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欢天喜地闹元宵!”2月12日元宵节,合肥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在骆岗公园,有“祥蛇献瑞闹元宵”民俗大游园活动,在城隍庙,则有“金蛇迎春闹元宵”专场文艺演出。通过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让市民游客度过一个热闹愉快的传统佳节。
骆岗公园:民俗游园踩街活动 数百人参与演出
“活动在元宵节当天下午开始,规模是比较大的。”对接“祥蛇献瑞闹元宵”民俗大游园活动的工作人员称,骆岗公园的活动在2月12日下午2点30分开始,路线则是从骆岗婚姻登记中心出发,沿途经过骆岗小镇、机场跑道,预计3点15分到达航南广场集中展演区域,各团队有序进行集中展示。
工作人员告诉大皖新闻记者,其中有“肥东洋蛇灯”表演、大头娃娃和腰鼓、秧歌舞,以及鲤鱼灯、舞龙、舞狮,还有莲湘舞、“虾子灯”等等。记者了解到,“肥东洋蛇灯”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是一项集舞蹈、音乐、武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瑰宝,通常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佳节期间闪耀登场,每十八年舞一次。每舞一次,蛇灯增加一节,每节长约1.6米,已跨越数百年历史,传承至今。如今,“洋蛇灯”全长约128米,其中蛇头长约1.5米,蛇尾伸展近2米。
表演中的”肥东洋蛇灯”
鲤鱼灯是以竹篾编扎外形框架,用纱布或绵纸蒙壳,通体贴上鱼鳞,层层迭迭。形体小巧,头尾均可活动。轻盈游动,栩栩如生。以民间唢呐曲牌和打击乐伴奏,气氛十分红火热烈。
鲤鱼灯(受访者供图)
莲湘舞在肥西柿树岗乡广为流传。莲湘舞的花枪便被称为“莲湘”,是一根长约三尺、比拇指粗的竹竿,其两端镂成三个圆孔,每一孔中各串数个铜钱,涂以彩漆,两端装饰花穗彩绸。表演者则手持莲湘,跟随音乐做出不同舞蹈动作。
庐江“虾子灯”的每只虾灯由两人掌舞,双虾和舞,色彩斑斓,迎花追逐,生动活泼,活灵活现,至今已有 300多年历史,已列入合肥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城隍庙:专场文艺演出“好戏连台”
2月12日元宵节,在合肥城隍庙将推出“金蛇迎春闹元宵”专场文艺演出。舞台上进行舞蹈、演唱、曲艺、戏曲、器乐等节目展演;台下设置非遗展区,组织合肥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美食等进行展示和互动体验;周围结合庐州灯会的场景布置,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增强活动的多样性和欣赏性。
活动工作人员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金蛇迎春闹元宵”专场文艺演出是合肥市第三十一届新春文化庙会系列活动,演出是在2月12日下午开始,当天的演出内容有民俗暖场《龙腾狮跃闹元宵》,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相声《庐韵包公》、川剧变脸、杂技《花香碟舞》等等。
合肥市第三十一届新春文化庙会在城隍庙举行(受访者供图)
据悉,本届新春文化庙会围绕“逛庙会、赶大集、看灯展、晒年味”四大板块,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融合省、市、县(区)文旅资源,多点位、多矩阵、多形式提供丰富优质的新春文化产品,在公共文化场馆、景区、街区、社区等地开展春节文艺演出、民俗活动、展览展示11大项,活动将持续至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
春节假期合肥端出“文旅大餐”
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春节假期,合肥文旅推围绕“合你一起过肥年”主题,推出十大场景、百场活动、千万惠民消费券,落实系列安全工作举措。非遗民俗、文化展演、乡村集市、国潮夜游等文旅活动层出不穷,各大景区、文博场馆、特色街区文旅消费热度居高不下,文旅市场呈现喜庆、祥和、繁荣、有序态势。
城隍庙活动
除了丰富的文化民俗活动,春节期间科技游氛围浓厚。安徽省科技馆、合肥市科技馆、安徽创新馆接待游客8.5万人次,“‘非’常‘科’以,巳巳如意—非遗+科学,如意度蛇年”春节主题活动,为游客开启科技视角看非遗,“新春创新潮品汇”特色活动人气火爆,“创宝”机器人等60件创新潮玩将科技感拉满。
“非遗+科学”活动深受欢迎
大皖新闻记者 魏鑫鑫 摄影报道
编辑 许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