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1月7日,合肥市庐阳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该区预计2023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0亿元、增长5%;服务业增加值1100亿元、增长5%以上;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1亿元、增长9.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024年,庐阳区将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以人兴业,全力书写“产城人”融合发展新篇章。
合肥市庐阳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
淮河路步行街创成“全国示范步行街”
2023年,庐阳区聚焦“2+3+X”产业发展方向,优势产业稳健发展。金融业高水平集聚,合肥金融广场二期等高端楼宇投入使用,5家金融机构签约落户,10支基金注册入驻;商贸业持续繁荣,四牌楼商圈新增一线品牌和首店60余家,淮河路步行街创成“全国示范步行街”。
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签约瑞控信等56个新兴产业项目,实现国家级智能工厂、工业设计中心“零的突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1户、“四上”企业160余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百亿;传感器产业加速集聚。
科技创新蓄势赋能。新增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企业26家、稳居合肥市第一方阵,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6家、同比增长35%;促成聚能电物理、未来创谷总部基地签约落户;签约引进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先进科学计算与工业软件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合肥技术创新研究院两家新型研发机构。
大恒能源智慧光伏生产车间VR-EL一体全检。 赵明 摄
为全力保障产业发展,庐阳区设立规模50亿元的“庐州壹号”产业母基金,参与组建11支产投、创投基金,通过基金招商撬动6倍投资落地。同时,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十项负面清单,实施“局长服务员、区长店小二”工作机制,举办23期“庐阳政企有约”恳谈会,办结为企服务平台问题390件;搭建“金色驿站”金融机构服务平台,助力56家小微企业获得融资2.3亿元;加大财政金融产品投放力度,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超40亿元;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退税超18亿元……
开展40个老旧小区改造
2023年,围绕老城区、西部片区、北部片区“三大片区”建设,庐阳道路交通、房屋征迁、城中村改造等重点项目、民生工程全面铺开。
在老城区,合肥城市记忆馆正精雕细琢,省工商联老楼加速改造。在西部片区,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顺利开工,400米大气环境气象梯度观测塔启动征地,雷俞路、谭岗路等6条配套道路进场施工。在北部片区,落户海螺水泥区域总部等7个现代服务业大项目,合肥国际陆港一期、中外运物流园投入运营,“芯庐州”集成电路产业园顺利开工,工投创智三期、詹记食品产业园竣工交付。
此外,该区启动龙高照城市更新片区和四里河左岸片区桃花南项目;推进新大郢等7个城中村改造,完成合钢三厂增征等5个项目征迁扫尾;建成交付龙王唐岗、童大郢复建点,完成6100套房屋安置;开展40个老旧小区改造,实施老楼加装电梯87部;建成丽水路等8条道路,打通固镇路等5条断头路……
龙高照片区。 何刚 摄
2024年,在城市更新方面,庐阳区计划完成龙高照城市更新片区、桃花南片区征迁,启动蒙城路沿线、板桥河右岸城市更新项目,全面推进12个城中村改造等;在项目建设方面,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0个,建成肥西路上跨北一环等5条道路;在发展环境方面,推进重点区域秩序整治,深化“皖美红色物业”建设,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新增就业2.8万人 吸引大学生就业1.4万人
为写好“群众幸福感”这篇文章,这一年,庐阳区铆足劲、拉满弓。
教育方面,新开办2所小学、3所幼儿园;建成2个市级示范托育机构。医疗方面,社区医院建成率80%,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覆盖率100%;成功创建2家全省优质医养结合示范中心。文化方面,“走读老城”成为首批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庐阳跻身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区。养老方面,探索“1+4+N”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入选民政部优秀案例。就业创业方面,新增就业2.8万人,吸引大学生就业1.4万人,发放人才安居补贴2164万元;扶持“双创”项目202个,IE果园获评安徽青年创业园。
素质教育有温度。 任琨 摄
2024年,庐阳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公共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计划建成固镇路中学等5所校园;全面推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新增就业2.8万人以上、吸引大学生就业1.4万人以上;建成2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同时,加快推动庐州学宫、李鸿章家族当铺保护修缮,完成三国新城遗址公园保护提升工程等。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 通讯员 何晓珺
编辑 张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