尽如人意。没办法,心里想的跟现实都是有差距的,也会质疑觉得自己是不是不行,经常产生自我否定。2008年参加青歌赛拿到金奖,这在我的经历当中是个很好的安慰。当时代表安徽去北京参赛,跟姚贝娜、关喆这么多高手一起PK,这种感觉特别好。参加比赛是学习的过程,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徽派:后来没有接着往前冲了,是心理产生变化了吗?
刘小雅:这些年我的想法确实有所变化,以前是以歌手的身份经常参加比赛,想着要用唱功打动观众,也想有好结果。现在更多地是希望能够写出好作品,给大家力量,这也是我最初的想法。音乐这条路很艰辛,希望有一天能被更多人认可。我很感谢身边一直遇到的音乐上的好朋友,既然这么喜欢音乐,那我就要坚持,不能放弃。后来就尝试自己写歌,因为到了北京一看,很多都是原创歌手。所以音乐对我来说就是坚持,无论结果怎样,对自己的爱好和坚持有个交代就好。
酒吧驻唱的经历很难忘
徽派走进刘小雅音乐工作室
徽派:音乐人所说的热爱到底意味着什么?
刘小雅:其实我现在的内心挺平静的,不要跟任何人去比,我们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很多东西要去学习。参加青歌赛的时候,我每天平均一首歌练3个小时,真的是练到会吐。然后要学会自我调节,多听多看一些大师的作品,慢慢地从模仿到找到自己。我曾经也追求唱很高音的歌,但我的声音是属于温暖型的,找到最舒服的音区,才能给大家带来最好听的旋律。
徽派:这条路那么难走,有想放弃的时候吗?
刘小雅:想放弃的时候,应该是在酒吧唱歌的时候。2003年到2006年我在合肥的酒吧唱歌,那时候比较辛苦,一天要到五个酒吧去唱,从晚上七点到凌晨两点。酒吧环境比较杂,我也受过很多委屈,最致命的是每天不能唱自己喜欢的歌曲,要迎合观众,甚至要唱不太擅长的曲目,而且经常会有客人指手画脚的,但我都忍下来了。因为我特别喜爱音乐,受点委屈也不算什么。当时已经毕业了,家里人也觉得应该从事一些稳定的工作就好,但我可能是在倔强的叛逆期,就想在酒吧锻炼下。
徽派:后来是怎么想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音乐道路该往哪个方向走了?
刘小雅:青歌赛拿到冠军后,一些前辈老师推荐我当音乐评审,也参加了不少商业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认识一帮做音乐的朋友,慢慢尝试给艺人写歌,但是学习一直没有断过。身边的朋友都很厉害,一首歌的完成也是需要各个方面的合作。词特别重要,是一首歌的灵魂。我负责的作曲也是自学的,前几年可能是模仿,现在更多的是了解自己的声线、风格等之后,开始写适合自己的歌。当然,我到现在还是一直在学习,觉得自己还差得很远。
好歌永远是下一首
刘小雅在自己的音乐工作室
徽派:你做了很多音乐节目的评审,对于好音乐有什么样的评判标准?
刘小雅:其实我在比赛中间不会讲太多,一般以选手个人发挥的感觉说一些,私下里会找选手说,因为都是我当年遇到和经历的东西。感冒了,或者音响不太好,拿过什么头衔,受过什么委屈,这些都不是理由,失误只能怪自己。总是从外部这样考虑,一定不会进步。所以千万不要怪别人,一定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唱歌就是不断地了解自己,把最好的声音,最好的自己展现给大家。作为80后,我喜欢张学友、周杰伦、王力宏、陶喆,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华晨宇、李宇春。但是做音乐不像体育,今天你跑8秒,他跑9秒就输了。音乐有各种风格,没有对错和输赢。对于很年轻的歌手,他们的成功也不是随随便便的,所以要尽量学习别人好的地方。现在流行的短音乐,可能就15秒,只有一段副歌,但大家很适应了,不喜欢就滑过去,虽然对这种音乐形式也有过疑惑,但还是要学习与时俱进,跟得上潮流。
徽派:你还给90后写过歌,你会鼓励他们走音乐这条路吗?
刘小雅:我写了《90后的你我他》,也是因为身边朋友在居委会工作,很多在社区里工作的年轻人,他们在疫情期间也非常辛苦,就想着为他们写一首歌。我对自己的学生说过,做音乐要发自内心的热爱,不断地去研究它的各种形式。我前面所说的片段音乐,短视频,对我们这些做原创音乐的人来说虽然并不是很认可,但是短短几十秒能打动人,我们也要去研究。上课的时候我会讲技巧和情感的东西,但我更希望看到学生的真诚,希望下次见到的时候他能进步。看他的行动,认真的人是不一样的。
刘小雅创作《90后的你我他》(受访者供图)
徽派:看你经常到贫困山区给孩子们上音乐课,做公益的初心是什么?
刘小雅:我比较喜欢小孩,喜欢跟他们玩。每年我会到贫困山区,跟孩子们踢球,带小电子琴给他们,教他们唱歌的时候我特别开心,他们也特别开心,我觉得那种就是天真无邪的笑容。
徽派:作为音乐人,你有没有特别的音乐目标?
刘小雅:特别想哪一天大家来我的专场音乐会。一直觉得自己现在还不够好,还没有到爆发的状态,希望有了一定的积累,计划是给自己三年的时间准备。我希望我的歌老少皆宜,我也在不断学习和努力。当然,我希望我的音乐会是公益的,能够把音乐带给留守儿童,带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我写了各种风格的歌,中国风、R&B、说唱都有,还有给小朋友的歌。其实我总觉得每首歌做好都会有遗憾,好歌永远是下一首。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我们有整支乐队。其实人都会经历挫折,音乐陪伴了我的难过和开心。我现在比较好强和倔强的部分已经过去了,还是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不断呈现更好的音乐。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李燕然/文 薛重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