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据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微信号1月8日消息,近日,有市民向12345热线咨询,如何减少校外培训消费纠纷?
合肥市消保委表示,寒假将至,不少家长在筹划着为孩子选择校外培训机构,校外培训机构也积极做着招生广告。为有效防范校外培训风险、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发布如下消费提示:
一是选择正规的校外培训机构。要选择《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齐全的正规培训机构,并对教师资质、培训项目、收费标准等信息进行实地查验,拒绝“证照不全”“隐形变异”等违规培训。选择机构可参考合肥市教育局发布的“合肥市2023年秋季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附后)或登录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xwpx.eduyun.cn)查询;
二是全程使用“校外培训家长端”APP选课缴费。为确保资金安全,消费者应登录教育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在手机下载安装“校外培训家长端”APP,通过该APP直接精准选课、缴费购课、签订合同,按时消课,教学评价、申请退费,拒绝通过其他方式缴纳培训费用。更不能一次性缴纳超过3个月或者60课时且超过5000元的培训费。消费者要警惕培训机构宣传的“一次性缴款打折优惠”“不通过监管平台缴费赠送大礼包”“购买优惠课包”等“优惠陷阱”,一旦将培训费直接转给机构或教师个人,将会导致费用无法进入监管账户被有效监管,极易产生退费难问题;
三是签订规范服务合同。消费者在支付培训费用前,要与校外培训机构签订由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2021年修订版),特别要关注涉及培训内容、双方权利义务关系和费用的条款,同时注意“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是属于非营利性机构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合同要明确约定退费情形、退费时限、退费方式等;
四是遇到纠纷及时维权。与培训机构发生消费纠纷时,可先与机构理性协商,如协商无果,可拨打1234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请妥善保管合同文本、票据、宣传资料、微信聊天截图、录音等凭证。
最后,希望各位消费者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的作用,选择校外培训机构要以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避免盲目报班,跟风报班。
编辑 许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