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公众号消息 合肥以办好园博会为契机,加速建设现代化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据合肥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消息,合肥正重点谋划实施打造“一山两河九湖”新翡翠项链,未来这条主线将覆盖约200万常住人口,是国内少见的在城市核心区连续贯通的绿环。
随着合肥园博园正式开园,全市也正在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
本轮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将合肥市“田园楔入、星状放射”的经典城市形态进行了延续,展示了“以水为魂、群湖为核”的布局特色,传承了合肥市环城公园“翡翠项链”的经典模式。
合肥的城市空间格局,其结构可以概括为:“一城一湖一岭、两翼多极六带、三环三楔三区”;发展战略可以概括为:“中心引领、两翼齐飞、多极支撑、岭湖辉映、六带协同”。
规划期内,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决策部署,合肥市将按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高品质建设环巢湖旅游休闲圈、骆岗公园、江淮运河百里画廊、未来大科学城等一批世界级的科创文旅新地标,体现合肥市“科里科气”的城市特质,打造 “大湖风光、江淮风韵、创新风尚”的城乡风貌景观。
根据规划引领,注重规划协同,合肥市将同步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与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传承翡翠项链模式,打造“三环三楔”新绿环。
新翡翠项链串联“一山两河九湖”,即大蜀山、南淝河、十五里河、董铺水库、王咀湖、柏堰湖、天鹅湖、锦绣湖、南艳湖、方兴湖、卓越湖、十八联圩,主线长约80公里、总面积约260平方公里,西北至东南向贯穿整个城市,沿途经过老城中心、政务区、滨湖新区等城市核心区域,未来将覆盖约200万常住人口,是国内少见的在城市核心区连续贯通的绿环。
截至目前,合肥市建成区绿地率40.30%,绿化覆盖率45.9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92平方米/人,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为90.46%,绿道服务半径覆盖率为75.97%。
下一步,合肥将致力让城市建在公园里、公园建在家门口,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打造更加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特色彰显的生态园林城市。