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合肥市庐阳区目前已实现了老年助餐服务机构的街道、社区全覆盖,同时积极对接引进品牌餐饮企业参与助餐服务,满足更多老年人的就近用餐需求。
老人在滨南社区食堂用餐。
在食堂吃饭图个省心
“给我打个荤菜、一个半荤半素,一个素菜,我要带走。”11月30日中午,76岁的陈国海老人准时来到庐阳区亳州路街道滨南 社区食堂,将饭菜打包带回家。
陈国海家住南国花园小区,是一位独居老人,从今年上半年开始,他每个周一到周六中午都会出现在滨南社区食堂。“以前我是自己做饭,但家里就我一个人,做多了吃不完,所以每次只做一个菜。”陈国海说,中午在社区食堂打饭,晚上下点面条,比以前省心多了。
81岁的高原老人也是一个人住,因为身体还算硬朗,她每天中午都会步行到滨南社区食堂吃饭。
“食堂就在我们家对面,下个楼就到了。”高原老人告诉记者,年纪越大,身体越“懒”,她每周都有两三天去食堂吃饭,“食堂的菜挺好吃的,像鸡腿、土豆红烧肉,味道都很好。”高原说,每顿饭一个荤菜、一个半荤半素、一个素菜、一份米饭,一共是11元,“这个价格能吃到这么多菜,很划算。”
2022年4月,庐阳区亳州路街道滨南社区食堂焕新开业,为辖区老人提供配餐、助餐及送餐服务。同样是在亳州路街道,畅和家园邻里中心老年助餐点也得到了周边老年人的称赞。
据了解,该助餐点是庐阳区首家采用“物业公司+老年助餐”运行模式的老年助餐点,满足老年人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不仅如此,以海棠街道清华社区老年食堂为例,庐阳区部分老年食堂在满足老年人就餐的基础上,将服务范围拓展到小区居民,探索出老年食堂建设和运营新模式。
实现街道社区全覆盖
“在社区食堂建设的时候,我们就对设施进行了适老化改造。”滨南社区食堂负责人王丽介绍说,考虑到老人就餐时可能会掉落饭菜,食堂内的桌面是凹的,方便老人的身体更加靠近餐具。同时,所有的桌角都是圆角,可以防磕碰。“现在食堂只有午餐,每天中午就餐人数有几十人次,六七十岁老人居多。”
数据显示,庐阳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有8.93万。庐阳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22年,庐阳区共建成72个老年助餐服务机构,其中65个城市老年助餐服务机构,个农村老年助餐服务机构,实现街道、社区全覆盖。
2023年,庐阳区共计划建设完成22个助餐机构,包括20个城市老年助餐服务机构和2个农村老年助餐服务机构,截至目前已建设完成14个。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全区日均享受助餐服务的老年人达到3500余人次,较好地解决了社区老人用餐问题。”该负责人表示,为了给辖区老年人带来更多的实惠,庐阳区对低收入老人根据年龄段,每月分别给予100、150、200元就餐补贴,助餐机构运营补贴资金根据老年人就餐次数,按照1元/餐的标准奖补。
刘鸿盛是合肥人最为熟悉的早餐品牌之一,该负责人介绍说,为了方便老年人就餐,庐阳区创新老年助餐设施运营模式,积极对接引进刘鸿盛、蒸小皖等品牌餐饮企业参与助餐服务,依托其社区门店设置老年助餐专区。“下一步,我们会加大老年助餐宣传力度,提升老年助餐服务机构运营质量,满足更多老年人的就近用餐需求。”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