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近日,某知名歌手在参加一档综艺节目时,自曝有比较严重的“惊恐发作”,引起网友热烈讨论。“突然之间很恐惧”也是一种病吗?明明没有危险,为何也会极度恐惧?如遇惊恐发作,应当如何应对?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焦虑抑郁科主任医师谢雯为大家详解“惊恐发作”。
发作时让人感到极度恐慌
谢雯表示,惊恐发作又叫急性焦虑发作,是一种突然的、强烈的焦虑和恐惧发作。患者常常会突感不适,可有心慌、胸闷、头晕、出汗、颤抖等症状,伴以强烈的濒死感、窒息感和失控感。每次发作数分钟。发作可无明显原因或特殊情境。“简单地说,惊恐发作让人感到极度恐慌,但并没有面临真正的危险。”谢雯说道。
惊恐发作的原因是什么?谢雯介绍,惊恐发作目前没有明确的发病原因,一般来说,是生物学因素、社会与心理因素综合所致。
研究提示,惊恐发作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早年亲子依恋关系受损、经历创伤性或负性生活事件等可能是相关因素。工作生活压力,不良人际关系,不良生活习惯,如作息不规律、过度饮酒、长时间不进食、睡眠不足、过度疲劳、摄入过多咖啡或茶等,也会增加惊恐发作的可能性。
惊恐发作时应该如何应对
惊恐发作有什么影响?谢雯表示,“惊恐发作时的症状常与心脏病发作症状相似,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各种身体不适。心理上也会出现强烈的恐惧感,患者常常难以忍受。”谢雯表示,在惊恐发作间歇期,由于担心发病时得不到帮助,60%患者会主动回避一些活动,如不愿单独出门、不愿到人多热闹的场所、不愿乘车旅行等,导致患者社会功能受到影响。
那么出现惊恐发作该怎么办?谢雯从六方面给出大家建议。
留在原地:惊恐发作持续时间短则数分钟,长至半小时、一小时。发作时最好停在原地,如果在开车,应尽快把车停在安全地方。
集中精力:在经受惊恐发作时,尽力将注意力集中在没有威胁性的具体事物上,例如路边的小草、超市货架上的物品等。
进行缓慢深长的呼吸:快速呼吸会加剧惊恐症状,此时应做缓慢深长的呼吸,每次吸气或呼气时从0默数到3。
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并不是心脏病发作,自己很安全、不会有生命危险,很快就会结束等等。
创造性想象:惊恐发作时,脑海中会划过很多东西,例如灾难或死亡。此时应尽力集中思绪于某些积极的影像,想象一个让你感到安宁、放松的地方或情景。
不要对抗:对抗惊恐发作通常会使情况变得更糟。因为“努力抵抗而无能为力”的现实,会让患者陷入更深的焦虑和绝望。相反,在发作过程中,尽量接受会有更大的抚慰,可以告诉自己“尽管非常尴尬狼狈,也非常难受,但这并不致命,我只需要静待它消失就好”。
惊恐发作也需及时干预治疗
谢雯坦言,惊恐发作的本质是焦虑导致的躯体症状,不会危及生命。但惊恐发作患者会经历一系列的身体症状和强烈的恐惧感,并且“担心会突然死去或身体会变得很差”,这种想法会使焦虑进入恶性循环,而频繁发作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惊恐发作可采用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相对快速且明显缓解突发的焦虑症状,降低惊恐发作的频率与严重程度。”谢雯称,心理治疗可通过认知矫正的方法,帮助患者减轻恐惧,矫正他们错误或歪曲的信念,还可通过行为训练如深呼吸或其他放松方式来缓解他们的害怕与担心。惊恐发作一般预后较好,及时接受规范系统治疗,可正常工作及生活。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徐琪琪 实习生 张清怡 蔡雪梅 夏鸿雨
编辑 陶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