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央视开年大剧《六姊妹》热播,“合工大无线电”何以亮相?

©原创 2025-02-18 13:20

大皖新闻讯  “刘妈,有您的信件。”“合肥工业大学,考上了!”最近,央视开年大剧《六姊妹》正在热播,剧中人物张秋林如愿考上合肥工业大学的无线电专业,成为让亲朋好友骄傲的重点大学学生。该剧以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安徽小城淮南为背景,讲述了田家庵区何家老一辈及六个女儿的人生故事。这段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情节,引发观众热议并喊话,“欢迎报考合工大!”

图为电视剧截图。

在剧中亮相的合肥工业大学无线电专业实力究竟如何?背后有着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2月18日,大皖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年,合工大无线电专业作为合工大的优势专业之一,创造过许多个第一。如今,它已经发展壮大成为科研成果和领军人才辈出、社会认可度较高的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无线电专业不断发展壮大也印证了合工大的坚实迈进之路。

师生曾研制出国家急需关键设备

1958年9月,中央电复安徽省委,同意将合肥矿业学院正式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为全国和安徽省工业发展培养人才。10月7日,全校师生员工欢欣鼓舞地举行了庆祝合肥工业大学成立大会,并将这一天定为校庆日。

新成立的合肥工业大学突破了原来为煤炭工业服务的单科性学科范围,增设化工、机械、冶金、建筑、地质和无线电等为重要工业部门服务的学科专业。1958年设立的无线电系在此后的40多年间先后开设了无线电技术、半导体器件、电真空器件、工业电子技术等专业,师生们先后自主研发了无线电引爆装置、无线电发射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等多种先进装备。

图为无线电师生成功研制出200万电子伏特静电电子加速器。

1960年,无线电专业的师生成功研制出200万电子伏特静电电子加速器这一国家当时急需的关键设备,该项成果位列当时全国高校科研水平前列。1958年到1960年短短两年时间,刘少奇、朱德、邓小平、董必武、彭真、杨尚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学校视察,对学校的科技创新和师生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给予很高评价。

1980年,以无线电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两个专业组成的电子工程系为主,学校成立了微型计算机应用研究所。这是全国高校最早的研究所之一,微机所在进行微机试制、科研的同时,还为全国多所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培训大量技术人员。

无线电专业的“今生”发展如何?

1996年,由计算机与信息系、计算中心和微机所合并组成的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成立。2018年,合肥工业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与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同一实体。如今的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已经拥有7个本科专业,其中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图为如今学院大楼。

学院现有数字媒体技术、数据挖掘与智能计算、情感计算与交互、智能信息处理、无线通信网络及信息系统、软件交互技术等近20个研究方向,拥有“多源海量动态信息处理”教育部创新团队、安全关键工业测控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慧养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示范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情感计算与先进智能机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10多个科研基地。

图为师生科研掠影。

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陈鲸,中国工程院院士、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工程专家杨善林,福建博思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航,深圳普联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建军,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大卓智能CEO谷俊丽等人都是该学院的优秀校友代表。

“北带淮河,南襟浩浩长江,合肥工大在皖中央。”1960年,合肥工业大学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2005年进入“211工程”,2009年列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工信部和安徽省政府共建高校,建校近80年来,合肥工业大学为国家培养了50余万名毕业生。

大皖新闻记者 汪艳(图源合肥工业大学)

编辑 张大为

大皖新闻讯  “刘妈,有您的信件。”“合肥工业大学,考上了!”最近,央视开年大剧《六姊妹》正在热播,剧中人物张秋林如愿考上合肥工业大学的无线电专业,成为让亲朋好友骄傲的重点大学学生。该剧以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安徽小城淮南为背景,讲述了田家庵区何家老一辈及六个女儿的人生故事。这段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情节,引发观众热议并喊话,“欢迎报考合工大!”

图为电视剧截图。

在剧中亮相的合肥工业大学无线电专业实力究竟如何?背后有着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2月18日,大皖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年,合工大无线电专业作为合工大的优势专业之一,创造过许多个第一。如今,它已经发展壮大成为科研成果和领军人才辈出、社会认可度较高的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无线电专业不断发展壮大也印证了合工大的坚实迈进之路。

师生曾研制出国家急需关键设备

1958年9月,中央电复安徽省委,同意将合肥矿业学院正式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为全国和安徽省工业发展培养人才。10月7日,全校师生员工欢欣鼓舞地举行了庆祝合肥工业大学成立大会,并将这一天定为校庆日。

新成立的合肥工业大学突破了原来为煤炭工业服务的单科性学科范围,增设化工、机械、冶金、建筑、地质和无线电等为重要工业部门服务的学科专业。1958年设立的无线电系在此后的40多年间先后开设了无线电技术、半导体器件、电真空器件、工业电子技术等专业,师生们先后自主研发了无线电引爆装置、无线电发射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等多种先进装备。

图为无线电师生成功研制出200万电子伏特静电电子加速器。

1960年,无线电专业的师生成功研制出200万电子伏特静电电子加速器这一国家当时急需的关键设备,该项成果位列当时全国高校科研水平前列。1958年到1960年短短两年时间,刘少奇、朱德、邓小平、董必武、彭真、杨尚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学校视察,对学校的科技创新和师生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给予很高评价。

1980年,以无线电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两个专业组成的电子工程系为主,学校成立了微型计算机应用研究所。这是全国高校最早的研究所之一,微机所在进行微机试制、科研的同时,还为全国多所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培训大量技术人员。

无线电专业的“今生”发展如何?

1996年,由计算机与信息系、计算中心和微机所合并组成的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成立。2018年,合肥工业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与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同一实体。如今的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已经拥有7个本科专业,其中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图为如今学院大楼。

学院现有数字媒体技术、数据挖掘与智能计算、情感计算与交互、智能信息处理、无线通信网络及信息系统、软件交互技术等近20个研究方向,拥有“多源海量动态信息处理”教育部创新团队、安全关键工业测控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慧养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示范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情感计算与先进智能机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10多个科研基地。

图为师生科研掠影。

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陈鲸,中国工程院院士、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工程专家杨善林,福建博思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航,深圳普联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建军,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大卓智能CEO谷俊丽等人都是该学院的优秀校友代表。

“北带淮河,南襟浩浩长江,合肥工大在皖中央。”1960年,合肥工业大学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2005年进入“211工程”,2009年列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工信部和安徽省政府共建高校,建校近80年来,合肥工业大学为国家培养了50余万名毕业生。

大皖新闻记者 汪艳(图源合肥工业大学)

编辑 张大为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