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春节保电:从“人海战术”到“黑科技”加持

©原创 2024-02-10 18:09

大皖新闻讯   “全站运行平稳,设备测温合格!”2月9日大年三十晚间20点30分,在位于合肥市蜀山区集贤路附近的220千伏竹溪变电站内,合肥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翡翠运维班值班员刘家贵和同事完成全站设备特巡,认真在记录本上写下。

据悉,上个世纪90年代合肥春节保电通常采取“人海战术”,而现在合肥电网284座变电站已实现自动化技术覆盖。并且加入了无人机、巡视机器人等先进装备一起春节值守。

除夕夜坚守,"地毯式"巡视辖区变电站

正值除夕夜,千家万户幸福团聚,电视剧里播映着热闹的"春晚"。走进竹溪变电站,值班室内灯光通明,刘家贵等三位值班员聚精会神盯着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变电站接线图,远方仪器仪表的位置和数据等信息。

变电运维工作看起来似乎没啥难度,但事实并非如此。变电运维人员一个值班为24小时,需要他们彻夜不眠,用耐心、细心守护着辖区所有变电站的平稳运行。翡翠运维班管辖蜀山区19座大型变电站,服务居民超百万户。竹溪变电站是值班主站,哪里设备有异常,哪里需要进行操作,值班员们都必须迅速出发赶往现场执行。

当日上午8点半交接班以来,刘家贵和同事们一刻也没有歇着。他们驱车对辖区变电站进行一轮全面“地毯式”巡视,对主变压器、套管、开关接头等重要设备进行测温,确认开关位置是否正常,设备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响,前后用时超6个小时。“虽有远方监控,但我们还是会全部巡查一遍,这样更加放心!”刘家贵说。

今年是刘家贵入职的第33年,由于工作特殊,每年春节期间他都会和同事们轮流在岗值守,从无例外。近10年来,为了照顾家在外地、新入职同事们,刘家贵每年主动提出除夕在岗值守。“我家是合肥的,又是一位‘老同志’,除夕夜值班也没什么不一样的,一来二去也习惯了。”刘家贵说。

当天,和刘家贵共同值守的“95后”同事徐清远是人生第一次除夕夜在岗,他感受颇深:“上学的时候总觉得用电理所当然,现在成为一名电力人,才知道背后有无数人的坚守和付出,我一定会和刘师傅好好学习,站好自己这班岗!”

春节保电从“人海战术”到“黑科技”加持

回忆30多年的春节保供电生涯,刘家贵介绍道,在初入职的90年代初期,合肥仅有不到20座变电站,规模不及现在十分之一。由于电源点少,供电可靠性不高,春节保电通常采取“人海战术”,4至5个人共同在一个变电站里值守。由于当时自动化水平不高,更多需要依靠人工主观判断异常缺陷。

随着时代发展、技术进步,现在的合肥电网共拥有284座变电站,各项指标均已迈入国内一流省会城市电网行列。“自动化技术覆盖整个电网,更加入了无人机、巡视机器人等先进装备和我们一起春节值守。大家对于电力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但我们春节保电工作却更有信心。”刘家贵说。

除夕夜晚上10点,新春佳节的万家灯火更加耀眼,城市里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拿起安全帽和红外测温仪,刘家贵和同事们再次对全站设备进行巡视。按照计划,在完成这个值守之后,他将会在春节期间的初三和初六继续返回岗位,确保合肥电网春节供电更平稳。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通讯员 李岩

编辑  张大为

大皖新闻讯   “全站运行平稳,设备测温合格!”2月9日大年三十晚间20点30分,在位于合肥市蜀山区集贤路附近的220千伏竹溪变电站内,合肥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翡翠运维班值班员刘家贵和同事完成全站设备特巡,认真在记录本上写下。

据悉,上个世纪90年代合肥春节保电通常采取“人海战术”,而现在合肥电网284座变电站已实现自动化技术覆盖。并且加入了无人机、巡视机器人等先进装备一起春节值守。

除夕夜坚守,"地毯式"巡视辖区变电站

正值除夕夜,千家万户幸福团聚,电视剧里播映着热闹的"春晚"。走进竹溪变电站,值班室内灯光通明,刘家贵等三位值班员聚精会神盯着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变电站接线图,远方仪器仪表的位置和数据等信息。

变电运维工作看起来似乎没啥难度,但事实并非如此。变电运维人员一个值班为24小时,需要他们彻夜不眠,用耐心、细心守护着辖区所有变电站的平稳运行。翡翠运维班管辖蜀山区19座大型变电站,服务居民超百万户。竹溪变电站是值班主站,哪里设备有异常,哪里需要进行操作,值班员们都必须迅速出发赶往现场执行。

当日上午8点半交接班以来,刘家贵和同事们一刻也没有歇着。他们驱车对辖区变电站进行一轮全面“地毯式”巡视,对主变压器、套管、开关接头等重要设备进行测温,确认开关位置是否正常,设备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响,前后用时超6个小时。“虽有远方监控,但我们还是会全部巡查一遍,这样更加放心!”刘家贵说。

今年是刘家贵入职的第33年,由于工作特殊,每年春节期间他都会和同事们轮流在岗值守,从无例外。近10年来,为了照顾家在外地、新入职同事们,刘家贵每年主动提出除夕在岗值守。“我家是合肥的,又是一位‘老同志’,除夕夜值班也没什么不一样的,一来二去也习惯了。”刘家贵说。

当天,和刘家贵共同值守的“95后”同事徐清远是人生第一次除夕夜在岗,他感受颇深:“上学的时候总觉得用电理所当然,现在成为一名电力人,才知道背后有无数人的坚守和付出,我一定会和刘师傅好好学习,站好自己这班岗!”

春节保电从“人海战术”到“黑科技”加持

回忆30多年的春节保供电生涯,刘家贵介绍道,在初入职的90年代初期,合肥仅有不到20座变电站,规模不及现在十分之一。由于电源点少,供电可靠性不高,春节保电通常采取“人海战术”,4至5个人共同在一个变电站里值守。由于当时自动化水平不高,更多需要依靠人工主观判断异常缺陷。

随着时代发展、技术进步,现在的合肥电网共拥有284座变电站,各项指标均已迈入国内一流省会城市电网行列。“自动化技术覆盖整个电网,更加入了无人机、巡视机器人等先进装备和我们一起春节值守。大家对于电力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但我们春节保电工作却更有信心。”刘家贵说。

除夕夜晚上10点,新春佳节的万家灯火更加耀眼,城市里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拿起安全帽和红外测温仪,刘家贵和同事们再次对全站设备进行巡视。按照计划,在完成这个值守之后,他将会在春节期间的初三和初六继续返回岗位,确保合肥电网春节供电更平稳。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通讯员 李岩

编辑  张大为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